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開反奧運組織真相:背後多有反華勢力支持(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2-19 0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聞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於February 18, 2008

  無論阻力多大,北京奧運會都將如期舉行。圖為2月16日,一名運動員正在備戰將於2月19日開始的「好運北京」第16屆國際泳聯跳水世界盃賽。本報記者 陶希夷/攝

  斯皮爾伯格對達爾富爾的問題並不真正了解。

  過去一年多來,對於西方頻頻借達爾富爾等問題抵制北京奧運的事件,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但當2008年2月中旬,類似事件集中爆發時,我們卻不得不予以足夠的重視。它讓我們意識到,在未來五個多月的時間內,北京奧運會還將面臨更多其他不可預見的阻力。現在,到了一直沉浸在奧運喜悅中的中國人一起對奧運政治化說 「不」的時候了

  全球政要力挺北京奧運

  達爾富爾等政治問題的紛紛擾擾,並沒能阻擋國際政要前來北京觀看奧運會的腳步。

  不到一天,《獨立報》的謊言便被人戳穿。

  2 月14日,這家英國報紙在其頭版刊登了一封致中國政府的署名信函,敦促中國在全球聚焦北京奧運會之際,採取更多行動以結束達爾富爾衝突,其中羅格的名字赫然出現在署名名單末尾。就在當天,這位國際奧委會主席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否認簽署過有關要求中國改變對蘇丹政策的信件。

  儘管第二天,《獨立報》在其網站上輕描淡寫地說這是一個「疏忽」,但它卻達到了引起國際輿論關注的目的。所有這一切就像是一場所謂人權組織與西方媒體蓄謀已久的聯合行動。在離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不到六個月的時間節點,它們對中國的攻擊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達爾富爾糾纏斯皮爾伯格

  《獨立報》刊登的那封信函並非原創,而是12日由一個與達爾富爾相關的西方人權組織透露給國際媒體的。在這份長長的名單中,包括了諾貝爾獎得主、奧運會選手、政治家和娛樂明星。

  然而,雖然人數眾多,而且個個聲名顯赫,但他們加在一起的效果卻比不上一個人來得大。這天,美國好萊塢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發表聲明,宣布辭去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藝術顧問一職,引發世界廣泛關注。

  這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兩年前的4月,當這位憑藉《辛德勒名單》、《侏羅紀公園》等影片揚名世界的導演從北京奧組委手裡接過聘書時,還曾對中國媒體記者開玩笑說,為了不辱使命,他將努力學習、了解中國歷史文化。

  就是這樣一個決定要為北京奧運貢獻出西方藝術智慧的美國人,如今卻與北京奧運會說了「再見」。據媒體報道,他在解釋為何退出時說:「現在我的時間和精力不該用在奧運會儀式上,而應竭盡全力幫助終止達爾富爾地區反人性的持續犯罪行徑……雖然蘇丹政府對此負有大部分責任,但中國與蘇丹政府的關係使其有機會和義務向後者施壓,來改變現狀……」

  又是達爾富爾!這個理由跟《獨立報》那封公開信上所說的幾乎如出一轍。

  各國奧委會直斥太荒謬

  對於將北京奧運與政治掛鉤的做法,最先表示反對的是羅格先生。

  2月15日,他通過法國電視24台對外界表示,國際奧委會是體育組織,不是政治組織,不應由它來扮演政治角色解決全球問題。他也不擔心北京奧運會遭到抵制,「因為抵制行動只會讓抵制者受到懲罰」。

  針對斯皮爾伯格的退出,他也沒有惋惜之意。「個別人的缺席無損於奧運會的質量,北京奧運會比個人強大多了。」最後,他還警告說,運動員如果利用奧運會作為政治舞台,將受到懲戒。

  各國奧委會也在第一時間紛紛表態,堅決反對將北京奧運政治化。2月14日,英國奧林匹克事務大臣特莎·喬韋爾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採訪時說,以達爾富爾問題為借口抵制北京奧運會是對中國與蘇丹關係作出的「錯誤反應」,只會幫倒忙。

  同一天,葡萄牙奧委會主席維森特·莫拉在接受葡萄牙最大報紙《新聞日報》專訪時表示,抵制奧運會完全是一個荒謬的行動,葡萄牙將遵守體育非政治化這一奧林匹克憲章的精神。

  布希反對向中國施壓

  如何處理體育和政治的關係,在這個問題上,美國總統布希的立場就遠比他的同胞斯皮爾伯格更為正確。2月14日,他對媒體表示,他把北京奧運會視為一次體育盛事,而不是一個公開批評中國政府的場合。對於一些組織和個人利用北京奧運會向中國政府施壓的做法,布希說,他不會採取相同的立場。

