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路篇]靜慮(釋頓輝)

[複製鏈接]

60

主題

142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無 發表於 2008-6-15 04: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靜慮

  釋頓輝

  禪是梵語,譯成華語叫靜慮。初入佛門,我還以為禪就是氣功呢,當然,氣功能祛病延年,乃至激發人體種種奇功異能;禪也能治癒色身的四百四病,獲得神通光明,更重要的是,可以凈化心中貪嗔痴的三毒,最終獲得常樂我凈、不生不滅的涅槃極果。

  在九華山佛學院學習期間,每天除了課堂上課,做作業,早晚上殿,我還抽空到圖書館博覽群書,學習時間安排得太緊張了。每當晚上大家睡靜的時候,我就悄悄從床上爬起來,開始我的靜慮……我想起《永嘉禪宗集》里的一段話:「是以學游中道,則實相可期,如其執有滯無,則終歸邊見。以其不知有有非有之相,無有非無之實故也。」如果我把心放在色身的某一點,或丹田或氣脈,這是執著色身的「有」,如果我什麼都不想,一切皆空,這是執著頑空的「無」,這些都是邊見而不能達到中道的道理。如何是中道實相的境界?當我生起這測度境界的念頭時,想起六祖大師的話:「善知識,我法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這無念的法門,宗門多有強調,「無念念者,即念真如,無生生者,即生實相」,現在好象已經進入「無念」的境界了,妄想的波浪漸漸停止,濁水慢慢地澄清,我暗自慶幸能達到這種境界,又一個念頭,不知從哪裡閃電般飛進來:「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則涅槃」(《楞嚴經》語),我忽然驚悟,這一切的文字概念,一切的語言知見,一切的思維情感,正是阻擋我們進入「禪」境的「攔路虎」。禪的境界其實就是安祥、無住的,當你深入其境時,你只能打心裡體會禪的法味,不能用語言文字去形容它,當你從語言文字進入禪境時,你不必再關心用任何適當語言文字去表達禪的境界。生者轉熟,熟者自生,在無為的世界里,有為的王國便被你攝取、利用,可憐的人們,他們思想、邏輯,還沒有擺脫文字語言的束縛。

  每天我安祥地步入禪的世界,享受禪的甘露法味時,憂悲苦惱,得失是非,便被拋棄到九霄雲外,在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慈光攝受下,我更希望人人都來學禪,正法眼藏,一定會傳燈不絕。

  (原文網址 http://chan.bailinsi.net/1991/91-1/a12.htm)
  
  
  
  
有無且置,即今如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3: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