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約黃昏后

[複製鏈接]

37

主題

378

帖子

19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愛國熱情 發表於 2008-2-25 01: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說元宵詞,會提辛棄疾的《青玉案. 元夕》中的「東風夜放花千樹」,肯定也會提朱淑真的《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上元燈節,自唐以來就是民間最盛大、最富有人情味的節日。大唐天子在這一天甚至會登上城樓,讓百姓們一睹聖顏,以示自己親民。這一天,上至天子,下到平民,都要盡心儘力的歡樂。
       元宵燈節里總是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有英雄的故事。隋末秦瓊這天在長安城上演「五虎鬧花燈」,初唐薛剛也在京都元宵之夜酒醉縱馬斃太子……
      
          有才子佳人痴男怨女的故事。在舊俗里這一天女子可以打扮得齊齊整整,名正言順地出門逛街,稍微晚歸,玩的過火點兒,都不會被罵。因為女子的加入,上元燈節也就成為了最有詩意、最為浪漫的節日,愛情故事在此時上演,異性間的傾慕在此時發生。《金瓶梅》里就寫了西門大院的妾室們一起出門逛街,引得路人圍觀讚歎,把個潘金蓮得意得不分東西南北…… 《紅樓夢》里英蓮(香菱)被拐、元春省親的悲傷抑或熱鬧的的故事情節都安排在了元宵節。
       朱淑真的《生查子》里講述的是一個女子在上元燈節時等待意中人赴約的故事。她來了,他沒來。車如流失馬如龍的花市依然燈亮如晝,可是那份明亮卻照得女子心灰意冷。想起去年元夜,薄暮黃昏后,月到柳梢時,兩個人已經倩影雙雙,一起觀燈賞月,現在形單影隻,失落的眼淚打濕了她的春衫之袖。
    《生查子·元夕》亦有人說是北宋歐陽修所寫,但我堅信這就是南宋朱淑真所作。因為淑真另有一首沒有任何爭議公認是她所作的《元夜詩》,可與此詞互看:
     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吹鼓斗春風。
     新歡入手愁忙裡,舊事驚心憶夢中。
     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
     賞燈那待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
  
       這一詞一詩都是寫元宵佳節過得索然無味,思想起舊事黯然心驚的情緒。這樣對比著看,一詩一詞感傷懷人的情緒一脈相承,情緒相連。細品《生查子·元夕》,的確不像六一居士手筆,更像是朱淑真的斷腸之聲。
       明朝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里記載:淑真錢塘人,幼警惠,善讀書,工詩,風流蘊藉。早年,父母無識,嫁市井民家。淑真抑鬱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復以佛法並其平生著作荼毗之。臨安王唐佐為之立傳。宛陵魏端禮輯其詩詞,名曰《斷腸集》。
       朱淑真的詩集叫《斷腸詩》,詞集叫《斷腸詞》,合集叫《斷腸集》,讀完讓人傷感不已,很適合想把自己往憂鬱里折騰的人看。
  
       普遍說朱淑真是宋代成就僅次於李清照的傑出女詞人。易安身為婉約派的宗主,免不了有拿出去與人比對,有和男的比,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也有和女人比,與同時代的朱淑真、魏夫人比。可我覺得朱淑真和李清照還是差那麼一點。然而世人對朱淑真的評價也真不低。陳廷焯說:「朱淑真詞才力不逮易安,然規模唐、五代,不失分寸。」(《白雨齋詞話》卷二)魏仲恭說朱詞「清新婉麗,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豈泛泛者所能及。」(《斷腸詩集序》)
       李清照是幾千年來女子才情第一人。能和李清照同時被人提起,已在很高的位置上了。
       自古紅顏多薄命,有才的紅顏命更薄。
      
       近代以前,女人但凡還能有別的出路,就不會當才女。按中國幾千年國情,才女基本上出產在勾欄瓦肆、青樓酒巷——只有做妓女才有學習的機會,才能做知識女性,也才能拋頭露面跟才子們互相詩酒唱和、進行文化交流。這麼看來,李清照、朱淑真屬於不多的幾個例外,一個是名門閨秀,一個是小家碧玉,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算是比較能拿得出手的才女,可惜命運似乎反而更為凄慘。
    
       朱淑真不僅生時命運悲苦以至鬱鬱而終,死後還要備受折磨。在當時的男權社會裡,她也是個失貞之婦了,所以史書里對她的生平大多隱而不發,把她的身世搞成了一個謎團。操縱在男性手裡的史筆把朱淑真的血肉輕輕抹掉了,只留下幾行語焉不詳的介紹和一個「斷腸」之名。正如朱淑真的家人,在她死後還要令她「不能葬骨於地下」——「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已經夠慘的了,朱淑真連青冢都沒有留下。為了斬草絕根,家人還把她的詩稿全部焚毀。像她這樣整天多愁善感、自憐自傷的才女,寫下的詩文肯定為數不少,而現在只剩下300來首詩和十幾首詞。
       那些僥倖遺落人間的詩文仍脫不了苦難的命運:朱淑真的詞是版權最混亂的,其中的一兩首好詞通常被人們划給了歐陽修,有的則划給了李清照,還有的給了她的本家朱敦儒——想想,朱淑真一生唯一的慰藉就是這點成就,還被折騰來折騰去。後人忙於給朱淑真做「減法」,將她的存在減得所剩無幾,真偽莫辨。
      
