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達賴的鬧劇人生

[複製鏈接]

28

主題

31

帖子

2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全康 發表於 2008-4-21 23: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達賴宣稱自己是所謂「如法守戒的佛教比丘」,但美國傳媒大王默多克一語道破,「達賴是穿著義大利GUCCI皮鞋在全世界周遊的政治喇嘛」

    他誕生在世界上最高的地方——青藏高原。他的權力,來自於世界屋脊古老的政教合一體制。

    他的產生方式,不是民主選舉,也不是封建世襲,而是西藏特有的活佛轉世制度。

    他是達賴喇嘛。

  幼年時代:出生在青海農家

    祁家川當采村,坐落在青海湟中縣。這個偏僻的鄉村,就是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拉木登珠出生的地方。

    1935年7月6日,當采村的藏族農民祁卻才仁和妻子德吉才仁,有了他們的第四個兒子,取名拉木登珠。5年後,距離祁家川近2000公里的西藏地方政權,認定五歲的拉木登珠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從此,這個孩子及其他全家的命運發生了改變。拉木登珠是坐在象徵達賴地位的黃轎子進入拉薩的,他全家也由青海農村搬到了拉薩,並成了西藏的大貴族,名為「達拉」。西藏地方當局按照慣例,給了達賴一家大片的莊園和成百的農奴。

    幼小的拉木登珠也許不知道,在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已經存在數百年的西藏,僧侶官吏集團佔有絕對和至高無上的地位。一般地說,西藏的政教事務,常常由達賴身邊的僧人侍從、或新達賴成年親政前的攝政經師等僧人所把持,但不管是誰執政,都滿足了上層僧侶們的權勢慾望。這個5歲的男孩,隨後在這群全力維護政教合一制度的僧侶們的包圍中,變成了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這個農家孩子,至此成為政教合一社會最高、最神秘的代表人物。

  青年時代:15歲開始親政

    達賴喇嘛,是一個蒙古語和藏語合併的辭彙,意思是「大海一樣的上師」。這個封建農奴制度的總代表,自然在各方面都享受著一個中世紀式的至高無上人物的最周到的服務。而在當時的西藏,絕大多數與達賴同齡的孩子,是作為農奴或奴隸的後代來到人間的。他們往往因為飢餓、疾病或是意外事故而夭亡,即使幸運地長大,等待著他們的也是繁重的勞役。至今一些老年人還保留著童年恐怖的記憶。當然,達賴是不會看到農奴的真實世界的。20世紀40年代的西藏,一直在美英勢力的陰影籠罩之下。貪戀權勢、想靠英美勢力謀求獨立的達扎·阿旺松繞,牢牢地掌握了西藏的政教大權。作為達賴的經師,他的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達賴。

    1950年10月,英國政府支持下的藏軍在昌都戰役中的失敗,給西藏的上層人物們帶來了極大的震動。達扎的攝政就此結束,剛滿15歲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開始親政。

解放之後:躲到邊境觀望時局

    親政后的達賴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帶走了當時西藏當局的大量錢財,悄悄動身前往邊境口岸亞東。避居在喜馬拉雅山谷中的這個小鎮里,達賴喇嘛在政治上舉棋不定。面對著即將解放西藏的人民解放軍,他最關心的是自己的生命、地位和權力。很快,17條協議的順利簽訂,讓達賴吃了定心丸。針對諸如驅逐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和人民解放軍進藏、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西藏的政治制度和達賴班禪的固有地位和職權不變、確保宗教信仰自由等條款,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經過反覆協商,西藏的地位得以明確、形勢得以穩定。1951年8月,達賴喇嘛回到拉薩。10月29日,他正式致電毛澤東主席,表示擁護這項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跟隨達賴躲在亞東的大多數僧侶官員們,也都不願意到國外去,更不相信外國所謂的援助。一位高級僧侶甚至說:「我在外國生活過,深知住在國外而又沒人願意幫助你是多麼艱難。」

  五十年代:多次獲毛主席接見

    1954年,拉薩河邊,在成千上萬民眾的歡送中,達賴喇嘛到北京去參加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中南海,達賴喇嘛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他向毛主席獻了哈達和一個刻有銘文的金法輪。銘文寫著:1954年,我——達賴喇嘛擔任代表出席我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時,謹以西藏政教禮俗向我國各民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恭獻千幅金輪,籍表無上頌禱。這個表示「達賴擁護祖國統一」的金法輪,如今收藏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宮。此後在北京期間,達賴喇嘛又多次和毛主席見面。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達賴喇嘛還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副委員長。這是歷史上西藏地方政權的執政者在中央政府中擔任的最高職務。達賴喇嘛欣然接受了這個結果。

