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看馬英九演說的兩岸表述 [列印本頁]

作者: fkfnew    時間: 2008-5-22 14:35
標題: 看馬英九演說的兩岸表述
作者 邵宗海(澳門)
聯合早報

  馬英九的五二○演說固讓外界感到其中並沒有石破天驚的宣示,但在平實的內容中卻為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注射了一劑非常有善意而且正面的說辭。

  歸納他的演說內容,共可分成下列五項特色。

  第一,與陳水扁兩次就職演說特彆強調「不要什麼」的不同,馬英九加強了對未來兩岸之間「要什麼」的看法。譬如說,對和平協議與國際空間問題,他希望與北京進行協商,對周末包機與大陸觀光客來台,他期待能在7月兌現;馬英九並展望在兩岸經貿與交流的正常化之後,能進一步參與亞太區域的合作,以及融入東亞經濟整合,這些期許在在看出馬英九的積極面與企圖心。

  第二,整篇演說充滿對兩岸和平的期許。首先,在兩岸之間,馬英九提出要先「和解休兵」,期能走向「和平共榮」。同時,對照過去民進黨執政期間被國際社會指責為「麻煩製造者」,馬也提出了台灣未來一定要在台海成為「和平製造者」。更重要的是,馬的新「三不」政策中的「不統、不獨、不武」,均與台海緊張情勢有關,其中「不武」更是要為兩岸和平去奠定基調。

  第三,馬英九的濃郁民族情感洋溢在字裡行間。其中,對四川震災的關切之情,應是5月12日之後再注入的最新內容。但是,文中另外一句「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說法,更是反轉了過去八年裡陳水扁力主「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扭曲,這句話比過去「同在一個屋檐下」的說法更具震撼力。

  第四,首度將對岸領導人的談話引述內文中,突破了過去這類演說中只有單向觀點的架構。馬英九把胡錦濤三度強調「九二共識」,「四個繼續」以及「擱置爭議」這些重點看法再次強調,固有「提醒」的意味,但也相當有珍惜「雙方理念一致」的意義存在。這等於說,馬英九點明兩岸高層要走的方向實際上是一樣的。

  最後,馬英九單獨用了「九二共識」一詞,來說明台北今後將在這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雖然他在演說中先技術性的將「九二共識」定位是「1992年兩岸曾經達成一中各表的共識」,但馬先前在文中巳說明「憲法一中」的架構,而且強調今後「尊憲」或「行憲」將重於「修憲」,憑這一點,加上特別說明是1992年的共識,而非只是單獨的「一中各表」,已可肯定馬英九的論述不但維持了台灣本有的堅持,而且也善意回應了北京殷切的期待。

  就北京一貫對台政策的立場來看,「聽其言、觀其行」是必然觀察的程序。不過,在馬英九發表演說之後再來評估,看起來「觀其行」的程序應該會縮短。7月的周末包機的如期啟動將是個風向球,如果一切順利,兩岸關係今後的發展會是樂觀的。

·作者是澳門理工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大陸所教授
作者: germanyabc    時間: 2008-5-22 22:11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that Taiwan shares the title as a country in the world affair. Thus, if they want to have some free space in the world stage, the only possibility is to assume the olympic  - Chinese Taipei. Taiwan was kicked out of UN in 1971, which means that it was not recognized as a sovereign government since, so that all goverment organization like WHO, Taiwan cannot join directly, but can only join as an district observer of PRC.
作者: confuse    時間: 2008-5-23 02:10
標題: 回復 #1 fkfnew 的帖子
我對馬英九講什麼毫無興趣。不過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他並不比那個陳水扁在本質上有多大的不同,只是因為他目前的目標是希望讓北京為他的經濟目標儘快買單,它需要說一些不觸犯北京的話罷了。
至於說「不武」的問題,應當注意到大陸和台灣之間還處在1945年開始的內戰期內,在沒有明確地結束內戰的情況下,談「不武」不是很可笑嗎?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