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中關係的「四個月理論」

[複製鏈接]

17

主題

149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nti-nazi 發表於 2008-6-2 06: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5月27日晚上,柏林孔子學院請來了德國曾任上海總領事、現任聯邦外交部德中工作組負責人的沃爾夫岡•呂爾(Dr. Wolfgang Röhr)大使,做題為《德中同行—— 德中關係目前的發展(Deutschland und China – Gemeinsam in Bewegung. Aktuelle Entwicklungen der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en)》的報告。出席的聽眾中有兩位呂爾博士的前任,曾是在1980年代的駐滬總領事。

    介紹了德國在華宣傳活動「德中同行」至今的舉辦情況后,呂爾博士開始非常「外交」地談起了目前的德中關係。他開門見山地指出,德中關係目前的現狀無疑出現了問題。他問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使得德國甚至偏向經濟界的媒體也介入了此次實質上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的由來已久的西藏問題?」他用一篇《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今年4月16日的文章給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答案:新近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西藏問題使中國取代了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美國總統布希,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威脅。

    對於德中關係受困擾后的改善前景,呂爾大使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四個月理論(Viermonatstheorie)」。他告訴在場的聽眾,在他的記憶中,德中關係自1972年建交以來一共只出現過兩次「危機(Krise)」。他親歷第一次「不快(Verstimmung)」是1996年,中國政府要求當時已定於7月訪華的聯邦外長克勞斯•金克爾(Klaus Kinkel)推遲訪華日期,不過,這一被婉拒的訪華行程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就得以實現。金克爾外長於當年10月成功訪華之後不久,德中關係更上一層樓,實現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德國聯邦總統訪華,當時在任的羅曼•海爾措格(Roman Herzog)成功訪問了北京。第二次「不快」始於去年的八、九月份,由於默克爾總理接見達賴喇嘛而正式爆發。他當時屬於聯邦外交部中最為樂觀的人,預言此次危機也將最多持續四個月。他不無自得地說道,如果從2007年9月23日默克爾接見達賴這天算起,到2008年1月22日德中兩國外長正式宣布德中關係解凍來算,正好是四個月。

    當然,他的四個月理論顯然並沒有讓在座的所有聽眾信服。一位經常出席德中議題活動的德國老先生在提問時講到,在近來德國一些有關中國的活動中,他的感受極像重臨冷戰時代。這位老人問道,這「四個月理論」是否就是許多批評目前德國對華政策的德國人所認為的政府所採取的「不以為然政策(Politik des Aussitzens)」呢?呂爾大使回答道,德國政府從去年9月到今年1月的這四個月並非通過不作為實現了德中關係的緩解,這背後聯邦外交部做了很多促使雙方和解的工作,因為聯邦外交部中不少人都是「知道如何能使中國人滿意」的專家。

    可能是出於職業原因,呂爾博士並沒有深入地談目前的德中關係。於是我向這位出任駐滬總領事前身為德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的熟人指出,西藏問題作為德中關係中中國的核心利益之一,自兩國建交以來從來沒有德國政治首腦會為達賴挑戰這一中國利益底線,默克爾成為第一個衝擊這一底線的德國總理。即使在今年1月22日德中關係「回暖」之後,德國挑戰德中關係的行為並未終止,無論是此次德國媒體在西藏問題上幾乎全體出動的反華攻勢,還是此次達賴來德,德國從聯邦議會議長、聯邦發展援助部長的聯邦層面,到黑森州和北威州兩個州長的聯邦州層面,直至紐倫堡市長這一地方政府層面,以接見達賴的行為,變本加厲地在挑戰中國的根本利益。我問他,這一由默克爾領頭、繼而蔓延的現象背後,是否說明了德國政壇與社會中出現了一股重新定位德中關係重要性的潮流?從他的上司、聯邦外長施泰因邁爾(Steinmeier)慨嘆如今需要「膽量(Mut)」來做出不接見達賴的決定來看,這股重新定位德中關係對德國利益的重要性的力量是否已經佔了上風?

    呂爾博士非常「專業」地就我提出的問題做出了回答,「德國政府中至今沒有任何人懷疑過德中關係的重要性」,但是,「聯邦總理有見任何人的自由」。在回答一位聽眾要求他推薦幾本學習漢學必讀的書的時候,呂爾大使特別推薦了魯迅。他告訴在座的聽眾,他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份剪報,是有關1933年5月13日魯迅、宋慶齡、蔡元培去當時的德國駐滬總領館抗議納粹政府「焚書坑猶」,表示對當時德國的人權狀況的關注的報道。他說,「這表明,德中關係中的『人權政治』由來已久,只不過這次不再是中國人抗議德國,而是反過來輪到德國了」。

    他這個例子中,中方是民間人士,而德國目前對華政策的表演者卻是總理、議長、部長、州長之類的政要,在外交傳統層面實在是無法相比較的。而且,作為一位諳究中國問題的大使級外交官,竟然將納粹德國時反人權的種族滅絕暴行與中國優待少數民族的西藏政策相提並論,可知德國媒體的歇斯底里有如何猖獗了。暫且撇開國際政治方面的因素,從這位參與政策規劃與實施的德國大使級的德中關係要員的口中,聽到他真實流露出來的「輪到德國了」的觀點,我認為找到了目前德中關係緊張的癥結之所在。如果大家注意聆聽目前執掌德國實權的精英力量的聲音,他們大多在對中國的認識上,一旦掀開外交辭令的外衣,何嘗不是呂爾大使此話這般的直白?

    看來,直至德國的各界精英們真正擺正德中力量對比的實際關係,不再自信地認為以其政黨政治、三權分立或民間表演的雕蟲小技就能迷惑中國、維護德國實際利益,中國還需不斷智慧地展示自身的底線和原則。在德國新生代精英們深切體會到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對華政經關係的實際後果之前,在他們對德中戰略關係利弊的認識進步到三十多年前的施密特水平之前,德中關係還將經歷若干「四個月」。

周堅2008年5月31日作於德國柏林
(有關德中關係變化原因的分析,請參見我最近所作《達賴的微笑為何迷不倒我》一文中的章節「為何此次德國出頭挑起『西藏問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2ce0a001009mjj.html。)

15

主題

485

帖子

1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
沙發
yifan98 發表於 2008-6-3 01:09 | 只看該作者
提出4個月理論的人居然是德國所謂的中國通,德國的悲哀啊!走著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

主題

2344

帖子

577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7
3
yunsousifang 發表於 2008-6-3 03:54 | 只看該作者
讓德國人骨子裡的納粹種族主義曝光,中國人應該好好報道德國人是如何歧視土耳其人的,如何以對待猶太人的欺騙方式來對待希望融入德國社會的阿拉伯,土耳其,非洲及越南人。
德國人自己很清楚,他們的融合外國移民的政策就是作秀的,就是相當於當年給猶太人展示的處理方案那樣,給猶太人虛假的希望,最後全數送進焚燒爐。
如今的外國人同樣被德國政府如此對待。於是已經安居德國幾十年的勞工,還是全家驅逐出境的事件,層出不窮。
無言的傾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149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3
4
 樓主| anti-nazi 發表於 2008-6-4 03:49 | 只看該作者

請大家幫忙頂到國內去,讓更多國人知道德國納粹的真實嘴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91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5
parvati 發表於 2008-6-4 09:42 | 只看該作者
感覺上歐洲人比美國人更加死板陳腐而不可救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