  2 月15日,北京奧組委奧運新聞中心有關負責人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目前已初步確定有6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包括一些國家的皇室代表將赴京出席北京奧運會。據挪威《晚郵報》1月31日報道,雖然近來有組織不斷向挪威方面施加壓力,要求抵制北京奧運,但挪威國王、王后及王子表示仍將出席今年的北京奧運。

  理性西方媒體為中國喊冤

  當然,西方媒體也不是個個都像《獨立報》那樣喜歡跟風炒作歪曲事實。

  2月16日,英國《泰晤士報》發表題為《請別在中國問題上嘩眾取寵》的評論文章,建議英國政府不應效仿斯皮爾伯格的舉動。因為「政府抵制只會適得其反」。文章指出,「我們應該意識到中國不能自己解決一切」。文章最後說,西方政府應提出具體和可行的要求,而非搞高姿態。

  相比之下,該報另一篇評論文章則更為一針見血。在這篇題為《有了開端,道德譴責的終點在哪兒?》的文章中,作者寫道:看那意思,1908年奧運不該在倫敦舉行,當時英帝國踐踏數百萬民眾;1948年奧運會也不該在倫敦舉行,因為在此之前英國在馬來半島進行殖民戰爭。隨後,作者反問:「2012年呢?要是英國還在參與伊戰會不會遭到抵制?」正如這篇文章所言,「那些越來越害怕中國的人將譴責中國變成奧運新運動。一群根本不參加比賽的明星吵吵嚷嚷,我們沒必要把奧運變成明星秀。」

  揭開反奧運組織真相

  這些組織背後有著濃厚的政府和企業背景,它們打著人權的幌子,蠱惑名人和媒體一起詆毀中國形象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劉俊發自北京 其實,斯皮爾伯格的退出早有先兆。

  去年3月28日,美國好萊塢女演員米亞·法羅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文章,就達爾富爾問題指責中國,並號召通過抵制北京奧運會向中國施加壓力。在文章中,她特別譴責了斯皮爾伯格,認為如果他擔任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的藝術顧問,那就是幫助中國借奧運會美化自身形象。

  面對這樣的公開指責,在法羅發表這篇文章的第4天,這位導演迫於輿論的壓力,提出了「要求中國政府行使其在達爾富爾的影響力」的要求。一個月後,一家名為「達爾富爾奧運夢」的組織在美國紐約成立。該組織顧問委員會的成員名單中,法羅排在第三位。

  很多連達爾富爾都沒去過

  彷佛是為了慶祝自己遊說的成功,在斯皮爾伯格宣布辭去北京奧運會藝術顧問當天,這家人權組織便在其網站上發表「緊急聲明」,盛讚斯皮爾伯格的表現。

  「這些非政府組織有著深刻的政府和公司背景,他們打著人權的幌子,卻對中國與非洲國家關係的發展心懷不滿。」中國社會科學院非洲所研究員劉乃亞對《國際先驅導報》說。

  的確,無論是搞所謂的人權火炬接力,還是抵制北京奧運贊助商,這家人權組織的行徑已經越來越脫離了它所標榜的「保護達爾富爾民眾」的目的。「這種組織的意圖,就是不想讓中國順利舉辦奧運會,跟西方媒體、政府一起詆毀中國政府的形象,就是不希望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有更大的發言權、在國際社會上有更好的形象。」 劉乃亞尖銳地指出。

  打著人權的幌子不說,令人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些人權組織口口聲聲說要為達爾富爾謀福利,很多卻連達爾富爾都沒去過。」劉乃亞說。這點連布希政府的蘇丹特使都曾公開承認過。這些組織對達爾富爾問題的了解,大都來自西方媒體以偏概全的報道,等需要的時候,這些媒體便自願成為它們的傳聲筒,互相利用。

  背後多有反華勢力支持

  與達爾富爾問題相關的人權組織,大多成立在美國。除了「達爾富爾奧運夢」之外,另一個比較重要的莫過於「拯救達爾富爾聯盟」。這個成立於2004年6月的組織,由160多個非政府組織結盟組成,原先這家組織的目的是提高美國社會對達爾富爾危機的認識程度、敦促政府採取更多的干預行動。然而,當「達爾富爾奧運夢」率先掀起抵制北京奧運的聲浪時,這家組織也跟著趟進了這灘渾水。

