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方時事解讀

[複製鏈接]

11

主題

276

帖子

6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nshanwu 發表於 2008-3-20 14: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中選會」秘書長:「入聯公投綁大選」將如期舉行
【綜合台灣媒體消息】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台灣「中選會」秘書長鄧天佑14日表示,經徵詢委員后,沒有人要對複議動議提出「附議」,「中選會」不會再召開臨時委員會議,討論公投案合併大選舉行日期,入聯與返聯公投如期在三月二十二日舉行。
依照會議規範,投下贊成票的委員才能因情勢變更或新資料發現,提出複議動議,台聯推薦的「中選會」委員吳雨學昨天向「中選會」提出「複議請求書」后,「中選會」即按法定程序  徵詢五名支持原決議的委員是否要「附議」這項複議動議,「中選會」也詢問另五名未出席當天會議的委員,是否有開臨時委員會的需要。
鄧天佑晚間表示,經「中選會」徵詢后,五名支持原決議委員沒有人要「附議」,另五名缺席委員也認為不需要再開臨時會議,因此「中選會」不會再召開臨時委員會議,公投第五案(台灣入聯合國公投)與第六案(務實返聯公投)將如期在三月二十二日與第十二任「總統」大選合併舉行。
「中選會」二月一日通過公投第五案、第六案在三月二十二日與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同日舉行,當時記名表決的票數為六票贊成、四票反對,五名「中選會」委員未出席會議。

