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貪污」是最大的謊言嗎???

[複製鏈接]

142

主題

706

帖子

2619

積分

禁止訪問

積分
26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anwoo 發表於 2008-5-29 1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不貪污」是最大的謊言
(英國)FT中文網   (2008-05-29)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張作錦(台北)
  
「 政府常常死於謊言。」這是卡萊爾說的。
  專制政府,朕即國家,權力無邊無際,好像用不著討好誰而說謊話,但它標榜「國泰民安」,就得負起實現這個目標的全部責任。民選政府,為獲得選票,矢言「為民服務」,這是它必須兌現的承諾。政治要想有成,官員必須不貪污。但很多政府做不到這一點。而一個貪污的政府,就不可能有效率、有理想,他們為自己牟私利都來不及,哪裡還會想到百姓的福祉?當它失去民眾的支持時,它就死亡了──在專制政體,人民起義,以武力推翻它;在民主政體,選民用投票換掉它。
  所以,貪污是王朝興衰、政權輪替最主要的原因。
  先秦時代有一則民間歌謠曰《慷慨歌》,就感慨清廉之難為。歌詞如下:
  貪吏不可為而可為,
  廉吏可為而不可為。
  貪吏而不可為者,當時有污名;
  而可為者,子孫以家成。
  廉吏而可為者,當時有清名;
  而不可為者,子孫困窮被褐而負薪。
  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貧。
  獨不見楚相孫叔敖,廉潔不受錢。
  這話說得很明白了:貪官雖聲名不佳,但子孫富貴;廉吏雖能邀時譽,但後代困窮。歌的最後提到孫叔敖,其間有段故事。
  孫叔敖為楚國名相,佐楚王稱霸。但他清廉自守,退休時家無餘財。晚年他叮囑兒子,將來如果日子過不下去,可找他的朋友優孟幫忙。孫叔敖過世,兒子靠上山打柴為生。有一天在路上碰到優孟,就把實情告訴他。
  優孟精於表演和化妝,後世有「優孟衣冠」這個詞。他打扮成孫叔敖的模樣,摩仿孫的言談舉止,去見楚王。楚王驚喜莫名,以為孫叔敖復活了,要他回朝任官。優孟把孫叔敖兒子的處境告訴他,並含悲忍淚唱了這首《慷慨歌》。楚王感動了,找來孫叔敖兒子,給他官,並賞食邑400戶。
  現代公職人員貪污,雖未必全是為了子孫,但自己下半輩子過風光、舒服的日子,大概錢還是花不完,剩下的留給子孫,有何不好?至於這剝削了百姓,腐蝕了國家,誰去管它?
  歷朝歷代懲貪,不外三途:
  一是不能貪──制度上的監督;
  二是不敢貪──法律上的制裁;
  三是貪不成──追討貪污之所得。
  隨著社會環境演變,貪與懲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拿「貪不成」來說,現在銀行通匯全球聯機,金錢進出、隱匿十分方便,甚難追回贓款。而司法重證據,若執法人員怠惰,不儘力找出人證物證,案子就辦不下去。貪污的人坐享國內外銀行大筆財產,卻草木無驚,這對有機會撈錢的人是多大的「啟發」與「鼓勵」?
  如果制度不能防範於前,法律又不能懲治於後,連貪墨所得都不能追回,怎麼能叫政風好得起來?
  陳水扁、他的家族、各路「天王」以及高官們所涉及的貪瀆案,還擱置在司法人員的抽屜里,現在卻有人倡議「特赦」,不管撈多少錢都一筆勾銷了。
  國民黨的馬蕭政府甫行就職,他們像所有政府一樣,「照例」向選民「保證」,一定清廉。能兌現嗎?能長期兌現嗎?老百姓也可向他們「保證」:政府常常死於謊言。而「不貪污」是最大的謊言。
  

[ 本帖最後由 Janwoo 於 2008-5-29 14:00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02: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