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就「基督教自由主義」等問題答關天茶舍問--顧肅

[複製鏈接]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3-28 05: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編者按:顧肅先生是江蘇啟東人,1955年4月生。美國杜克大學哲學碩土(1985),南京大學哲學博士(1989)。現任南京大學哲學與法學教授、博土生導師,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1995年起分別在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等校任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政治法律哲學、科學哲學、哲學史。主要專著有《科學理性論》、《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羅爾斯:正義與自由的求索》、《現代西方社會思潮史》,《第四次科技革命》,譯著有《中國政治》、《自由的界限》等。其研究自由主義思想的專著《自由主義基本理念》,是大陸已出版的、將自由主義規範和自由主義思想史方面梳理得最為清晰的學理著述。出版不久,學界好評如潮。知名學者許紀霖、徐友漁、萬俊人、李強、鄧曉芒、江宜樺、陳少明、姚大志、包利民、蔡英文等均撰有推薦書評。該書推出后,很快銷售一空。
  
  現在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自由主義需要先驗之維,所以在中國要使自由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成為實行憲政民主的思想基礎,就必須輸入基督教。也有一些人明確宣布要實行「基督教憲政民主」。

  圍繞這一觀點,我們將部分網友就此提出的有關問題整理成8條,以書面提問的方式,以關天茶舍的名義請教於顧肅教授。現將顧肅教授的書面回答整理貼出,以饗網友。]
  
  1、 一種思想理論是否一定有「先驗之維」,「先驗之維」都來自宗教嗎?日常生活經驗、「集體無意識」等等不足以成為「先驗之維」嗎?

   顧肅答:任何一種思想理論都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這些基礎中有時包括所謂「先驗之維」,但這不一定非來自宗教不可。有時候,直覺、常識和習慣的積累也可以構成「先驗之維」。

  2、從思想的發生學意義上說,自由主義有沒有「先驗之維」?是哪些東西構成它的「先驗之維」?

  答:自由主義在西方發展過程中有一些先驗的東西,成為其強大理論基礎的一部分。比如社會契約論就是一種假想的前提,由於缺乏社會人類學和考古學的經驗證據,關於最初國家、法律和政府的產生有各種各樣的假設,社會契約論即是其中之一,可以把它看作是自由主義的一種「先驗之維」。洛克把生命、自由和財產當作天經地義的東西,由此而推導出政府的合法性建立在被統治者同意基礎上的基本原理,而這一切都以上述先驗前提為依歸。洛克本人雖然有強烈的宗教情結,但他在論述自由主義基本原則時主要從這種先驗的前提、經驗觀察結果和常識出發,而不是基督教教義。與社會契約論相對立的功利主義雖然立足於對行為發生的經驗結果的預測,但其基本前提也有所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這一先驗的假設。功利主義者也得出了自由主義的一些基本結論。因此,自由主義的理論前提中有相當的 「先驗之維」,雖然有一些宗教的啟示,但卻主要不是訴諸宗教信仰。
  
  3、什麼樣的傳統在自由主義的發生髮展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呢?

  答:自然法的理論傳統,相信有一些天經地義的律條適合所有人,包括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這些律條包括個人自由權利的至上性、公民人格平等、政府行為受道義約束、不濫殺無辜、以及其他一些道德黃金律,等等。文藝復興以來形成的強調人的自由、個性和創造性的個人主義傳統,這既是理論和文化鼓吹的結果,也是實踐發展的產物,同樣對自由主義的形成和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此外,還有市場經濟大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尊重並強調自由交易和個體創新的傳統。
 
  4、 在思想史上,基督教和自由主義發生過什麼樣的關係?其教義中有哪些東西成為自由主義的思想資源?