【時事點評】對高見澤13日在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安保調查會上的那番撅詞,在昨天的點評中,東方評論員就指出,這與李登輝的台聯黨推薦人針對「入聯公投綁大選」提出「複議」屬於一個套路,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顯然,在我們看來,硬幣的「正面」--所謂台海問題屬於日本的「周邊事態」的態度是給華盛頓看的,而「背面」--準備複議「入聯公投綁大選」的態度則是給北京看的。
●日本人的道歉不過是將「同一枚硬幣」翻了個面而已
因此,在得知日本防衛大臣石破茂的「道歉」之後,時事評論員們的共同感覺就是:這個道歉動作不可謂之為不快、不猛,但是,結合台「中選會」秘書長以「五名支持原決議委員沒有人要「附議」,另五名缺席委員也認為不需要再開臨時會議,因此「中選會」不會再召開臨時委員會議」,並表示「入聯公投綁大選」將如期舉行之後,本質上而言,日本人的道歉不過是將「同一枚硬幣」翻了個面而已,其結果就是:如果美國一定要玩「入聯公投」,如果美國在未來一個星期之內「不示意」那「五個缺席投票」的「中選委員」支持附議的話,那麼,不論將來台海戰況如何,在經濟上、或者在軍事上都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的日本,就恕不奉陪了。起碼在目前是這樣打算的。
●日本人又怎麼會不知道這一層?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既然華盛頓費了這麼大心思精心策劃了這場「入聯公投案」、準備要北京拿「值錢的東西」來換,而布希的「外交家庭  教師」及「老爸」卻又一一空手而歸,在這種「憤恨」中,在「最後關頭」沒有到來之前,華盛頓又怎麼可能「示意」那「五個缺席投票」的「中選委員」去支持「附議」?日本人又怎麼會不知道這一層?
顯然,在中國已經通過多種渠道強調一旦「入聯公投」成為事實,台獨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之後,日本這是在向「直到今天仍然沒有意思後退一步」的「中美」同時表明自己的態度。至於是否可以用「這枚硬幣」在東海問題上撈到點兒什麼,由於中國國家主義胡錦濤似乎「無意」在台灣政權交接的「520」之前訪日,因此受時間上的限制、恐怕日本人也顧不上了。
●日本政府拋出這枚硬幣的主要意圖、恐怕在於向歐盟「定向廣播」李登輝拋出的「德國模式」
因此,從日本人「立刻進行道歉」的動作來看,日本政府拋出這枚硬幣的主要意圖、恐怕在於吸引歐盟的注意,並向歐盟「定向廣播」李登輝拋出的「德國模式」。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給出這樣一個觀點:
第一:在我們的觀察中,就大的「未來框架」而言,「大國制衡機制」顯然被置於一個「大三角」之中:如果我們將歐洲、美洲、亞洲視為三個頂點,並連成一個三角形,那麼,包含有伊核問題、地跨「歐亞非」的中東,顯然是這個三角形的「重心」之所在。
第二:如果繼續站在華盛頓決策層的角度看問題的話,近期許多「非美國家」經濟專家有關「美元命運」的觀點,簡值等同於在「組織」一個「美元治喪委員會」;而在這份「美元治喪委員會」的名單中,歐元、日元、人民幣、盧布,巴西里拉,在可見的將來,是有「部分取代」美元之潛力的。
●再談「三角形」
第三:如果我們將這份名單按地理因素來「放置」,那麼,歐洲的歐元與盧布,亞洲的人民幣與日元,美洲的美元、巴西里拉、阿根廷比索,恰恰分置於那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
另外,在檢視世界主要熱點之後,我們甚至不難挑出一套最具代表性的「特殊符號」來標註三角形三個頂點,它們分別是科索沃問題、台灣問題、再就是剛剛激化、暫時緩解的「南美問題」;(詳細內容請參閱《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2008年3月7日周四國際投資部分)
第四:在第一、第二、第三的基礎上,我們再來看那個「三角形」,也就不難看出,一旦決定歐盟前途、歐元命運的「地中海計劃」與同樣將決定美國前途、美元命運的「大中東計劃」、在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中「短兵相接」,那麼,是「歐洲上空的硝煙」迫使歐洲資金  像上一次科索沃戰爭中那樣,離開歐洲湧入美國;還是「美洲上空的硝煙」將美元「熏成」歐元,作為「歐美」之外的第三個端點,包括人民幣、日元的亞洲,將發揮關鍵性作用。
第五:我們認為,在這個「大三角」上,全球資金將隨著大國的角力而有選擇地流動,並直接影響大國在「伊核問題」這個「三角形重心」上的話語權。
●美國面臨的問題是嚴重的,相當程度上,可以歸結為經濟問題、美元問題
就目前而言,美國面臨的問題是嚴重的,也是現實的、更是綜合性的,但相當程度上,都可以歸結為經濟問題、美元問題;這中間,既有美國經濟遭遇次貸危機、資金已經捉襟見肘的問題;也有美國大量政治、軍事戰略資源被拖在伊拉克、阿富汗不得脫身的問題,特別是,在這兩處戰爭中,美國實際上有個急需大量美元維持戰爭的問題;
還有,中國嫦娥計劃、神舟7號計劃、中國反衛星試驗,中俄聯手探測火星,中俄印日歐都有意載人登月;俄羅斯龐大的航空母艦計劃;歐盟、日本、印度等大國都有意發展自己的太空計劃等,在這些「追趕」、甚至「有可能超越」的「不斷催促」下,美國雖然領先但遠未完成的軍事革命(深空與深海)更是需要巨額的美元支持、以維持其軍事領先的地位,等等,這些都是美國人面臨的問題。
●在看似「休息」、已「人去位空」之伊核談判桌的旁邊,赫然開張了一張「八仙桌」
因此,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去觀察大國角力,觀察美國的相對實力,或者去觀察「關乎大國全球角色重新定位」的伊核問題,我們也就不難看出,在這個階段,在看似「休息」、已「人去位空」之伊核談判桌的旁邊,赫然開張了一張「八仙桌」,在這張談判桌上,除了被兩場戰爭、特別是發生在自家的次貸危機「煎熬得焦頭爛額」的美國人之外,「悠閑」的「客人們」閑談的焦點  話題就是美國次貸問題、也是美元問題、全球資金的流向問題,或者說得更深一層,在「探討」美國技術、人才、以及資本的「未來流向」問題。
在進一步展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再閱讀一則足以令華盛頓決策層「心驚膽戰」的最新消息。

歐盟峰會首日既決定建立「地中海聯盟」
【布魯塞爾消息】歐盟峰會13日在布魯塞爾舉行。在首日會議上,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勾勒出了未來三年的經濟改革藍圖,還就建立地中海聯盟達成原則一致,但在溫室氣體減排任務的分攤上仍存分歧。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建議,歐盟領導人確定了「里斯本戰略」未來三年實施規劃,在截至2010年的三年裡,歐盟將重點在知識創新、商業環境改善、勞動力市場改革以及能源和氣候變化四大優先領域推動成員國深化經濟改革。
除了上述四個優先領域的具體舉措外,這一規劃還提出,在與其他經濟體的關係上,歐盟將努力做到開放市場與保護自身利益相結合,實現對等開放。
在法德兩國建議的基礎上,歐盟領導人當天還就建立地中海聯盟達成原則一致。揚沙說,會議經過協商決定支持建立地中海聯盟,它是對「巴塞羅那進程」的更新和補充,所有成員國都將參與這一計劃。
「巴塞羅那進程」於1995年啟動,旨在促進歐盟成員國與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對話,增進關係。法國總統薩科齊2007年競選總統時進一步提出了地中海聯盟的構想,即建立一個涵蓋南歐、北非和部分中東國家的聯盟。

