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輪或許僅是「大反彈」行情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5-10 15: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上期文章中,小戰鮮明地指出"周四形成的巨大跳空缺口有一定的回補要求,各位讀者可在回補時做一些短線行為,因為市場人氣的徹底恢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漸變過程"。而就在4月28日,市場果然回補了缺口,如果投資者能夠果斷介入,做個短線 ,相信您一定會再有斬獲。事實上,在這一周半的時 間里,市場自3500多點漲至3700多點之後,出現了沖高回落,正體現了"市場人氣恢復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現實。應該說,這一段市場的運行仍在小戰的判斷之中。
  有數據顯示,印花稅調整公布當天,大盤股機構資金凈流出114億元,機構對大盤藍籌股持倉減少0.185%至17.786%,其中基金、保險兩大主力合計賣出317億元,基金、保險當日做空力度為歷史第三。散戶持倉呈遞增狀態。而對於大小非來說,現在這些產業資本對減持股票非常熱衷,甚至不惜前仆後繼地違規減持。
  小戰在上期文章中曾提到:短期看政策面,中長期看宏觀面,這也就決定了本輪行情也許就是一個大反彈,因為最重要的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狀況面臨著拐點。本周2007年年報和2008年一季報的披露工作都已經完成,2007年全年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為0.4183元,同比增長39.66%,並創出歷史新高;而2008年一季度可比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4.75%,雖然業績增長數據"欣欣向榮",但在小戰看來,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增速明顯降低了,這顯露出上市公司已經出現了業績拐點,今後進一步的貨幣從緊政策和持續的通貨膨脹必然會繼續影響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
  近期全球性的通脹,暴露著明顯的三大危機:次貸危機、能源危機和糧食危機。業內人士認為,這三大危機造成的結果是:資本成本、能源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升。歷次通脹,無一例外地帶來了經濟增長的停滯不前。本次通脹更大的危害在於,它是在前所未有的全球化過程中,透支了未來需求之後形成的。具體到中國經濟上,經濟數據的具體分析在逐一印證過去的悲觀假設。本周五公布4月份PPI數據達到超預期的8.1%之後,機構資金對後續走勢產生了較大的分歧。一是因為今年前4個月的PPI數據分別為:1月6.1%、2月6.6%、3月8.0%、4月8.1%,由於目前PPI向CPI傳導機制較為順暢,因此,有分析人士推測,下周一公布的CPI數據或不樂觀,不排除在8%以上的可能性。二是一旦上述推測符合事實,意味著未來上市公司面臨的從緊貨幣政策大環境難以改善,無疑會使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放緩。歷史經驗顯示,高CPI物價指數背景下,難有大牛市。這其實也是近期基金重倉股一直縮量整理的原因之一。
  業內人士還看到一個潛在的問題:一季度的名義消費增速雖然高達20.6%,創下近10年同期的最高水平,但剔除零售價格指數變動,實際同比增速只有12.3%,比去年同期要低0.2個百分點。需要注意的是,這是2004年以來,一季度的實際消費增速首次低於上一年同期水平。消費實際增速的下降,會阻礙企業回籠資金進行再生產,對國內經濟增長速度將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股市面臨的經濟環境不容樂觀,這也是小戰一直對本輪行情定義為"大反彈"的根本原因。
  目前國際油價已高達每桶120美元,而且近期有國際投行預測,不久的將來將達到每桶200美元。一旦油價真的如脫韁的野馬向更高的價格飛奔,對世界經濟的打擊將是十分沉重的。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對國際石油的依存度正逐年提高,目前中國原油進口在去年已接近48%,如果加上汽油和柴油,對外依存度已突破50%。油價的上漲一方面使中國為進口石油支付更多的財富,另一方面,在國內CPI已超過8%的背景下,油價的上漲為政府控制通貨膨脹增加了新的難度。
  如果油價長期居高不下,勢必對我國的國民經濟造成重大的影響,雖然政府為抑制防止價格全面上漲出台了緊縮貨幣供應、限制投資、部分行業和產品的價格管制、財政補貼等一系列措施,但這些都是權宜之計,因為目前中國經濟已很大程度地融入了世界,如果國際油價升勢不止,必將帶動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出現惡性通貨膨脹的概率將加大,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市也不可能有很好的表現。而高油價對石油的下遊行業和主要耗油行業的打擊將是直接的,特別是在現階段政府已經把防止通貨膨脹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即使相關公司因油價上漲而成本提高,也不可能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消化和轉嫁。比如原來號稱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中石油及其"難弟"中國石化的一季度報告業績大幅下滑,風險已經顯露出來,另外石油化工、化纖、航空、航運等行業的業績都將因油價的上漲受到負面影響。
  近期,雖然管理層出台了很多限制和打擊解禁股違規減持的政策,但大小非仍出現了"瘋狂大逃亡"的現象,小戰認為這從一個側面說明股市環境已經開始變得不佳,而瘋狂減持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其一,近來持續收緊的貨幣政策造成了一些企業手中資金短缺,迫切要求兌現一部分資金解決問題,這其實也反映出從緊貨幣政策正在對很多企業生產經營造成影響;其二,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大股東和持股數較多的大小非們應該最關心也最了解,很多大小非正是看到了一些上市公司業績增長面臨著壓力,所以"趁著業績還好,趕緊跑"的想法造成了它們的大規模減持;其三,單純地追求利益的行為。小戰認為,如果管理層不能出台更為嚴厲的懲罰措施,一旦經濟增長出現下滑,股票市場將相應下調,這樣會造成更多的大小非蜂擁而出,從而使股票市值重心進一步下滑,如此循環,將造成市場的又一輪大幅回調。約束大小非拋售是管理層為穩定市場、維護中長期政治和市場參與者經濟利益意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大小非們在利益刺激下頂風作案,將對市場造成短期壓力,帶來不穩定因素。因此,小戰認為,後市管理層對大小非減持的態度和政策的嚴厲性將成為行情波動的指針。
  對於後市來講,下周一出台的4月份CPI數據將成為下周初運行的主要依據,市場普遍預期CPI會在8.4%左右,那麼即使不加息,回收流動性的緊縮政策在所難免,這將對市場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從技術上看,大盤短期形態有走壞跡象,周五更是連破5日和10日均線,目前市場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並存,而短期由於受宏觀經濟數據影響與銀行股解禁的心理壓力,制約了市場進一步大幅上漲的步伐,因此投資者應注意多做一些短線操作。(記者 戰旗)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4: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