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俄石油管線"萬事俱備" 14年談判終於接近尾聲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8-5-28 0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夢14年,在艱難中沉浮的中俄石油管線,由「普京時代」過渡到了「梅氏時代」。5月23日至24日經濟外交色彩濃厚的「梅氏訪華旋風」刮來它的最新進展——俄羅斯新任總統梅德韋傑夫表示,中俄兩國石油管道建設已有基本協議,具體問題的談判也已進入尾聲。《光明日報》援引俄羅斯消息稱,兩國2007年能源貿易額達67億美元,東西伯利亞—太平洋(ESPO)石油管線的「中國支線」談判正進入尾聲。兩國能源貿易前景高度樂觀。

  中國支線日輸送160萬桶原油

  梅德韋傑夫訪華臨行前透露,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中石油集團進行的有關建設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國支線的談判正處於收尾階段。他說:「我們就此(建設支線管道)有基礎協議,目前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中石油集團就這一問題進行的談判正處於收尾階段。我們不日將在未來合作的所有重要規定和重要參數上取得一致意見。」

  莫斯科近日有消息稱,根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Transneft)簽署的一項協議,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支線管道的建造費用將由中國承擔。但中石油昨天拒絕對此細節予以證實。公開資料顯示,這條支線每天從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向俄羅斯遠東地區,隨後向中國和亞太地區其他國家運送160萬桶原油。

  這條悠長的石油管道的第一段從泰舍特到斯科沃羅季諾,估計投資110億美元,預計將在2008年12月份投入試運行。但此項目的試運行可能推遲至2009年晚些時候。該石油管道第二段全長2100公里,從斯科沃羅季諾到太平洋沿岸,這段管道將年運送3.675億桶原油。目前正在建造的泰舍特—斯科沃羅季諾管道建成后的原油運送能力預計將從每年2.205億桶增加到5.88億桶。

  關鍵是穩定的石油供應

  「中俄之間石油公司層面的談判有了進展,但我們很難評價這條俄遠東石油管道的中國支線就此已水落石出。」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馮玉軍認為,中國支線萬事俱備,但欠東風。「因為迄今為止,在俄羅斯到大慶的石油管線問題上仍然沒有官方的正式協議出台,因而所有的進展只能說明,作為重要談判內容的支線談判在公司層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上升為正式的官方協議尚待時日。」馮玉軍說。

  事實上,中國自始至終從未放棄過修建東線管道中國支線的想法,目前需要的是俄羅斯政府以文件形式正式支持修建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中國支線,之前有關東線管道的造價、走向、工期變化等俄石油公司、工業能源部和國家領導人曾有多次表態,但俄羅斯政府從未正式發布相關文件。

  但在這位資深的國際問題專家看來,中國支線並不代表中俄石油合作的所有內容。「對石油需求大國中國而言,在中俄石油貿易問題上的關鍵是獲得俄羅斯長期穩定的石油天然氣供應,」馮玉軍說,「至於採用何種方式,是鐵路運輸還是石油管線輸送,只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而已,並不是焦點所在。獲得來自俄羅斯充足穩定的石油,才是符合中國利益的。」因此,馮玉軍堅持認為,如果中俄鐵路運輸石油可以有更好的經濟效益,中國也不排除通過鐵路運輸獲得俄羅斯的石油。

  油價談判仍處膠著

  而中國能源市場之大,對俄羅斯具有無可替代的吸引力。馮玉軍分析說,長期以來,俄羅斯石油貿易重點在歐洲,但未來歐洲石油需求增長幅度有限,並且歐洲國家都在拓展石油來源,避免過分依賴俄羅斯石油的單一性。因而,在俄羅斯2020年能源戰略中,「向東看」發展中國市場是其戰略重點。

  馮玉軍認為,中俄石油合作前景廣闊,「但近期處在膠著狀態的應該是石油價格談判,這是一個複雜問題,作為長期協議,並不可能有一個一勞永逸的一口價可以做到。國際油價有漲有跌,目前的關鍵是簽署符合雙方利益的協議,首要的問題便是確定好一個合理的油價公式。」馮玉軍說。但他表示,短期內中俄在石油價格上達成協議仍然存在難度。

  今年4月15日,俄工業能源部副部長捷門季耶夫就對外稱,鋪設至中國的支線石油管道技術上沒有難度,關鍵是能否與中方達成供應協議。如果中俄不能就石油供應價格達成協議,就沒有必要為建管道而建管道。

  背景新聞

  中俄石油管線三次改道

  從安大線到安納線再到泰納線,圍繞這條石油管線,中、日、俄三國曾經展開過一場歷時14年的能源角力。如若按中俄兩國最初的設想,這條即將開工建設的石油管線會有一個與中國城市大慶相關的名字——安大線。安大線有三分之一鋪設在中國領土。但久拖不決的安大線設想被半路殺出的日本攪了局。在日本政府的干預下,2002年底,承擔安大線管道技術經濟論證的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突然聲稱要放棄安大線,改修一條從東西伯利亞經過遠東地區到太平洋港口的石油管道(安納線),該方案被稱為「新遠東方案」。

  在安大線幾近夭折的時刻,俄羅斯考慮到體現本國利益最大化的出發點,2003年2月,俄能源部部長尤素福夫主持召開會議,最終出台了一個折衷的方案:將安大線和安納線兩條線合併為一條線。「第三種方案」就是現今泰納線的原型,它的全線都在俄國境內。最終,安大線的影子體現為一條到中國大慶的支線,其中到中國的管道線路將優先開工。(記者 李雋瓊)

0

主題

1495

帖子

30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
沙發
worldland 發表於 2008-5-28 0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0: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