【時事點評】在之前的點評中,在科索沃正式宣布獨立的時候,針對這一嚴重破壞國際法的重大事件,針對國內各種分裂勢力極其警惕的中國率先用「嚴重關切」這種「不痛不癢」的「外交辭彙」來描述「政府正式態度」,我們給出了這樣的觀點,既:
這種「超然立場」既是對「歐盟阿富汗政策」、特別是「歐盟巴基斯坦政策」的一種「良性反應」,更是對「歐盟伊核政策」的一份期待,同時,它也是對「歐美」各自中東和平政策的一種觀望,最後,它還是對「科索沃獨立後續階段」「歐美」將出現不可調和之戰略對立的「預期」。
除此之外,這種「超然立場」也恰到好處地展示了一份「『科索沃案例』在中國境內不可複製」的高度自信。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份「高度自信」顯然包括兩個要素:一個是北京自信中國擁有足以維護「包括中國主權完整在內的、諸多核心國家利益」之一切手段;二個則是北京擁有動用一切手段來維護中國諸多核心國家利益的堅定決心;
●北京對「科索沃獨立後續階段」「歐美」將出現不可調和之戰略對立的「預期」已經實現了
顯然,從德國公開批評法國在「地中海聯盟」問題上單幹,到德國與法國在地中海聯盟問題上達成一致,再到今天歐盟峰會「在開會的第一天」就決定歐盟成員27個國家「一個不少地」參與「地中海聯盟」,可以這樣說,北京對「科索沃獨立後續階段」「歐美」將出現不可調和之戰略對立的「預期」已經實現了。
●站在美國立場來看問題的話,儘管歐盟想建立一個有效制衡北京的想法不錯,但地點、或者手段不對
另外,儘管取代德國、成為歐盟對外政策「新旗手」法國想插手台灣問題,以聯手美國制衡中國,但是,由於華盛頓對台灣的控制幾乎屬於「獨佔式」的,因此,就目前而言,如果站在美國人的立場來看問題的話,那麼,儘管歐盟想建立一個有效制衡北京的想法不錯,但地點、或者手段不對。
就地點而言,台灣問題是美國手上的,也的確是可以刺痛北京神經的一張牌,在台灣有很大勢力的日本、在台灣問題上也只能敲敲邊鼓。除非到了萬不得已,華盛頓怎麼可能將它拿出來與歐盟分享?
就手段而言,歐美之間有個北約,在華盛頓看來,將「仍然可有效制衡俄羅斯」的北約組織加以擴大、強化,從中亞、南亞關手,就足以制衡北京,歐盟又何必另設爐灶?何況「這套爐灶」等同於從華盛頓嘴中搶食!
●對歐盟而言,利用北約這套現有平台,作為對中國施加戰略壓力的機制,可操作性不強、副作用不小
然而,北約在中亞、南亞遭遇了「上合」的阻擊,令「歐盟的阿富汗政策」、特別是「歐盟巴基斯坦政策」實際上受制於「中歐俄」在伊核問題上的「戰略協調」、也受制於「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一句話,與台灣問題相比,不論是阿富汗問題、還是巴基斯坦問題、由於與「上合」、實際是與「中俄」直接捆綁,「實質」上是與伊核問題直接捆綁,也與歐盟的要向利益直接捆綁,因此,從德國「價值外交」的無的而終來看,由於無法將歐盟的中亞、南亞政策與歐盟的伊核政策進行有效切割,因此,利用北約這套現有平台,作為對中國施加戰略壓力的機制(這需要將日本、甚至韓國、澳大利亞擴編進去),不僅可操作性不強,且弄不好,其副作用還不小。
●歐盟拒絕「歐美」用北約機制「管理整個地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何況,華盛頓下一步想法是想用一個擴大的北約(特別是將以色列收編進去)、直接服務於它的「大中東計劃」,這可與歐盟的「地中海聯盟」不容,才也是歐盟拒絕「歐美」一起用北約機制「管理整個地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儘管美國人一再「威逼利誘」歐盟成員國向阿富汗增兵,以強化北約在中亞、南亞的力量,並支撐「美國南亞政策、中亞政策」、以威脅中國的巴基斯坦通道,俄羅斯的土庫曼通道,但始終應聲廖廖。
●北京決策者需要警惕的
如此一來,在令「中俄」集體敏感的中亞、南亞之外,也就是「令北京敏感的」東亞方向尋找切入點,就成了歐盟的嘗試方向。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日本人拋出那枚硬幣,並同時授意李登輝拋出那個、很容易被經歷過「東德、西德」的歐洲人「意譯」為「東中國、西中國」的「北京中國、台北中國」論,其實是在向剛在南美插了一腿(注,這是針對美國利益、想切入美國後院),又在喬治亞、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上讓了一步(註:德國總理默克爾3月8日訪俄時,得到了普京的「有可能考慮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口氣,之後,她也公開暗示反對喬治亞、烏克蘭反對加入北約的立場,以向俄羅斯示好)、正「別有用心」想在東亞方向找點什麼(針對中國)的歐盟做「定向廣播」,其內容是有可能被歐盟人「接收」的,這是北京決策者需要警惕的。