  答:任何一種主導理論和哲學都不可能完全脫離其社會的文化環境。自由主義也不例外,它在發展過程中利用或借鑒了某些基督教的因素。比如人人在上帝之下的平等觀念,為人們反對封建等級制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武器。基督教的某些道德律令也相當地接近自然法的律令。博愛的信念則有助於人們團結起來對付政府的惡暴力。宗教改革對自由主義思想發展也有貢獻,因為它把傳統的天主教的等級制削弱了,強調上帝面前的平等和信仰的個人自主原則。清教倫理成了反抗暴政、爭取自由、促進資本主義精神發展的一個因素。但是,基督教畢竟不是自由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上帝面前的平等觀畢竟還不是自由主義者所明確闡述的那種平等觀,基督教還有許多直接抵制平等的東西。因此,可以把它作為一種思想源頭,一種文化改造的現實基礎來看待。
 
  5、 在今天的中國,對自由主義的了解和把握是否必須建立在基督教信仰之上?

       答:不必如此。歷史不可能也不必全部複製。基督教對於西方自由主義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和貢獻,但中國的社會文化基礎不同,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為了發展自由主義而把基督教也原封不動地搬過來。雖然中國也有許多基督教徒,但他們畢竟占人口中的比例不大,甚至在一般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中也不佔多數。了解和把握自由主義,可以藉助中國社會的多種文化因素,比如儒家傳統中的某些人文主義思想,如仁愛學說、民貴君輕思想、對統治者的道義約束(這類似於自然法),其他傳統思想如老子的無為而治,也可以用於培育自由主義關於最小政府的理念。這比從外來的基督教重新培植一些信仰要容易些,群眾基礎也更深厚。當然,對這一切都需要理性地分析、綜合地改造,而不是照搬照套,因為舊傳統中畢竟還存在大量體制性的反自由主義、反人際平等、鼓吹專制主義和人治的思想觀念。對傳統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6、「基督教自由主義」在自由主義的學術理路上是否可能?宗教和一種以個人本位為基礎的理論體系是否相洽?

  答:不大可能。西方的自由主義發展也伴隨著宗教信念的弱化和世俗觀念的增強。在學術理路和方法論上,自由主義是世俗的、理性的、個人主義的;它訴諸人們的理性判斷和合理懷疑,相信人是萬物的尺度;在當今世界主張文化多元論,尊重他人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依靠公共理性即人們的重疊共識。而這與基督教訴諸信仰的基本氣質是衝突的,儘管宗教改革曾經有助於個人主義思想的養成,但這畢竟是間接的因素,世俗理性和常識隨著市場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才是自由主義的主要推動力。宗教信仰有相當一部分是訴諸非理性,甚至寄希望於未經努力即實現的奇迹之上;而自由主義則主張人們積極爭取自己的權利,限制政府濫權,理性設計並制衡各種權力。這些都是兩者不相洽之處。
 
  7、關於「基督教自由主義」、「基督教憲政民主」等主張,源自什麼樣的現實背景?在今天的中國有什麼樣的意義?

  答:這些主張主要源自當前人們普遍關心發展自由市場經濟、關心憲政民主進步的大背景。但它不是直接訴諸自由主義和憲政民主,而是打著基督教的旗幟,似乎兼有一點傳教的色彩。西方的基督教是其社會的主導宗教,涉及大量人口,因而也有一些人以基督教的名義鼓吹自由主義和憲政民主。但中國的條件不同,轉這麼大一個彎也許收效並不大,主要是不可能把信仰的社會文化條件照搬過來。當然,我尊重所有人的宗教信仰,決無排斥基督教之意。基督教徒們信仰什麼、主張什麼,在實際上推動什麼,只要在憲法的大框架下都是允許的、正當的。
 
  8、當前的很多社會問題根本不是什麼「理論框架不健全」,而是基本的公理、道義都不講了,這時追究什麼「先驗之維」有意義嗎?