    在結束了這次令人興奮的會議之後,達賴喇嘛又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全國各地參觀。愛好機械的年輕達賴喇嘛多次表示,要把西藏建設成如同祖國內地一樣富裕而先進的地方。

    1956年,在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大會上,達賴喇嘛被推舉為籌備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班禪喇嘛擔任第一副主任委員。此後,他積極地投入籌委會的工作,經常主持會議、發表講話,相當活躍。而西藏人民也期待著達賴喇嘛更好地和中央政府合作,把他們帶進一個繁榮昌盛的新西藏。
1959年:暗中縱容西藏叛亂

    然而,正是在1956年,事情發生了變化。那年冬天,達賴喇嘛應邀到印度參加釋迦牟尼誕辰2500年的紀念活動,而這裡有一些主張獨立的西藏前官員們。達賴喇嘛的兩個哥哥也在這裡,從一開始他們就包圍了達賴喇嘛,不斷勸說他留在印度。

    達賴喇嘛又開始動搖了,有了不回西藏的打算。當時正在印度訪問的中國總理周恩來和他談了話,他才在猶豫中回到拉薩。

    當時的美國,已經開始直接插手西藏事務。中央情報局在藏人中大肆召募特工人員,並在台灣訓練,而這些特務的具體組織者,就是達賴喇嘛的兩個哥哥。在達賴喇嘛的默許下,這些人很快就開始在西藏興風作浪:除了襲擊中央派駐當地的機關和部隊之外,還成立了叛亂組織「四水六崗」和叛亂武裝「衛教軍」,並煽動人們和他們一起干。正式叛亂的導火索,是因為達賴喇嘛提出觀看軍區演出一事。

    1959年3月,達賴喇嘛提出要在10日下午到西藏軍區禮堂看演出。但是,3月9日晚,當時的拉薩市長卻煽動市民說:去軍區看戲是漢人準備把達賴喇嘛劫往北京,要每戶市民都必須派人到達賴喇嘛駐地——羅布林卡,去保衛達賴喇嘛,阻止他去看戲。

    3月10日晨,叛亂分子數千人武裝包圍了拉薩市,叛亂頭目公開宣布「西藏獨立」,發動了武裝叛亂。3月10日至16日,達賴喇嘛給西藏工委和西藏軍區領導人寫了三封信,說自己受到了叛亂分子的包圍,很難自主自己的行動。

    然而,3月17日零點,達賴卻化裝成一名普通的武裝叛亂分子,同一些叛亂頭目一起從一個叫做納馬崗的渡口逃離拉薩,前往叛亂武裝的根據地山南地區。26日,達賴喇嘛及其追隨者宣布「西藏獨立」,成立了所謂「西藏臨時政府」。之後,達賴一行逃往印度,開始了他作為一個分裂者的流亡生涯。

  流亡:千方百計分裂祖國

    達賴逃亡國外后,中央政府從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大局出發,對他採取了耐心等待的態度。其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職務一直保留到1964年。但達賴在國外反華勢力和分裂分子教唆下,完全背棄了自己曾經表示過的愛國立場,公開鼓吹「西藏是獨立國家」,開始從事大量的分裂祖國的活動,前後判若兩人。從1960年到2007年,達賴每年3月10日都發表所謂「起義日」講話。他不斷強調,西藏曾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在藏族人與漢族人的關係方面,藏族是藏族,漢族是漢族,是不一樣的。

    事實上,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達賴極力標榜「和平非暴力」,處處樹立「愛好和平、放棄獨立」的宗教領袖形象,在國際上迷惑了一些人,其分裂行為越來越具有組織性和偽裝性。但達賴無論怎樣變換手法,都是萬變不離其宗,從「西藏歷史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到「名副其實的民族區域自治」,其搞「西藏獨立」的主張沒有變,封建農奴主階級的立場沒有變,甘當西方反華勢力工具的角色沒有變。達賴曾這樣說道:「我們控制了一個活佛,就等於控制了一個寺廟,就等於控制了一個地區」。宗教只是這位分裂者的外衣,待到粉墨登場的喧囂之後,「控制權」的幻夢註定只會飛灰煙滅,在歷史上留下遺臭的一頁。

8

主題

250

帖子

5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56
沙發
loveskill 發表於 2008-4-21 23:40 | 只看該作者
1956年起,逐漸的藏區民主改革,觸動了上層僧侶和貴族的利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3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4-22 0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主題

310

帖子

2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1
4
estella 發表於 2008-4-22 0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391

帖子

12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3
5
王企鵝 發表於 2008-4-22 2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0: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