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選後胡錦濤主動提「九二共識」:和平協議蓄勢待發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8-4-2 0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撰文 宋沁玲     
亞洲時報

馬英九以極高票數當選台灣第十二任總統後,停滯長達十年的兩岸關係在過去短短一周以來產生巨大變化,布胡熱線談話內容確立了兩岸回到九二共識談判基礎,奠定未來兩岸重啟對話的重要契機;此外,美中台三方半官方學者近來亦動作頻頻,兩岸領導人均念茲在茲的兩岸和平協議可能已蓄勢待發。

在美國總統布希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二十六日的熱線電話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胡錦濤在回應布希建議兩岸和平解決歧見時,主動提及「九二共識」(註一),並強調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是中方的一貫立場。隨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Stephen Hardley)在白宮記者會中主動向媒體表示,「九二共識就是承認兩岸只有一個中國,但兩岸也同意彼此對『一個中國』有不同的定義」,哈德利並反覆提到此事「非常、非常值得玩味」。

九二共識是國民黨前陸委會主委蘇起在兩千年時,為了替兩岸創造模糊空間所造的名詞,過去雖也曾為中國官方所採用,但由國家主席胡錦濤主動向美方提出還是第一次;然而哈德利口中值得玩味的事不僅只於此,他特別提醒在場記者,不妨看看北京官方媒體的說法。

新華社的報導對於兩大強國領導人的對話透露出玄機,由於過去中國官方強調的是九二共識中「一個中國」部份,主張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台灣方面則著重於「各自表述」部份,主張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且兩岸間「互不否定存在」。換句話說,北京和台北對於九二共識內涵究竟為何,其實並非完全一致,因此新華社如何闡述胡錦濤口中的「九二共識」成為關鍵。

有趣的是,新華社這則新聞的中英文報道中,在這個關鍵問題上呈現了兩種面貌。中文版部份提到「胡錦濤表示,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談判是我們的一貫立場。我們期待兩岸共同努力、創造條件,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中文版中仍舊只提及「一個中國」,並未有任何「各自表述」的字樣。新華社中文報道
新華社報道英文版

在第四段文末清楚指出「both sides recognize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也就是雙方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但同意對其定義有所不同,也就是「一中各表」。

新華社英文版內容和哈德利記者會中的說法不謀而合,都說明了九二共識的精神中,除了一個中國原則之外,還有台灣所希冀的「各自表述」意涵,如果能夠確定九二共識即為「一中」加上「各表」這個概念,是北京方面從胡錦濤起一致同意的立場,那麼自一九九九年李登輝提出兩國論後中斷近十年的兩岸海基、海協會交流,在馬英九五月二十日上任後恢復對談可謂指日可待。

此外,馬英九在二十三日的國際記者會中,重提他一再強調的兩岸和平協議(註二),表示和平協議會談沒有時間表,但談判前他會要求北京撤除瞄準台灣的飛彈;此外,他在二十八日接受《聯合報》專訪時也提到,「連胡公報」(註三)是兩岸協商的重要基礎;而連胡公報中,國共兩黨在促進工作事項中,繼第一項「儘速恢復兩岸談判」後,就是「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

而根據新華社的報導,胡錦濤在和布希的通話中也重申了希望兩岸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的立場,且早在去年胡錦濤就已在十七大政治報告中,就已首度將「兩岸簽署和平協議」寫進黨正式文件,顯見兩岸未來五年的領導人對於簽訂和平協議一事已有相當默契。

事實上,根據了解兩岸半官方學者及美方學者,目前正在華府就和平協議進行討論,為馬英九上任後立即展開實質磋商做準備。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Brookings)二十七日舉行一場「台灣選舉的意義」研討會,美方中國問題專家幾乎全員到齊,包括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 (Richard C. Bush)、前美國貿易代表署助理貿易代表傅瑞偉(Charles Freeman)、史汀生研究中心東亞研究室主任容安瀾(Alan Romberg)、國務院前亞太副助卿薛瑞福(Randy Schriver)、喬治城大學教授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等人;台灣方面學者則有國民黨組織發展委員會海外部主任、政大國關中心主任何思因、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黃介正、前中國時報總編輯黃清龍等人,中國方面學者則僅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一人與會。

不過據了解,袁鵬此行並不僅只於參與智庫論壇、同行的也不僅只他一人而已,這個中國學者團自台灣選舉後即來美,行程滿檔,除了與特定美方國會議員會晤之外,更重要的是和美國及台灣方面學者針對兩岸和平協議內容,於美東時間二十八、二十九兩日進行討論。

馬英九當選後兩岸關係氣象一新,從目前一片互動頻密、欣欣向榮的發展看來,若無意外,雙方重啟協商對話、甚至達成和平協議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可望達成;尤其兩岸和平協議一旦簽訂,胡錦濤和馬英九可能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熱門人選,無論對台海兩岸人民或兩位領導人來說,都將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註一:九二共識是用於概括台灣海峽兩岸在1992年香港會談中就「一個中國」問題及其內涵進行討論所形成之見解及體認的名詞。但當時或兩千前以前,雙方並沒有使用「九二共識」一詞,乃是自兩千年四月民進黨獲得總統大選勝利後、國民黨移交政權前,由當時的陸委會主委蘇起所創造,他事後解釋提出九二共識,意在同時涵括國民黨主張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民進黨的「各自表述」、中國共產黨的「一個中國」等不同立場,以模糊性的概念讓各方解釋都有交集,以便兩岸關係解套。

註二:除馬英九外,陳水扁任內也有過類似主張,他於2004年連任時,陸委會曾提出「兩岸簽署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協議說帖」,不過並沒有獲得北京回應。馬英九多次呼籲兩岸簽署中程協議(Interim Agreement),其想法可能源於1998年密西根大學教授、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李侃如(Kenneth Liberthal) 在台北所提出,兩岸簽訂五十年不變的中程協議。

註三:連胡公報源於前國民黨主席連戰於2005年四月二十六日至五月三日應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邀請訪問大陸期間,國共兩黨所達成之協議,其中包括兩黨共同的體認:堅持「九二共識」、促進兩岸同胞交流與往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並同意共同促進多項工作,包括:一、儘速恢復兩岸談判,共謀兩岸人民福祉;二、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三、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四、促進協商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五、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台。
愛江山,更愛美人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沙發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8-4-2 02:03 | 只看該作者
操作失誤,造成重帖,麻煩版主刪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3: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