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媒體低調默認中方對毒餃事件調查結果:可能因商品混放所致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3-16 12: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媒低調澄清毒餃事件:可能因商品混放所致

  據日本共同社、《朝日新聞》3月9日報道,日本兵庫縣警方從退貨、封存的中國天洋食品廠生產的39袋餃子外包裝上,檢測到甲氨磷成分。這批餃子和引發「餃子事件」、吃后出現昏迷癥狀的小女孩所吃餃子,系同一天生產的同一產品。

  據報道:日本兵庫縣警方在對「中國冷凍餃子中毒事件」偵查發現,從(關西等地方退貨並封存於大阪冷庫的未開封的)餃子袋外側,檢測到甲氨磷農藥成分,其中有一袋速凍餃子的包裝袋左上方有月芽狀(長約1毫米)的破口,從該破損袋內側、餃子皮上、存放該袋餃子的淺底整理盒裡,都檢測到同樣的農藥成分。

  日本警方說,這39袋(從外包裝上檢測到甲氨磷成分的)餃子,是中國天洋食品廠於去年10月1日生產的。這和引發「餃子事件」、食后出現中毒癥狀的小女孩所吃餃子系同一天生產的同一產品。這批被檢測的餃子是「餃子事件」發生后購買者所退的貨品。

  對於檢測結果,《朝日新聞》認為,這可能是在堆放餃子等商品時,又塞入帶有甲氨磷農藥的貨品,造成含有農藥的產品污染了速凍餃子。至於是在運輸過程中還是在裝貨時,以及是在什麼地方出現的這種情況,該報道沒有進一步分析。

  據中國公安部此前對「餃子事件」中的塑料包裝袋進行的滲透實驗表明,在-18℃條件下(餃子在倉儲、運輸、銷售時的冷藏溫度),濃度分別為1%、10%、30%、60%的甲胺磷農藥溶液,在10小時內均可從包裝袋外側滲透到袋內側。

  兵庫縣警方決定對引發「餃子事件」的同一種、同一天生產的200袋餃子進行調查檢測。這39袋有毒餃子是大阪府警科學搜查研究部檢測出來的,其他一部分已委託大阪府警和京都府警檢測。

  該檢測結果可能成為是「餃子事件」的重大進展,但不知為何,日本媒體反應冷淡,很多媒體隻字未提,這和事件發生時各媒體爭相報道形成強烈反差。


  

3

主題

230

帖子

5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56
沙發
test4her 發表於 2008-3-16 14:15 | 只看該作者

誰也見不得中國好.這就是中國所面對現實.
要自強不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1: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