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對批判捐款太少的自我懺悔

[複製鏈接]

404

主題

1977

帖子

701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雨來 發表於 2008-5-21 14: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464234.html

作者: 衚衕裡的台妹

震災發生後,各界各種捐款、捐獻物資從四面八方往災區湧去。這種精神,令人感動。不過,今天我卻要深刻的懺悔。
看到很多媒體都在報導,哪些名人、巨富捐了多少錢,這種時候,似乎捐錢越多越有面子。於是開始有人批評某些人,捐錢太少,真是吝嗇。衚衕台妹也跟著批評了。
但是有一天,我在網上聽到一個境外的廣播節目談到捐獻多少才對?邀請的來賓似乎在美國與日本都定居過,所以就比較了兩地文化的不同。來賓說,在美國做善事很自在,無論捐多少錢、多少天的義工,都不會被做得比較多、捐得比較多的人所歧視。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他想要奉獻多少的權力,每個人都有他評估之後的承受力。不過這位來賓在談到日本時則表示,在日本,捐錢多少似乎就是一種比拼,似乎捐得多就有面子,捐得少就漏氣。所以在日本做善事就變得很有壓力。
今天要寫這篇文章前,有人勸我不要寫,說是一定會引發如潮水般的攻擊。我說,我不是要檢討別人,而是自我懺悔。網友們,總不會阻止我的自我懺悔吧!
我覺得自己真是錯了,當我在取笑某些巨富、名流、或是大明星捐得少時,我是憑著一種什麼樣的標準來責怪他們呢?他們有心做善事,卻還要被質疑沒有拿出足夠的善心,這就是對善根一種傷害,就是一種罪過。我不是判官,我有什麼資格說,誰捐得夠了?誰捐得不夠?
重點是,每個人在捐獻時都拿出真正的誠意,也就是善舉了,多與少,不是該被置評的。
在台灣,捐錢箱上總會掛著兩個字「樂捐」,捐獻應該是一種快樂,受捐者與捐獻者都該同感快樂,那麼這個動作才是真正的有意義。我不知道那些巨富豪紳為什麼捐那些數量的錢,可能有他們自己的考量,但捐獻不該是一種集體逼迫,我很遺憾,我自己曾在某個時刻裡,也成為集體暴力的一員。
深刻的自我懺悔。
也期許,每個人都能誠心的貢獻自己所能貢獻的,接受者也能夠平安喜樂。


儘管是一篇台獨的文章,但俺贊同這個觀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7: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