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四川大地震賑災募捐與陽光監察並進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8-5-27 22: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撰文 凡心     
2008/05/26, 週一  
亞洲時報

中國四川省大地震受災進去第14天,全國各地甚至海外都掀起了為災區捐款的熱潮。然而,日前有媒體揭露,在四川成都出現大面積倒賣挪用救災物資情況,非受災區竟出現救災專用帳篷;而中國紅十字會也因為網路上接二連三善款被黑被私用的傳言,成為這輪監管風波的眾矢之的。


突如其來的四川汶川8級地震,讓全國人民愛的熱流洶湧而至。根據民政部公佈的數據,截至5月24日12點,全國共接收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216億元人民幣(下同)。對於民眾普遍關心的善款用途問題,雖然民政部門向國人承諾,對四川汶川地震捐贈的所有物資、款項最終都由相應的民政部門送往四川災區的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統一調配使用,公眾不必擔心自己的錢款送不到災民手中。


然而,5月22日,來自成都城市論壇網民Yachmaninoff披露,「在成都市區內萬科城市花園、萬年場沙河公園、小關廟石馬巷一個菜市場門口的一個壩頭、上河城附近、錦官新城西區會所、四川省委黨校、成都航空儀錶公司社區操場等近15個地方居然出現了本應屬於災區人民的帳篷,而成都根本就不屬於災區的救援範圍。」


就在次日,四川省副省長李成雲對此召開緊急發佈會,承認倒賣救災物資的情況真實存在。到目前為止,來自四川官方所發佈的消息,已查處了60餘起的違規和違法價格的行為,查處了96件違法違規的事情。而國家審計部門已介入汶川地震救災資金和物資進行審計:查處滯撥、滯留救災資金和物資等影響災民生活和災後重建等問題;查處人為隨意分配、優親厚友等問題;查處擠佔挪用、貪污、私分、剋扣救災資金等問題;查處損失浪費和弄虛作假等問題。


除了民政部門,處在風口浪尖的還有中國紅十字慈善會。5月初,紅十字會採購每頂1.3萬元天價帳篷的消息不脛而走,接著又出中江縣紅十字會購買1萬多元救災藥品,但要求虛開5萬多元的發票。然而,真正引起網路輿論的是,無錫某報的一篇報道。5月14日,該報以「8點就來等開門捐款,無錫社會各界踴躍為震區捐款」為題發出的報道中,有這樣一段話:市紅十字會將把本次救災募捐與「人道萬人捐」善款的60%通過上級紅十字會直接援助地震災區,其餘的納入市紅十字備災救助基金,用於本市紅十字會的備災救助。


這段對「60%」內容所指含糊的表述,令網民困惑,並引發了一場網路地震。「無錫捐款六成援助災區,四成自留。給中國紅十字會的捐款竟要被剋扣40%管理費」、「如果每一級都扣下40%,那送到災民手中的錢還會剩下多少?」質疑和評論迅速在網上流傳。


與此同時,另一則有關捐款的信息更加重了網民的質疑。5月14日,某門戶網站宣佈停止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合作,該網站公佈的原因是:通過在線捐贈系統在方便網友捐贈的同時,也可對網友捐款總數有明確記錄,並可以起到全程監控的作用,「而合作方『中國紅十字總會』則不願意接受此方式」。這種措辭,被網民認為後者是不願意接受全程監控。


事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宣傳處處長夏洪豔對個別事件澄清,「中國紅十字會一共向災區送去了價值1540多萬元的13114頂帳篷,平均每頂帳篷1174元,並非傳言中的1.3萬元高價。」、也解釋了5月8日,無錫市紅十字會所部署的「人道萬人捐」活動。由於這筆募捐款項並沒有特定指向,故其中的60%連同專門為四川災區募捐的589萬元善款一起捐往了災區,才出現了剋扣40%管理費的誤會。


但有從事醫療藥物行業的人士告訴《亞洲時報在線》,雖然不確定這次紅十字會採購虛開發票的網路傳言是否真實,但他認為,像虛開發票事件發生在藥物的集體或大宗採購上還是屢見不鮮的。「不管是面對醫療或衛生單位,慈善團體或二三線代理的大宗採購,虛報或回扣的情況真實存在,我個人和下屬都遇過如此問題,只要要求不算過分,我們都會儘量滿足,但額數太大的,則需要預計風險和所涉及的是什麼單位機關。」


而這一次事件,且勿論真假,讓人覺得中國社會進步顯著的是,人們不再選擇逆來順受。「民間」的披露與輿論是一波接一波的來,討論也被媒體重點捕捉,並將多數人的質疑拋給官方,迫使官方頻頻出來回應,力證清白;監管部門也表達監管決心。有言論指,不將善款使用明細公示於網上,仍不能讓人真正放心,但如此強大的「不信任」氣氛與強烈的「追究決心」,無疑會敲山震虎,使得有關方面不敢肆意妄為。


另有歷過98年洪水的人批評:良心若是管用,1998年中國遭受特大洪澇災害時,就不會發生一些災區幹部貪污挪用救災款,私分救災物資的事情了。對於當時抗洪的假公濟私,他仍記憶猶新。「我曾經經歷過98年洪水,當時的賑災款項怎麼被弄掉的非常清楚,因為我父母就是水利局的。按照中國的規定,賑災款項必須由當地民政部門發放,因此這些錢會自上而下各級部門都經手,給各級官員雁過拔毛的機會,上面的人怎麼拔不清楚,但是下面的人手法再熟悉不過,比如洪水期間,我家就發了滿滿一屋子的各種食品飲料,我問我老爸,我家又不是災民幹嗎發這些,他說災民才不會發這些,因為他在抗災屬於高溫補貼福利。我又問,你們領導平時那麼小氣,怎麼現在這麼大方?他說這些汽水都是5塊錢一罐的,領導當然喜歡發了……」


在過去,救災款物被挪用、截留早已司空見慣。像雲南地震救災款被挪用、民政廳將善款修作大樓、扶貧協會的「貓膩」……,樁樁「醜聞」尚歷歷在目,當初會搞成這樣,也就說明了依靠機構部門從上到下自我監督是行不通的,因為沒有人可以確定他們個個都是道德高尚的人士,所以憑什麼這次就能放心?而想讓人安心實非難事,將花銷明細置於網上即可解決,有什麼理由不這樣做呢?


應該正視的是,面對這次嚴重的災情,不少人甚至是有生以來捐款數額最大的一次,他們正在以善意和信任的心胸來面對有關機構對善款的運作。不少網民都「真心希望」民政部和中國紅十字會等部門機構能夠在這次救災中進步,「比如更加開放,提供一份詳實的善款運作報告,並在未來能夠向其他民間機構一樣,允許捐贈者明確瞭解其所贈每一筆善款的用途。」不要捐款多渠道,回應無渠道。能否做到信息公開透明,是對中國慈善事業的一大考驗。
愛江山,更愛美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