●日本人拋出這枚硬幣的意圖在於兩點
值得強調的是,日本人拋出這枚硬幣的意圖在於兩點:
第一:是企圖向自己並不能決策的台海、或者整個東亞問題引入「外力」、以平衡美國在台灣的「獨佔式控制」,「對沖」「中美」對東亞問題的決策權,並提升日本在台灣問題、東亞問題上的發言權,同時在「中美歐俄」面前全面抬高自己的身價,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福田政府這是在變相地搞「強勢外交」。
第二,如果美國一味地玩「入聯公投」,那麼,日本拋出的這枚硬幣,也算是一種「斷尾自保」的手段,顯然,「道歉」之後的日本,儘管少了點兒「面子」(也許又會有右翼極端人士在日本國會前自殺、抗議)但是,從警告美國玩「入聯公投」不要玩過火的角度去看,這也是相當有力的一招。
●套路非常老舊,情節有些新意
我們認為,就「原理」而言,這些套路非常老舊,但就情節而言,也許是形勢比人強,也就有了些新意:
第一,一如布希的「外交家庭教師」--賴斯空手而歸之後,一大堆噁心、報復、威脅、警告北京的動作就「下雨般襲來」來一樣,在布希的「老爸」--已年愈古稀「老布希」再次空手而歸之後,在美國人仍然得心應手的台獨問題上(比如美國太平洋司令的強硬講話),來點「噁心」的小動作自然是少不了。這些套路顯得非常老舊。
第二,我們注意到,除了在「入聯公投」上繼續「玩硬氣」之外,華盛頓這次出手還選擇在靠近中亞、南亞的中國新疆、西藏。
●就地點與時間而言,華盛頓的選擇是相當有針對性的,所發出的信號也是有相當針對性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地點與時間而言,華盛頓的選擇是相當有針對性的,所發出的信號也是有相當針對性的:顯然,對決意推行「地中海聯盟」、決意與中俄一道插手南美以制衡美國;又願意與美國聯手打造一套新機制以制衡北京,同時,還願意與美國一起用北約這個共用平台繼續制衡俄羅斯的歐盟,華盛頓願意「嘗試」,但是,嘗試的地點不是美國擁有決策權的台灣問題、也不是與中國、或者俄羅斯就可以「單獨談妥」的東亞方向,而是極需歐盟幫助、自己根本搞不定的中亞、南亞方向。
●「美元治喪委員會」發布點兒「美元病情」通告,提請大家注意,也就理所當然
顯然,如果我們考慮到「老布希」參與的凱雷集團在「老布希」空手而回之後,就立刻傳出「有可能倒賬」的消息,特別是,如果我們考慮到就在今天(3月14日)、就在美國的後院,世界石油出口大國--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公開聲稱「將用歐元結算石油」的消息,我們也就不難看出,由於布希的決策團隊面對那個慢慢浮現的、可以導向調度全球資金的「大三角」仍然沒有擺正態度,因此,作為「美元治喪委員會」中的活躍分子,委內瑞拉發布點兒「美元病情」通告,提請大家注意,也就理所當然。
●「美國人的時間並不多」
顯然,在包含有大量美國政要(比如布希家族就參與其中)、資本運行頂尖高手(比如金融大鱷索羅斯就參股其間)的凱雷集團突然傳出「倒帳」消息的背後,是「美國人的時間並不多」。
●歐洲人的時間也很緊迫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再去看科索沃,看看那個曾經明確「排除武力反對」、甚至事先公開拒絕「封鎖科索沃」,卻要「堅決反對」、還「永不承認」科索沃獨立,且在塞爾維亞人攻擊美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館中「角色可疑」的塞爾維亞政府之「突然倒台」,而後續者又放風「可能拒絕加入歐盟」,面對這些「實實在在」、意外也不意外的「後續發展」,明眼人是明白:歐洲人的時間也很緊迫
在搞清楚這些之後,對下面這則重大新聞,也就不感意外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8: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