  據劉乃亞了解,在這些組織中,不排除有很多反華團體的支持。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去年5月初,美國反華旗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蘭托斯糾集100多名議員聯名向中國政府寫信,要求中國在達爾富爾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甚至威脅抵制2008年奧運會。

  好萊塢明星也是受害者

  謊言說一千遍就變成了真理。隨著西方媒體報道越來越多,再加上人權組織的積極遊說,湧現出了許多主動為這些人權組織搖旗吶喊的名人。而 無論是法羅還是斯皮爾伯格,在劉乃亞看來都非常可憐。「他們可能是被逼迫、被利用的犧牲品。」劉乃亞說。

  在越來越講究所謂「政治正確」的好萊塢,斯皮爾伯格此舉顯然是為了維護其名聲和政治利益。跟別的明星不同的是,因為一部《辛德勒名單》,他的名聲跟人權有了許多關聯。電影拍竣之後,他專門在洛杉磯成立了基金會,研究猶太人種族滅絕問題,而在達爾富爾相關的人權組織中,許多美國猶太團體都赫然在列。

  所以儘管斯皮爾伯格對達爾富爾的問題並不真正了解,但當有人將達爾富爾內戰渲染成大屠殺,並批評他漠視達爾富爾人權狀態的時候,他的辭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本帖最後由 allenjsau 於 2008-2-19 06:00 編輯 ]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沙發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2-19 06:01 | 只看該作者
  反對「奧運政治化」應抓噪音源頭

  ——專訪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治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面對各種噪音,我們有必要闡明自己的原則,也有必要直接對話噪音製造者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竇晨發自北京面對境外各種勢力借北京奧運興風作浪,中國該如何應對?作為長期觀察中國政治發展的學者,諾丁漢大學中國政治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在英國有時也會遇到這樣的騷擾,這也激發了他對「去奧運政治化」的思考。就此問題,2月16日他接受了《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的越洋電話專訪。

  西方不確定感的一次集中爆發

  《國際先驅導報》:北京奧運會為什麼會遭遇如此強勁的政治化風浪?

  鄭永年:奧運會被政治化是預期之中的,沒有什麼必要感到驚訝。從中國申辦奧運會時,奧運會就開始被政治化。在中國之前,奧運會也是經常被政治化的。除非奧運會在西方舉辦或者西方認同的所謂民主國家舉辦,否則,奧運會被政治化不可避免。

  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冷戰結束以來中國的快速崛起。把奧運會政治化,是西方對中國不確定感的一種集中體現。在這個背後,西方至少是西方的一部分人希望奧運會能夠促成他們所看到的中國國內的政治變革,希望中國走上他們所認為是正確的道路。

  在把奧運會政治化方面,西方社會目前處於全面動員狀態。在這個政治舞台上,自然有動員者與被動員者。動員者主要有兩部分人。一部分是本來對中國就不那麼友好的人士,另外一部分人則是「希望中國進步尤其是政治上的進步」、但過於天真地認為可以利用奧運會來快速改變中國的人士。而被動員的對象可以說涵蓋西方社會的各個領域,只要有些名氣、能夠發揮一些社會影響力的人士都可以包括在內。很遺憾的是,西方各國參加這次運動會的運動員更是首當其衝。現在離奧運會不到半年,在西方各國,奧運會的政治味道已經非常濃厚。對少數運動員來說,從事「奧運政治」比奧運體育更能使他們成名。

  沒有必要什麼事情都理會

  《國際先驅導報》:隨著8月份奧運開幕臨近,還有哪些議題可能被政治化炒作?

  鄭永年:可以確定,從現在到奧運會結束,西方社會會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奧運政治化風浪。政治化的範圍包括中國的內政外交。內部的民主、人權、環保、宗教、民族、勞工等所有問題,都會和奧運會結合起來。在外交上,亞洲的緬甸和非洲蘇丹的達爾富爾仍然是重點。

  實際上,如果西方一些人要刻意把奧運會政治化,除了這些可以預期得到的事情外,他們可以在任何其他事情上大做文章,甚至無中生有。

  《國際先驅導報》:對於五花八門試圖將北京奧運與政治相聯繫的批評,中國如何應對?

