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帶我踏上回鄉的路

[複製鏈接]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6-3 0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末雁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人們都把它嚮往。那裡四季常青,那裡鳥語花香。那裡沒有眼淚,那裡沒有憂
傷。那裡並不遙遠,它就是我們的家鄉...」

  不再「苦大仇深」


  我在大陸教過一門課--《西方美術史》。在備課中,我發現早期的藝術作品中,許多與神有關。不是《天使來報》,就是《聖母與聖子》;不是《最後的晚餐》,就是《最後的審判》...,那些故事對我來講,好像天方夜譚。那時沒有人問,更沒有書看。1992年初,我帶著這些疑問來到美國,開始在滾滾紅塵中跌打滾爬,弄得灰頭土臉。
  五年後,有兩位基督徒姊妹,其中一位已是傳道人,來作我的室友,從此我家就多了許多不速之客, 而且來的大多是和我一樣「苦大仇深」的。那位傳道人與他們促膝相談,招待他們用餐,有的安排住下,一住就是十天半月的。那時我們三個人的伙食是合在一起的。我想,這麼多人來吃,也吃了我那份啊。
  我與這兩位姊妹朝夕相處,發現基督徒與普通人不一樣:他們不但說話和氣,與人為善,更有發自內心的高興(那時候不曉得這叫「喜樂」)。她們的生命是那麼吸引人,我開始羨慕那份喜樂,總想摹仿,可就摹仿不出來。她們告訴我,光想摹仿是不行的,要有耶穌的生命才行。她們帶我讀經、禱告,講解基督信仰的道, 解答我的問題,分享她們的經歷。1997年3月,我終於接受耶穌做我個人的救主。同年6月,我又決志全時間事奉。
  我還得到一位牧師作我的輔導。他為我醫治過去的創傷,重整內心和個性,並幫助我建立與人與神的關係,使我深深經歷到父神的愛,這份愛是如此真切地觸摸到我的心。慢慢地我的生命有所改變,以前我是個很尖刻的人,現在我也有一顆憐憫的心;過去我是個孤傲的人,現在我常看到別人比我強;以往我是個自私的人,現在我也多了幾分愛人的心...。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沙發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6-3 01:13 | 只看該作者
  理由一、二、三


  有一次,一位慕道友來我家作客,我拿起一本基督教刊物給他看,目的是讓他受受教育。那期的主題是「宣教」。他看完后,回過頭來,認真地問我一句:「你是屬於哪一類宣教士?」我一聽,不加思索地回答說:「我不做宣教士。」理由有三點:第一,我自己早已規劃好了將來的方向,是為基督徒服務,就是「羊進入羊群」的事奉。做宣教士則好像「羊進入狼群」,我怎麼受得了!第二,我認為宣教士會去一些偏遠的地方,需要身強力壯之人,絕輪不到我這個弱不經風的人。第三,我對外在美很講究,做了宣教士,可能從此就沒有「佳形美容」了。
  那位朋友聽完了我的回答,一臉的疑惑,接下來問我第二個問題,「你不是說你是基督徒嗎?」這句問話,猛然敲醒了我。我羞愧萬分。我想起主耶穌的宣教大使命,是對每一個基督徒講的,我們都有責任要往普天下去,向萬民作見證,我怎麼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而把主的命令放在一邊呢?從那天起,「宣教士」這三個字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
  1998年底,在一次福音營中,牧師呼召:誰願意將來回中國大陸,全時間服事神?自從來到美國,我從沒有打算回去,但這一次主的愛是如此強烈地環繞著我,以致我不得不站起來回應。
  在等待神進一步帶領的時候,我常常回頭看,看看美國舒適的生活,想想美國自由的環境,我從心裡 發出一聲感嘆:「美國,真美啊!我又捨不得回大陸了。」可是神並不放手,透過我的輔導牧師不停地提醒我,使我堅定。幾個月後,我發現我對回國不再懼怕,甚至還有些期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3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8-6-3 01:13 | 只看該作者
鄉村女教師


  去年,我回到了大陸。我去的是一個偏遠的地方。兩年多前,我翻到過這樣一張圖片:一間黑幽幽的教室里,一個小女孩坐在破舊的課桌前,睜大一雙充滿求知慾的眼睛看著她的老師。她的老師,一名樸實的鄉村女教師,也正慈愛地望著她的學生。圖片旁邊有這樣一段說明:這是中國農村一所只有一間教室的 小學。這名老師有八名學生,那天只來了七位,另外一個孩子因父母交不起全年五元人民幣(合美金0.70元)的書本費,而不能夠上學。僅僅因為五元錢,一個孩子竟然失去了求學的機會!我不停地流淚,久久不能平息。身為一名教師,我深深了解那個失學孩子心裡的傷痛。我把這張圖片貼在床前,每天禱告:主啊,我能為這些受苦的孩子做些什麼呢?
  而今,那照片上的故事,就活化在我面前。在我所在的這個偏遠地區,有的小學只有一位老師,從一年級教到六年級,有的學校在山上,要爬三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學生們還要背著一星期的口糧,晚 上,老師與學生一起煮飯,大的幫助小的。有的學校倒塌了,就沒有錢再蓋,孩子們只能走幾哩路去鄰村的學校上課。最讓鄉村老師難過的,還是學生的流失,因為貧窮,許多孩子,特別是女孩,不能再升學。老師拿出工資來幫補學生,無奈也是杯水車薪。
  當我聽說站在我身邊的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從來沒有上過學的時候,我的耳邊會響起另外一個聲音--那是在美國向我學繪畫的一個十二歲的女孩,有一天她自信滿滿地告訴我,她長大要上美國數一數二的醫學院;當我看見田野里的小孩子,背著背簍做農活的身影時,我會想起我在美國的學生在高爾夫球場上 揮杆擊球;當我望著山坡上孩子們揮著細細的羊鞭時,我又看見美國的孩子拉小提琴的手...。
  我真想把山裡的孩子們照下來,但我的心情沉重得使我舉不起相機。難道山裡的孩子心中就沒有夢嗎?你聽,他們在唱:「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人們都把它嚮往。那裡四季常青,那裡鳥語花香。那裡沒有眼淚,那裡沒有憂傷。那裡並不遙遠,它就是我們的家鄉...。」
  什麼時候,那個沒有眼淚,沒有憂傷的地方,不再是孩子們的夢想,而是他們心裡的確據?什麼時候他們也能像我們一樣,知道有一位愛我們的主,他已去為我們預備地方,將來他要再來,接我們去父神的家?他必要擦去我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
  神讓我作為一名老師,看見兩群完全不同的孩子。父神啊,你的心意是什麼呢?從那些鄉村老師的歌聲中,我聽見了你深情地呼喚。他們唱道:我多麼希望天上的彩虹,化作一道金橋,請你走進大山,看看裡面的世界,看看裡面的世界。
  父啊,帶我踏上回鄉的路,我要與你同工,與貧窮人同行,生活在他們中間,活出基督的愛,以生命來見證你的福音是有血有肉的,讓生活在大山裡面、從來未聽過福音的百姓的心,向你敞開。

(作者原住上海,后移居美國,現在大陸邊遠地區參加扶貧工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9: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