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的「笑」讓世界躲過大劫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8-4-27 2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一次到北京或上海,誰能不為中國人身上那令人難以置信的快樂而震驚?中國人有機會就笑,甚至還會專門找機會與秉性相投的人一起說笑。中國人愛笑是有具體原因的,它與中國的歷史和文明息息相關。它實際上是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所形成的一種姿態,一種行為習慣,一種生活態度,這個民族使笑成為了自己主要的表象特徵。


  笑是中國人承受巨大人口壓力的重要「療法」。由於中國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幾千年來一直面臨著糧食和經濟的挑戰,而最近幾年,這些挑戰已經變成全球面臨的挑戰。所以這個幅員廣闊的國家不得不創造了一些行為準則。這些行為準則使中國人民如今能夠與人和睦相處,也使外國人可以安心地來到中國。


  必須強調的是,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人口眾多還能和平共處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即使領導人經驗豐富,可是因人口眾多、根本無法管理而失控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有很多地區成為沒有法律約束的混亂之地,只能靠武力解決一切,不能給國民任何其他東西。


  試想,如果沒有這些行為習慣,沒有千年傳統所形成的這些價值觀,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中國?根據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區發生的一切來判斷,中國肯定也會是一個沒有法治可言的國家,內亂會讓百姓民不聊生。中國領導人也有可能走上領土擴張之路,去疆土之外用武力獲取自己的國土上不可能出產的東西,尤其是中國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口儲備,可以在一個戰場上集結全世界最龐大的軍隊。然而,這一切在中國沒有發生,因而也讓世界躲過了大劫!


  中國人創造了自己的幸福觀


  在中國,笑是最明顯的「中國智慧」的表現形式之一,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每個人不管處境如何都能找到快樂之路的能力。」這種原則和方法使中國人成為世界上最開朗樂觀的民族之一。


  精神愉悅並由此得到健康的身體,這句話最恰當地概括了中國人看待幸福的方式。巨大的人口壓力使中國人形成了一些行為習慣。比如:「他人」要比「自我」更為重要,與鼓勵個人優先、關注自己、並不惜一切手段滿足自我需要的社會所表現出來的個人主義截然相反。中國思想當中人與飲食的關係也與中國長期食物匱乏的社會環境密不可分。《呂氏春秋》中說,要得到好的食物,要用「青龍之匹,遺風之乘」這樣的好馬,食物被神聖化到這種程度,首先是因為要人們知道它們來之不易。


  在一個「擁擠的社會裡」,生存空間非常之少。經年累月,原始的自然狀態和重要的生態環境都被人類改造了。退隱到自然界里便成為一件難以得到的奢侈品。正是為了擺脫這種可怕的限制,中國人發明了微縮園林和盆景來代替原始的自然界。當人們因為生活在城市中而遠離大自然的時候,當人們沒有時間去郊外的時候,欣賞微縮花園,為盆景澆水,或者為矮樹修枝剪葉,這些從精神上來講,就跟去遊歷名山大川一樣。


  在糧食普遍匱乏、財富集中在極少數個人手中的環境里,提倡淡泊、粗茶淡飯和處處節儉便很好解釋。所以,遠古時代中國人發明的幸福戰略始終建立在以少當多(利用自己僅有的一點條件獲得快樂)、以假當真(因為不能遠遊名山大川就用欣賞盆景來代替)的基礎之上。


  中國古老的價值觀面臨著來自西方的巨大衝擊


  中國一直是一個貧窮的人口大國,所以發明了一種非常適合這種特點的價值體系。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只能學會因陋就簡。確切地說,適應環境、隨機應變就是智慧。那麼,當中國徹底成為一個大眾消費社會,個人的物質需求不斷增長的時候,這種「幸福戰略」將如何演變呢?


  現在,中國正在變成一個物質豐富的社會,中國這些古老的方法和價值觀面臨著巨大的衝擊,以至於讓人懷疑它們能否永遠保持下去。


  中國消費者實際上已經趕上了美國消費者,成為全世界受購物誘惑最大的群體。而且中國的電視廣告與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美國的電視廣告如出一轍,大肆推薦人們選購某某品牌的洗髮水、汽車或者洗衣粉。中國人爭強好勝。在中國,人們願意花錢擺闊,顯示自己的成功和富有。當然,在這個提倡「空」和「儉樸」的國家,鋪張浪費、講排場的現象始終存在:人們遊覽北京紫禁城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天子生活的奢華,而且只有皇帝可以穿黃色……不過,整個民族在經歷了缺衣少食的艱難歲月之後也開始追求奢華和排場,卻是一個新出現的現象。可以說中國出現了十四億個皇帝。


  如果中國人把我們判斷生活好壞的標準拿到他們的生活當中,他們肯定會覺得自己永遠都不可能獲得幸福。我們認為「好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條件他們全都沒有。世界上享有這些條件的人也越來越少。鑒於中國的生存條件,如果中國人也採取典型西方人的行為習慣,那麼國家將會動蕩不安,各種要求接連不斷:多數中國人都得大量服用抗焦慮和抗抑鬱藥物;司機們會在早晨七點到晚上十點各大城市因交通擁堵而陷於癱瘓的時候相互謾罵;天黑之後到處都不安全,有錢人只能靠隱蔽室、帶電的柵欄和電子大門來保障安全。


  我絕對不想指責中國人想改善生活條件的願望。有人認為中國人在生產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銷售商品的同時,在隨意花掉他們辛苦掙來的金錢的同時,正在失去他們的靈魂。我不同意這種看法。中國人為什麼就不能享受跟我們一樣的待遇和生活條件呢?


  我所擔心的是,中國人經濟條件的改善是以大筆負債作為代價,中產階級拉著的大車將會越來越沉重。這幾億勞動者能夠想象自己很可能整個後半生都在償還銀行利息嗎?他們想到有一天中國也會成為全球化的受害者嗎?等到他們自己也受到企業外遷的影響時,他們會作何感想呢?


  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回答:「應該害怕正在中國發生的一切嗎?」換句話說,如果中國人哪天丟掉了他們的價值觀,忘記了他們如此獨特的思維方式,中國會不會變成4500年來它一直不曾充當的角色:一個好戰的國家?所以我說,中國不笑的時候,世界會哭。

▲(作者是法國總統文化顧問。本文摘編自《中國不笑 世界會哭》一書,該書已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0

主題

171

帖子

3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4
沙發
不吃羊的狼 發表於 2008-4-27 20: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1620

帖子

34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0
3
禁衛軍whj 發表於 2008-4-27 2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219

帖子

25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1
4
xwangm 發表於 2008-4-28 06: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2: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