      朱淑真的生平事實已經模糊不清,各種史料記載互相矛盾。其一說她出身於仕宦家庭,其二說她世居桃村,屬下里巴人。后說有不少疑點,大概是某些史家想給勞動人民臉上抹黑,便把朱淑真這樣行為不檢的人從名門淑女的行列里剔了出去。朱淑真19歲成婚,至於她所嫁的丈夫,也有二說:一說是官宦人家,一說是市井粗人。到底是哪種人現在已無可考證,唯一確切不疑的是她的婚姻很不幸福。對於這個17歲就寫出《生查子·元夜》的才女而言,一個無法進入她精神世界的婚配的確是個悲劇。李清照還跟趙明誠互相唱和了兩年,朱淑真卻即刻跌入了絕望的深淵。
       據說,朱淑真在婚前就已經有了中意的情人,我不敢肯定這是不是從《生查子·元夜》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附會出來的,但大概是接近事實的。所以,朱淑真很不願意把自己嫁給家人許配的那個男人。用現在的話來說,朱淑真反對「包辦婚姻」。在她忍受不了痛苦的婚姻而回到娘家之後,聽說她又繼續跟以前的情人來往,有人說她一生所愛的就是那個情人,我倒覺得不一定可靠。多才的人一定多情,說她只有一個情人的現代詞評家就跟把《生查子》說成是歐陽修的古代詞評家一樣,都是為了維護朱淑真的「貞節」,后前把她說成忠於婚姻,前者把她說成忠於愛情。據我看朱淑真始終只忠於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感覺。其實朱淑真是和我一樣程度又遠遠超過我的「自戀」。看她「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這類的詩句,完全是以自我感覺為中心,萬事萬物都為我而生、陰晴圓缺都為我而發,在天地萬物中唯含一己之念,結蚌成珠。
      
        一個人如果只剩下痛苦,那她只能抱著自己的痛苦不放。何況還是心比天高的才女,更是要視自身的痛苦為驕傲、為營養、為性命。朱淑真的詞,歸納起來五個字:悲、愁、恨、病、酒。有人說朱淑真寫愁之作首推她的《減字木蘭花》: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卧。佇立傷神。無奈春寒著摸人。
        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哪怕沒有傾國傾城的貌,至少也佔了多愁多病的身。但朱淑真的才情還是有限,雖然一連五個「獨」字,我覺得還不如「睡起楊花滿綉床」這一句的孤寂無聊、愁極無奈反轉薄的凄清。
      
        在朱淑真的心裡,頗有點自命不凡的味道,她已經自覺到體內的詩人意志,自覺到與眾不同的命運。在她目光所及之處,看不到出路,只看到痛苦。她馬上意識到,這是她最為優越的東西,這是她超越不堪忍受的凡俗生活的唯一可能。早年寫詩,只是出於排愁解恨的心理;後期寫詩,卻成了內心最為迫切的願望。她不再只是寫自己的閑愁,開始有意識地詠物言志,試圖用接近男性角色的方式得到社會的認同。詞論說她的詩稿被焚后「百不存一」,可見朱淑真在50年的苦悶生涯中寫詩不知凡幾。她像男性詩人一樣,把寫詩當作一種政論工具,只在詞作里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懷。這也是朱淑真詩不如詞的一個原因。
       一方面,她要擠開堵在不朽之前的男性城牆,踏出一條血淋淋的彼岸之路;另一方面,她的內心又燃燒著火一般的熱情,渴望著現世的情愛。朱淑真屬於過於自戀而且佔有慾很強的那類才女,她的不幸其實跟丈夫的才情無關,她的不幸早已註定在男人出現之前。沒有任何一個男人能令她得到完全的滿足,在她的內心,其實她鄙視男人;但不幸的是,她的現世幸福又只能得自於男人。這是所有古代才女共同的不幸。
        去讀黃庭堅秦少游的詞,不必要去了解他們的個人生活,而只需要了解他們所生活的歷史背景;讀才女的詩詞,卻必須建立在對她們個人生活的充分了解之上,她們的創作與個人的命運密不可分,而且都跟感情創傷相關聯。男人既是她們自身的命運,又是她們無法超越其上的歸宿。她們既要得到內心的認可,還必須得到男權的認可。
        朱淑真試圖用詩來實現她的理想之夢,然後用詞來渲瀉她的現世之愛。她的詩談歷史談政治,還關心民間疾苦,煞有介事地寫些《苦熱聞田夫語有感》之類的宣諭詩。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她的詞堪稱「艷詞」,裡面出現了大膽露骨的香艷描寫:「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等等。我想,情人不一定能帶給她多大的幸福,但她需要把自己投放到這樣的一份愛情當中,她需要自己去愛,並在愛中以誇大其辭的方式品嘗世上所有的甜蜜和痛苦。雖然她的苦心孤詣暴露了功力的不足,最終深入人心的還是這些「淫詞艷曲」。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不管這首《生查子.元夜》的的女主人公是不是朱淑真自己,每次讀這首詞,我內心總在希望那個曾經和她在月下漫步過的男人能再牽著她的手,十指不分地從千年走來再向千年走去……
      
        文章要收尾了。列位,請切記朱淑真的命運所帶來的勸誡:如果你是才女,最好還是尋求一樁幸福的婚姻來消解你那看似浪漫其實無益的才華,不要試圖跟命運作對,才女儘管才華橫溢,但終歸屬於理想主義,其實是和阿嬌一樣「很傻」「很天真」;如果你不是才女,那麼,恭喜你了!
       看來,要把天下才女得罪光了,閃人,Go!

             BY
         
         楓林晚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25 04:4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好詩美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378

帖子

19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4
3
 樓主| 愛國熱情 發表於 2008-2-25 10:21 | 只看該作者
心中常有詩情畫意的意境,這樣的人生是美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4: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