  答:不必諱言,理論框架不健全也是個普遍的現象。我們的理論研究嚴重脫離中國社會多樣化發展的現實,有隔世之感。大量公共研究經費資助的理論「成果」只是供人把玩的象牙塔,絕大多數人看不懂也不屑一顧,因為它們並不能說明、回答現實存在的各種問題,也提供不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出路,對改革開放的意義很小。有人對此不作反省,反而像唐·詰訶德戰風車那樣不知道跟誰爭奪什麼「話語權」。關於基本的公理、道義也不講,思想文化界和精英層難辭其咎,社會管理者更要承擔責任。道德相對主義盛行,厚黑學成了行動寶典,對於社會是個大悲劇。因此需要社會各界進行艱苦的努力,重建道義基礎和信心。這也就是建立起對於道德黃金律和普適道義的信念。這樣,人們才有仁義理智信可言,言必信,行必果。「先驗之維」在這當中有一定的意義,甚至宗教也可以起作用。但先驗的東西必須與人們的行動相結合,而不是空洞的說教或作秀。當然,建立道義並不只限於一種方式,而是需要文化、傳播、工商業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沙發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8-3-28 06:23 | 只看該作者
嗯,顧肅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沒有盲從別人的觀點,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3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3-28 08: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在美一方 的帖子

好帖。"人人在上帝之下的平等觀念"里的上帝到底指的什麼?廣義的神(自然)還是基督教里的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4
iamcaibird 發表於 2008-3-28 08:29 | 只看該作者
分析解釋得很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5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8-3-28 09: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自由之靈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3647

帖子

126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63
6
大寫的蚊子 發表於 2008-3-28 19: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在美一方 於 2008-3-28 05:54 發表
  西方的自由主義發展也伴隨著宗教信念的弱化和世俗觀念的增強。在學術理路和方法論上,自由主義是世俗的、理性的、個人主義的;它訴諸人們的理性判斷和合理懷疑,相信人是萬物的尺度;在當今世界主張文化多元論,尊重他人的信仰和生活方式,依靠公共理性即人們的重疊共識。而這與基督教訴諸信仰的基本氣質是衝突的,儘管宗教改革曾經有助於個人主義思想的養成,但這畢竟是間接的因素,世俗理性和常識隨著市場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才是自由主義的主要推動力。宗教信仰有相當一部分是訴諸非理性,甚至寄希望於未經努力即實現的奇迹之上;而自由主義則主張人們積極爭取自己的權利,限制政府濫權,理性設計並制衡各種權力。這些都是兩者不相洽之處。

說得好極了
【贈葯山高僧惟儼二首】   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霄水在瓶.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7
sumw 發表於 2008-3-29 04:0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3-28 08:00 發表
好帖。"人人在上帝之下的平等觀念"里的上帝到底指的什麼?廣義的神(自然)還是基督教里的神?




信仰天地: 生命禪院 -雪峰 《聖經》宣揚的上帝不是真正的上帝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6432&highligh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8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8-3-29 04: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sumw 的帖子

神只有一位,本用不著誰去"宣揚"也是存在的.

神不在什麼什麼"里",他比萬有都大!

俺那故事今天補上了個人經歷的那部分,接下來回歸正題是希望你也能夠參與的. 但願俺那些陳芝麻爛穀子不會嚇著你 ... ...
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惟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9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8-3-29 06:36 | 只看該作者
大家說得都挺好的,自由主義的基礎是否就是無神論,值得大家思考,我倒對自由之靈網友提出的」廣義之神「的概念有興趣,可以多談一些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0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3-31 10:1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行天路 於 2008-3-28 17:36 發表
大家說得都挺好的,自由主義的基礎是否就是無神論,值得大家思考,我倒對自由之靈網友提出的」廣義之神「的概念有興趣,可以多談一些嗎?