  鄭永年:中國當然要回應批評。中國一方面要接受善意的批評,努力把奧運會辦好。但是對那些毫無理由的批評甚至攻擊,只要指出真相就可以了。對很多人來說,他們需要在挑戰中國過程中獲得利益。因為鬧大了他們就可以在西方引起重視、為自身籌款方便一些。如果中國政府真把他們當成目標了,那就成就了他們的「目標」。中國可以沉著應對。沒有必要什麼事情都要理會。

  對西方「講原則」要講方式

  《國際先驅導報》:對於那些有必要回應的問題,如何回應?

  鄭永年:只在原則性問題上進行回應即可。

  中國需要從大原則上來反擊西方的虛偽性。中國在國際社會做了那麼多事情,西方在幹什麼?西方的虛偽在於,自己已經沒有任何能力來做一件像樣的事情,還要指手畫腳地要求中國按照西方的意志辦事,要求中國像西方那樣對發展中國家實行干預。

  比如在達爾富爾問題上,中國正在尋找自己認為是正確的途徑來改善那邊的情況,而不是簡單重複西方慣用的已經被證明無效的方式,比如經濟制裁、武力干預等等。西方並不十分了解中國的努力和其中包含著的道理。中國應該告訴世界,我們尊重人類共同價值,但達到這些價值有不同的方式,不一定要用西方的方式。

  《國際先驅導報》:「講原則」,西方能聽進去嗎?

  鄭永年:沒有必要什麼都由中國政府去回應。現在西方的各種社會力量都動員起來了,政府就回應不過來。有些可以由奧組委出面回應,有些可以交給媒體去做。《人民日報》1月份曾刊登一篇《奧運是架橋不是築牆》的文章,我注意到英國多家媒體都進行了報道。我們甚至可以借鑒當年中蘇論戰的經驗,組織一系列有分量的文章,連續發表,必然會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和討論。

  另外,利用商業手段(如在外國媒體刊登廣告)也是一種手段。還可以請各種批評中國的人到中國來看看,多作一些了解以後再讓他們說話,也是一種手段。

  工作要從「噪音」源頭抓起

  《國際先驅導報》:面對責難,中國政府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劉貴今和所謂「拯救達爾富爾聯盟」有關人士曾經進行過直接對話。中國是不是應該多做這種嘗試?

  鄭永年:對,如有必要,應嘗試與批評中國的人進行對話。西方很多人還是不了解中國,應該主動和他們對話,不要迴避。

  那些給奧運搗亂的非政府組織為什麼那麼猖狂?他們就是利用了那些政客、民間人士不了解情況。比如在英國,一些非政府組織為了遊說,就採取組織研討會的方式,中國也可以在有關國家藉助研討會這種形式,把持正反意見、以及看法模糊的人都邀請過來,為自己創造一個在國際社會的舞台,為自己創造一個動員那些支持北京奧運的力量的機會。

  《國際先驅導報》:對於那些參與「政治化」的外國運動員和社會名人,中國應如何對待?

  鄭永年:要區別對待,因為一部分確實是對中國不懷好意,還有一部分不是這樣。像斯皮爾伯格這些人,和中國本沒有什麼大的矛盾,但缺乏對中國的了解,之所以這樣做有他們自己的考量,有他們的價值觀,他們身後還有很多人在慫恿。沒有必要把這部分人當作「敵人」。事情有時就是這樣,你把他當成敵人,他沒準就真成敵人了。反過來,中國處理得好的話,更顯示出大國氣度與風範。如果他們想來北京奧運,也用不著把他們「拒之門外」,這是一個讓他們了解中國的機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8

主題

1335

帖子

483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3
3
洪水烈火 發表於 2008-2-19 06:58 | 只看該作者
什麼反華勢力,充其量不過是反共勢力,反貪污反腐敗勢力,反太監反奴才反公公勢力
貪官污吏的絆腳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2

主題

3990

帖子

191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915
4
xwsxws 發表於 2008-2-19 10:59 | 只看該作者
奧運跟我有什麼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2

主題

2147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5
lpknx 發表於 2008-2-19 16:10 | 只看該作者

有這些"勢力"存在, 世界就有希望, 不至於被人民幣淹沒.

原帖由 洪水烈火 於 2008-2-19 06:58 發表
什麼反華勢力,充其量不過是反共勢力,反貪污反腐敗勢力,反太監反奴才反公公勢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8: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