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會公共話題有多少「泡沫化」了?

[複製鏈接]

166

主題

447

帖子

17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老乾媽 發表於 2008-3-4 15: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03月04日08:56   浙江在線  普沙嶺
在經過幾年「討論盛宴」之後,公眾產生了不少「審題疲勞」,只有裹挾著更多的東西,才能吸引足夠的眼球,成為新的「社會熱點」……憂心的是,每一句「驚人之語」背後都有一個「驚人」的現實支撐,繁花背後的現實困境,遠遠比繁花本身要沉重,而大家用放大鏡消費的,卻多是繁花,迴避了困境。


傳媒的盛宴,正生產著繁榮的公共討論大餐。這餐怎麼樣?看起來真的很好很熱鬧,花樣繁多,品種齊全:有衛生局官員的「中國是世界上看病最不貴的國家」;有大學校長的「應該解散中科院和工程院」;有政協委員的「應該全國每人發上1000元鈔票」;更火暴的也有,廣州市政協領導炮轟鐵道部,「鐵道部的人要撤職」……我們不敢想、從沒想過的東西,人家已經說出來了,鬧得我們應接不暇。殊言必有殊遇,於是乎,每一次「新語」出爐,便遭遇舉國媒體迅速圍攏上來的一番「消費」。

很好很進步,卻也很壞很憂心。進步的是,不管這是些什麼話,好話賴話真話胡話,社會上開始大批量出現「新話」本身就讓人欣慰,最起碼也表明,國人思維真的開始如同市場里的商品那樣在「多樣化」;憂心的是,每一句「驚人之語」背後都有一個「驚人」的現實支撐,繁花背後的現實困境,遠遠比繁花本身要沉重,而大家用放大鏡消費的,卻多是繁花,迴避了困境。


「最不貴」的背後,是「中國的醫療承擔體系有問題,全讓老百姓承擔是不對的」;「解散」的背後,是「分散的科研資源與低質量的科研水平」;「每人發1000元」的背後,是國人如何才能共享改革成果的沉重;「要撤職」的背後,是有關部門在抗災之後能否有深入徹底的反思……哪一個問題都不小,都很重要。但經過一番輿論「消費」之後,用「民生多艱」棒喝「最不貴」;用「絕對不可能」調侃「解散」;用「無法操作」否定「發錢」;用「解氣」熱捧「炮轟」……除了最後一個屬於「轉移話題」外,其餘的基本都是「偽問題」留下,「真問題」拿走———原因很簡單,「偽問題」很熱鬧,「真問題」太沉重。


媒體上幾乎每天都有大量「引起社會爭議」的話題,看起來很激烈,甚至不缺少火藥味,但誰能告訴我,洶湧澎湃的「爭論」里,蘊藏著多少泡沫?簡單的口水,掩蓋了多少正被戳穿的真問題?清醒的理性,遠比簡單的道德站位更加重要,畢竟我們的社會不能像茅於軾老先生說的那樣,看起來都在為窮人說話,其實什麼也沒做,反倒用不理性的口水,在傷害弱勢者的利益。


醫療體系有問題,科研資源太分散,收入調節缺思路,抗災過後要反思……單純說這些話,恐怕沒有多少「賣點」了,在經過幾年「討論盛宴」之後,公眾產生了不少「審題疲勞」,只有裹挾著更多的東西,才能吸引足夠的眼球,成為新的「社會熱點」。這也讓公共話題的參與者變得更加浮躁,踏踏實實討論民生的心態受到撩撥,變得坐立不安。這兩年,傳媒塑造了很多公共討論的「明星」人物,仔細看看,相當一批人都是因為撂下了幾句「驚世駭俗」的猛話狠話,而受到媒體「包裝」的。猛話狠話本不要緊,要緊的是一經「包裝」,狠話之錘砸下的問題內核,還剩下多少?


有人打過一個不錯的比方,新聞媒體就是社會航船上的瞭望者,要瞭望航船前方的冰山。瞭望冰山的目的,當然不是沿著水平面,把竄出頭的冰山橫切下來,當雪糕冰淇淋去咂巴,而是要判斷冰山下面的暗礁,對我們的航船是否製造著危險。當我們過於消費出頭冰山的時候,就沒有理由不憂慮:對於那隱藏的暗礁,是否還保留著足夠的警惕與痛感?這兩年,「艷照門」「釘子門」「炮轟門」……這門那門讓人眼花繚亂,但竊以為,最深不見底、讓公眾兩眼一抹黑的,將是公共討論正在跌入的「眼球門」———此門洞開,必將攪得大家都找不到「門」了。


又到「兩會」時,又是一頓豐盛的「話題大餐」。這飯怎麼吃?這餐怎麼做?我們的眼睛,是繼續緊盯著中看不中吃的「雕花」,包裝出一批爆竹煙花,還是要聚焦公眾更急需的民生菜蔬,做好實實在在的「家常菜」?這考驗著已然受到沖刷的社會理性,更需要全國數千近萬家媒體作出現實的抉擇
一句話 辣辣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7: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