對不起,很晚才看見你的問題。

以下是一篇介紹泛神論比較全面的文章,轉自

http://bk.3and1.cn/index.php?n=% ... B%E7%A5%9E%E8%AE%BA
--------------------------------------------------------------------------------------------------------------------------------------------------
泛神論 (pantheism)

    把神和整個宇宙或整個自然視為同一的哲學理論。它認為整個宇宙本身具有神性,或者包含有神性的原則,萬物存在於神內,神是萬物的內因。泛神論者所說的神既不同於基督教所信奉的人格神,也不同於自然神論者所主張的作為第一因的神,它沒有類似人的屬性,不是凌架於世界之上,而是存在於世界之內,是世界的內因。「泛神論者」這個術語是英國哲學家J.托蘭德於1705年在《對索西尼教義的真實敘述》一文中首先使用的。

    歐洲哲學史上出現的泛神論,大體上可以歸結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具有自然主義傾向的泛神論,它把神熔化於自然之中;另一種是具有宗教神秘主義傾向的泛神論,它把自然消解於神中。前者往往通過自然主義接近或達到唯物主義;後者雖是唯心主義的,但在反對正統神學的鬥爭中也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古代希臘,米利都學派?、赫拉克利特、愛利亞學派就有泛神論思想。斯多阿學派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古代泛神論體系。斯多阿學派認為由火和氣構成的「普紐瑪?」遍佈於世界,它是能工巧匠,能夠治理世界,使之成為一個充滿智慧的生物。古希臘的泛神論大都是具有自然主義傾向的泛神論。

    在中世紀,泛神論往往以基督教異端的面目出現,愛爾蘭的僧侶J.S.愛留根納?在《論自然的區分》中,認為自然是無所不包的全體,上帝是創造而非被創造的自然,具體事物是被創造而不能創造的自然。這種具有宗教神秘主義傾向的泛神論與基督教的正統教義是矛盾的,因而在13世紀被羅馬教皇斥為「危險的學說」。迪南的戴維(?~1200)認為,上帝和原初物質是絕對相同的,既然原初物質和事物結為一體,上帝也必定是這樣的。他的泛神論具有明顯的唯物主義傾向,因而在13世紀也受到教會的斥責。 德國的著名神秘主義者 M.J.埃克哈特(1260~1327)提出了比較典型的具有宗教神秘主義傾向的泛神論。他指出,上帝是世界的根基,萬物在上帝之中,上帝也在萬物之中,但萬物由於不完善性和上帝又不同一。這些理論都從內部破壞著宗教神學。

   文藝復興時期的泛神論表現出比較強烈的自然主義傾向。庫薩的尼古拉?是這個時期的一位較早的泛神論者。他指出,說上帝創造萬物和說上帝即是萬物,那是一回事。在16~17世紀初,西歐特別是義大利出現過一股較大的泛神論思潮,主要代表是G.布魯諾?。他把上帝看作產生自然的自然,把世界看作被自然產生的自然,認為上帝不是事物的超越的原因而是內因。他的泛神論已經通過自然主義達到了唯物主義。

   B.斯賓諾莎?是近代歐洲哲學史上著名的泛神論哲學家。他把實體稱為神或自然。他認為神既具有思維的屬性,又具有廣延的屬性,一切事物都存在於神內,神是萬物的內因。他的泛神論實質是唯物主義的。

   在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中,F.W.J.謝林?和G.W.F.黑格爾?等都力圖以泛神論的形式來調和精神和物質的對立,表達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在現代西方哲學中,新黑格爾主義者F.H.布拉德雷?、B.克羅齊,新實在論者A.N.懷特海、S.亞歷山大等面對自然科學和工業的進步,表現出用泛神論調和精神和物質對立的傾向。

[ 本帖最後由 自由之靈 於 2008-3-30 22:2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11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8-3-31 11:38 | 只看該作者
哦,泛神論看起來和無神論是兩個極端,但深究下去,兩者其實哲學基礎是有相當的一致性的,自由之靈網友有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

我覺得思考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也很喜歡接觸新的觀點,謝謝自由之靈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2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3-31 2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sumw 的帖子

謝謝蘇兄轉帖,挺有意思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3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3-31 20:2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行天路 於 2008-3-30 22:38 發表
哦,泛神論看起來和無神論是兩個極端,但深究下去,兩者其實哲學基礎是有相當的一致性的,自由之靈網友有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


泛神論也是我在信壇的收穫之一,正想再談談。我另開一帖討論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14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8-4-1 07: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8: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