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爾街日報:地震死亡人數陡增 中國接受國外救援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8-5-16 12: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預計周一四川大地震的死亡人數將超過5萬人,政府已批准首批外國專業人員幫助搶救倖存者,此舉也顯示出這次災難的複雜程度已令中國意識到難以獨立進行救援。

周四中國政府宣布,日本的一支救援隊將加入到搜尋倖存者的工作中。而此前數天,許多外國救災專家曾表示準備提供幫助,都遭到中國政府的婉拒。一些中國官員表示,難以抵達很多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將使外國救援人員難以發揮作用。

中國外交部表示,將接受攜帶搜救犬、光學探測儀和其他定位倖存者技術裝備的外國應急反應隊進入災區,但外交部對於其態度的轉變未做解釋。來自日本的第一支救援隊周四晚上已經抵達中國。台灣的救援隊也已經獲准進入。此外,中國還向國內呼籲支援鏟車等設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宣布有關日本救援隊的決定時還表示,中方有關部門正在根據災區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外國政府能夠提供的幫助。他說,我們非常感謝這些國家的政府和人民對中國政府和人民表達的慰問和支援。

對許多仍困在或埋在廢墟中的人來說,新的救助努力可能來得太晚了。儘管曾有被困在倒塌的建築物中長達15天仍然生還的記錄,但地震專家表示,72小時之後,尤其是如果沒有水的話,倖存的幾率就會大大下降。對本周的中國地震而言,到周四下午就已經達到了7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門檻。


周四宣布的預計死亡人數比前一天公布的數字增加了兩倍多。救援人員剛剛開始趕到一些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其中許多都位於偏遠的山區,因為塌方而與外界斷絕了交通。

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數字顯示,按照中國官方預計的5萬人的死亡人數,這將成為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20大地震之一。官方數據稱受傷人數超過了10萬人,受到地震直接影響的有1,000萬人。

中國政府組織了也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救災行動,以解放軍作為先頭部隊。總計有13萬人的軍人和武警被迅速動員起來,其中一些裝備有高科技設備,此舉得到了一些救災專家和許多中國人的讚揚,表明了中國政府儘可能搶救更多生命的決心。

廣告周四的救災行動看來提高了一些速度。來自其他省份的軍人和警察出現在四川省的道路上。政府發放的印有「救災」字樣的藍色帳篷已開始在村莊的廢墟中搭建起來。

在發生緊急情況時,時間、組織和專業知識都至關重要。在過去,包括1995年的日本地震,政府都過於自信,不願接受外部援助,這可能會令情況更加惡化。但當救援活動出現問題時,缺少外國救援隊伍的參與並不總會受到指責。2005年,布希政府就因對卡特里娜颶風反應遲緩而飽受批評。

一些外國救援人員已經進入了災區,但他們主要是幫助受傷者康復方面的專家,而非搜救人員。

一些主要救援組織的人員表示,同現在前往中國的專家不同,他們不應成為應急隊伍的成員,也不具備中國軍隊那樣的大規模機動能力。

周三中國總理溫家寶在現場遇到了總部位於美國的心連心國際組織(Heart to Heart International)的志願者。中國媒體稱在北川縣救治受傷人員的這批志願者共有16人。溫家寶說,我代表中國政府感謝美國人民和政府對這場特大自然災害受災地區所提供的幫助。

在周一發生地震后,國外的一些機構幾乎立刻就提出了大量針對專門情況的救援措施,但多未收到積極的回應。比如,日本消防廳(Fire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Agency)的官員稱,一些現在已前往中國的日本消防隊員周二和周三全天都呆在日本的機場,等待中國政府允許他們進入災區的消息。

日本和台灣都屬於地震多發區,都擁有經過地震應急反應專業培訓的專家。

據日本政府發言人和中國國有媒體表示,在中國周四宣布同意日本救援隊進入災區后的幾小時內,日本就派出了一支由30人組成的救援隊,預計將在周五早些時候到達災區。隊伍中包括警察、消防和後勤專家,還有三條搜救犬和光學探測鏡及專用鑽具等設備。

台灣紅十字會表示,將立即向四川派遣由20人組成的緊急救援隊。

不過,也有一些提供幫助的要求仍未得到答覆,其中包括日本救援協會(Japan Rescue Association)周四提出的派遣搜救犬的要求。該協會發言人Yumi Kurata稱,中方表示不接受非政府救援行動。她說,如果我們不能在明天到達那裡,再去就沒有很大意義了。

James T. Areddy / Miho Inada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路版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36

主題

331

帖子

8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9
沙發
社會公眾 發表於 2008-5-16 13: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6

主題

4240

帖子

101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終生會員(天子級)

Rank: 4

積分
1011
3
天子 發表於 2008-5-16 13:13 | 只看該作者
祈禱災區人民平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4

帖子

8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8
4
huangxiaochun 發表於 2008-5-16 13:25 | 只看該作者
跟溫家寶的做法形成對比的是,從2005年8月25日開始,一場罕見的颶風「卡特里娜」襲擊了美國東南部沿海地區,所過之處房屋倒塌、工廠損毀、人員傷亡,到當年的9月2日,即事發后七天,美國總統布希才首次踏足災區視察。布希遲遲不到災區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救災工作已有專職機構,他在現場出現,反而可能礙事。在911事件以後,美國成立了國土安全部,負責國內的防恐反恐和應急機制。

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應考慮設立專職機構負責協調救災,但以中國現時的政治權力實質操作情況看,短期內最有效,最符合「中國國情」的方法,依然是中共中央核心的人物去主持大局。若要立即成立一個部門,但基礎政治制度維持不變的話,這個部門也許只能成為另一個像環保總局這樣的「跛腳部委」吧了。

但長遠來說,中國確有設立專職救災機構的必要。中國自2007年起有了《突發事件應對法》,但並沒有專職部委去實施執行。試問,中國將來的領導班子裡,是否能確保有像溫家寶指揮能力這麽強,救災經驗這麽豐富,而又有這麽一副菩薩心腸的領導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647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5
Sinoken 發表於 2008-5-16 15:22 | 只看該作者

事必躬親,未必好事1說明制度有問題!

制度在,不因人而異,才可長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8: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