|
◎ 歷
歷、歴 lì
〈動〉
(1) (形聲。從謪,厤( lì)聲。從「止」,表示與腳、行走有關。本義:經過)
(2) 同本義 [go through;experience;undergo]
歷,過也。——《說文》
深踐戎馬之地, 足歷王庭,垂餌虎口。——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歷齊河。——清· 姚鼐《登泰山記》
已歷三世。——《三國志·諸葛亮傳》
身不歷農畝之勞。——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歷兩京左右通政。——清· 張廷玉《明史》
(3) 又如:身歷(親身經歷);歷時(所經過的時間);歷劫(佛教用語。指世界經歷多次成、住、壞、空的生滅過程。劫,為宇宙在時間上的一成一毀);歷歲(經過一年);歷載(經歷多年);歷遠(經歷長久);曆紀(經歷的世代)
(4) 行;遊歷 [travel through]
伏軾撙銜,橫歷天下。——《戰國策》
遍歷名山,博採方術。——前蜀· 杜光庭《李筌》
(5) 又如:歷聘(遊歷天下以求聘用);歷國(遊歷各國);歷行(遍行,走遍);歷塊(穿過一國如過一小塊土地。比喻迅速);歷說(遊說)
(6) 超越;超過 [surpass]
禮,朝廷不歷位而相與言,不逾階而相揖也。——《孟子》
(7) 又如:歷位(逾越位次);歷階(越階而上);歷涉(度越)
(8) 擔任;先後擔任各種官職 [take charge of]
歷十二官,處事無纖毫過差。——唐· 韓愈文
(9) 又如:歷仕(做官);歷官
先後連任官職);歷職(先後連續任職);歷正(古代主管天文曆法的官
(10) 選擇,選定 [select]。如:歷吉日(選擇吉祥的日子)
(11) 發出;流露 [reveal]
茲歷情以陳辭兮,蓀詳聾而不聞。——《楚辭》
(12) 審視;察看;推算 [examine]
曆象日月星辰。——《漢書》
(13) 又如:歷物(分別研究事物之理);歷家(專門觀測推算曆象的人)
(14) 擾亂,觸犯 [offend]。如:曆法(違犯法紀);歷亂(胡亂,雜亂無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