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中各表‧兩岸探戈

[複製鏈接]

238

主題

3050

帖子

1821

積分

禁止發言

大一新生(四級)

積分
18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笨蛋阿Q 發表於 2008-3-28 17: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報╱社論】 2008.03.28 02:37 am
   
馬蕭勝選,全球重要媒體的論評皆指出:兩岸關係將獲改善。

其實,這只是直覺,或者只是期盼;若要化作真實,仍須兩岸當局投注極大努力。畢竟,要兩個人才能跳探戈!

首先應當確立對等架構。「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應是雙方必須接受的基礎;儘管台北一直說「一中各表」,北京迄今認係「各表一中」,但北京至少不必正面否認台北的「一中各表」。不妨就用「九二共識」來包容「一中各表」及「各表一中」,兩方各說各話,但皆不表異議即可。

在這一方面,北京必須營造較大的空間。兩岸關係走到今天,既以「維持現狀」為主軸,《反分裂國家法》亦只是反對「法理台獨」而已,即不能不面對中華民國的存在。經歷近二十年來的兩岸角力,北京必須承認:無中華民國即無現狀,要維持現狀就須維持中華民國。

例如,過去在台灣舉行的國際球賽亦不容觀眾攜中華民國國旗,但這項禁忌如今已被現實演變所破解。這類點點滴滴的微妙變化,應皆有益於「一中各表」的發展,亦有益於「維持現狀」。再如,馬英九呼籲「外交休兵」,這也將是北京是否尊重台灣外交空間的重要指標;北京若欲「維持現狀」,就不能逼人太甚。

北京必須至少在兩岸內部默認「一中各表」,倘非如此,恐怕馬英九會失去改善兩岸關係的空間。然而,相對而言,馬英九就任總統後,在處理兩岸關係時,亦宜有三點思考:一、不宜隨便畫「兩岸共同市場」之類的大餅,而應先多作些改善「互動架構」如三通直航的基本功。李登輝當年端出「國統綱領」,結果落得自拉自唱、進退維谷,可為殷鑑。二、仍應以創造台灣的國際經貿角色為主目標,如建設台灣為亞太平台,而以改善兩岸關係為促成此一目標的條件;如此兩岸關係始可能建構在更堅實的基石上。三、馬英九就任總統後,在發表關於兩岸的評論時,應斟酌其「角色語言」。

關於「角色語言」,可用馬英九在選季後期的「西藏談話」為例。馬英九當時的「西藏談話」,在選舉戰略上是不得不然,但無論如何恐怕皆多了「自大愚蠢」四字,若能說到「蠻橫無理」就打住,省去那四個字的贅語,也許就差不多了。馬英九接任總統後,對六四、法輪功、西藏等評論皆應謹慎;畢竟,兩岸當局對彼此的「內政」皆應維持距離,尤其必須避免以對方內政為內部的政治消費。這是「角色語言」的斟酌,否則如何批評李登輝說的「中共再大也不如我老爸大」?

要兩個人才能跳探戈。兩岸關係走到今日,北京若不願見台獨運動回潮,自須「維持」以「中華民國」為脊柱的「現狀」;台北若希望藉兩岸互動來改善台灣的政經處境,亦不可有「大陸欠台灣」的幻想。因此,在這雙方關係出現改善契機的時刻,兩岸當局應當節制在政治符號上的無謂爭議,先將三通直航的橋搭起來再說,畢竟橋的本身總比橋的名字來得實際吧!

台灣解嚴二十年,回應民主;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回歸民本。兩岸當局倘能相互體認各自對於民主及民本的責任,即知兩岸關係倘若失去「現狀」,對雙方皆將是難以收拾的災難。樂聲響起,全世界皆在注視這一場兩岸探戈即將開舞!

[ 本帖最後由 笨蛋阿Q 於 2008-3-28 17:15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