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不再輕信西方媒體描述 科威特人看中國眼光在變
[列印本頁]
作者:
lovechinaforeve
時間:
2008-4-15 13:19
標題:
不再輕信西方媒體描述 科威特人看中國眼光在變
環球時報駐科威特特約記者 石岳文
http://www.huanqiu.com
來源:環球時報
中國與科威特建交時間並不很長,早期交流也不像其他阿拉伯國家那麼多。但近幾年,科威特人越來越喜歡到中國去,越來越喜歡跟中國人交往。記者在科威特工作兩年多時間裡,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威特人對中國的嚮往。聊起中國,他們的回答往往只有一個字———好。
中國發展讓科威特人吃驚
以前,中國在科威特人眼裡是太窮、太落後。記者的鄰居阿里是科威特國家隊退休隊醫,上世紀80 年代初曾兩次隨科威特國家足球隊和籃球隊到北京比賽。他回憶說,那時北京到處是自行車,很少見到高檔進口汽車,買東西也只能到貴友、友誼等國際商店。而那時的科威特已步入現代化。阿里坦言,他當時對北京的感覺很一般。
科威特商人謝赫·達爾基1992年首次到中國做生意,現在每隔兩個月就要去南京一次。他幾乎跑遍了中國各大城市。他對中國的變化感觸很深。「第一次到成都,一到機場就覺得那裡很落後。機場大廳又矮又暗,連行李推車都沒有。出了機場,街上就更破舊,許多農民模樣的人盯著我們看,搞得我們很尷尬。但現在不同了,成都比過去漂亮多了,北京則完全變成了國際大都市,王府井看不到當年的小商鋪,取而代之的是乾淨整潔的步行街,變化實在太大了」。
科威特第一大報《祖國報》的老闆哈里發·阿里對記者說,他原來只是通過西方媒體的報道了解中國,一直以為中國很落後。可2006年到上海訪問后,他驚奇地發現,上海簡直就是東方紐約,到處是奧迪和寶馬。親眼目睹的中國變化,改變了他對中國的看法。從此,他不再一味相信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描述。在他的支持下,經過記者幫助,去年,該報成為科威特首個購買新華社稿件的科威特媒體。
來華人次僅次於埃及
近幾年,尤其是近兩年來,喜歡到中國去的科威特人數增長很快。根據中國大使館簽證處統計,2001年全年發放簽證2000人,2004年5000人,2005年7000人,2006年11000人,2007年達到13000人。這個數字僅比我駐埃及使館發放簽證少1000人次。原來使館每周只有3天辦理簽證,因申請人數迅速增長,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改為全天辦公。即使這樣,每天簽證處還是排起長隊。
以前到中國的科威特人多是到廣州做生意,出席廣交會。現在除了生意人,許多人更願意旅遊、購物和訓練。科威特國家跳水隊、國家乒乓球隊、阿拉伯俱樂部武術隊員,每年都要到中國集訓一個月。隊員們說,中國除了在這些領域水平高外,設施也先進、氣候宜人、價格合理。
一些科威特官員也喜歡到中國訪問。去年,科威特國家文委秘書長曾應邀訪華。最近他提出下月還要去中國,而且一下子把部里前四把手都帶上。記者問他的辦公室主任,去年剛去過為何今年還要去,他反問:「我們喜歡中國,難道你們不歡迎嗎?」
採購中國商品用集裝箱運
在國外,經常有人批評中國產品質量,但這種現象在科威特卻很少見,小到大頭針,大到機床、汽車,中國貨到處可見。而且近年來,中國產高檔商品也越來越多。大多數科威特人認為中國產品物美價廉,性價比高。
今年2月購物節活動現場,主辦者甚至專門把從中國運來的關公和菩薩雕像放在大門口。如今科威特人在購買傢具、裝修材料、運動員服裝、訓練器材等時,很多人選擇親自到廣州採購,然後用集裝箱運回。記者的朋友穆罕默德日前帶我參觀了他的新別墅。一進門,他就興奮地告訴我,房內所有的裝飾材料都是在廣州訂做的。新建海灣科技大學教學大樓,所有辦公設備也都是從廣州購買的。校長阿卜杜拉·賀曼先生邀記者參觀校園時,連連稱讚中國傢具質量好。科威特國家電視台對外部主任蓋萊夫告訴記者,他家兩台電視機都是中國產的。他的秘書傑馬里在談到中國商品時更是眉飛色舞,一個勁地誇。他怕記者不信,當場拿出他在迪拜買的中國手機演示,把科威特電視台節目清晰地調了出來。
中國文化令孩子著迷
更讓記者意想不到的是科威特年輕一代對中國的熱情。近來,科威特很多中小學都在舉辦介紹世界的課外活動。記者粗略統計,舉辦「中國日」的學校有二三十所。
3月12日,位於科威特城市中心的白楊雙語學校就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日」活動。在由大紅燈籠、五星紅旗和紅絲綢等裝點起來的大廳里,該校一年級全體同學身著唐裝和旗袍,伴著中國音樂,分班級表演了舞龍、扇子舞、「好一朵茉莉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等節目,還根據中國童話故事表演了兒童劇。為準備節目,該校為學生舉辦了中國知識講座,還專門為每個同學訂做了中式服裝。小同學們用了一個月時間排練節目,每個同學都學會了漢語「你好」、「恭喜發財」、「謝謝」、「再見」以及從1到10十個阿拉伯數字的中文發音和中式手勢。小學生們關於中國知識的各種作業也被張貼展覽,同學們自己製作的各種中國飾品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為突出中國文化特徵,連餐廳服務員都專門穿上唐裝,甚至每塊小蛋糕上都印上了中國國旗。這些場景讓應邀觀摩活動的記者感動得眼眶濕潤。
女校長堅定地對記者說,「世界是中國的,未來是中國的,孩子們喜愛中國,我們喜愛中國」。這句話代表了大多數科威特人的心聲。▲
作者:
sdbzszf
時間:
2008-4-15 16:39
中國在全世界有的是朋友!
作者:
garbageCNN
時間:
2008-4-15 16:41
這麼看來,老毛當年團結亞非拉的決定的確是很英明的
作者:
xwangm
時間:
2008-4-16 09:04
原帖由
chenperu
於 2008-4-16 05:08 發表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