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聯合早報》日本再現誠信危機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2-8 09: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社會又出現嚴重誠信危機。過去一年,一個「偽」字已涵蓋日本全年的世象,看來今年還要圍繞誠信問題繼續被困擾。

  京都的「日本漢字能力檢(監)定協會」,在去年年底按例向全國人民募集代表一年事態的「今年漢字」,脫穎而出的是「偽」字,其他還有「謝」、「變」、「苦」、「甘」……從傳統漢字來看,似乎甜酸苦辣都有,但從日本漢字來解,全都是負面的字眼,真令人同情。

  中文的「偽」,可以是虛偽,也可以是偽造,但日文的「偽」(nise)就是指假冒。日文的「謝」是謝罪,毫無感恩的意思;「變」是古怪、不正常,也不是中文的變革;「苦」是痛苦、苦澀,中日文倒相通;「甘」是甜蜜、膚淺,有更強的姑息意味……一句話,一年感受全是表現憤怒、指責、痛苦的漢字。「今年漢字」確實反映了日本的世象、日本人的感情,也發揮了漢字文化的哲理和形象特徵。

內部告發開始抬頭

  既然「偽」是2007年日本全年的世象和經驗總結,2008年應該不會再重蹈覆轍了吧!很不幸,新年伊始,日本又揭發了一宗偽裝「綠色產品」的大事件,違法的還不是一個企業、一個集團,而是全國的造紙企業。揭發它的也不是監管當局,而是看不下去的一般民眾。「內部告發」在日本開始抬頭。

  日本政府為了響應環保潮流,成立了《「綠色產品」採購法》,規定部分政府部門有採購環保產品的義務。剛從國營改為民營的「日本郵政」1月16日宣布,大量發行的賀年卡明信片,今年雖然仍用再生紙印製,事實上卻非使用標準的再生紙。日本國內造紙集團,包括王子、大王、三菱、北越、中越等五大企業也隨即承認,由於國內廢紙供應不足,不能提供足夠的標準再生紙。

  但這次「造假」,並不是「以次充好」,而是將普通產品冒充環保綠色產品,既不遵守國家法律,還集體做弊,其嚴重性並不亞於直接破壞環保運動。再生紙賀年卡事件,進一步揭開日本製紙集團集體違規的事實,因為規定的「政府採購」產品中,標明複印紙必須使用100%廢紙,但廢紙率實際上只有59%;筆記本用紙必須是廢紙率80%,實際上卻只有35%。

  日本造紙集團為何集體造假?《日本經濟新聞》分析,廢紙不足是主因,因為中國製紙公司最近前來「爭奪」,舊報紙價格比六年前漲了1.8倍,舊瓦楞紙板漲了3倍,加上製作再生紙技術較困難,為了壓低成本而「造假」似乎是情有可原。但更嚴重的是,公然為沒有誠信開脫罪責,還把矛頭轉向中國,不是更大規模在污染「環境」嗎?

揭發的造假案空前

  回來檢討去年接二連三揭發出來的造假案。

  日本的經濟狀況是,已持續15年的「平成蕭條」雖然已經到了谷底,但說全面復甦卻還有待觀察。具體統計說明,大企業、出口產業開始在復興,但中小企業,特別是服務業、零售業依然在掙扎求存之中。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鋌而走險,甚至不顧商譽,瞞上欺下,採取不法手段作商業競爭。這些企業有幾個共同點:一、都是國內著名的百年老店;二、都是規模不小的飲食業或食品加工業翹楚;三、基本上經營狀態已進入瓶頸,有鋌而走險的必然因素。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日本人重視傳統,愛惜名譽,特彆強調誠信。現在誠信破產,這些老店能否繼續生存,確實令人擔憂。

  眾多造假事件中,最令人震驚的是2000年夏季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當時1萬3000多人因食用雪印乳業集團的乳製品中毒。中毒事件引發人們關注其衛生管理和生產程序。

  食品中毒的原因,是雪印的工廠管理不善,不重視衛生,更缺乏基本商業道德,其中使用過期牛奶是最嚴重的問題。除此之外,其子公司「關西食品中心」,竟然發瘋牛症的橫財,令人髮指。當時日本爆發瘋牛病,為了拯救國內畜牧業和有關商人,政府根據商家庫存牛肉,給予高額現金賠償。「國產牛肉」的賠償價格是進口牛肉的一倍,這樣給予不法商人發瘋牛症財的機會。關西食品以偷龍轉鳳方式,把進口自澳州牛肉冒充國產牛,結果取得暴利。

食品加工業的墮落

  雪印集團雖然因此受到解體處分,但卻沒有阻止其他食品加工業的集體墮落。去年1月,百年老店「不二家」被發現以過期牛奶製成奶油泡芙,還發現老鼠在其廠內橫行。明顯是雪印事件的翻版。管理層竟然發布文書警告屬下員工不得透露實情,還說「一旦被傳媒發現,將成為第二個雪印。」

  另一個造假案,是石屋制果公司的「白色戀人」造假案。到北海道旅行的人,幾乎人人都購買商標為「白色戀人」的德式巧克力薄餅當禮物,一是形象特佳;二是名牌效應強。6月,有職員向公司網頁告密:註明「賞味期限」8月的商品,中途換成9月繼續在銷售。該公司的巧克力薄餅、牛奶洛基、各種冰淇淋,同樣被發現附有黃金葡萄球菌,即使如此,該公司還繼續出貨。

  對傳統日本人的更大衝擊是,有300年歷史的「赤福饅頭」也有造假劣行。饅頭的賞味期限被人為延長,過了期又被收回再加工,而其製作過程必須經過冷凍、解凍,再冷凍,使人感到倒胃。由於「赤福」開設在三重縣伊勢神宮前,是神道教信者拜祭天照大神,即所謂天皇祖先的最神聖地方。「赤福饅頭」的墮落,有人認為它有對皇室不敬之嫌。

  一年裡造假案重複發生,連日本高級料亭「船場吉兆」的牛肉也是移花接木的假貨。大型居酒屋連鎖店的「霜降馬肉」,原來是借打針灌脂特殊技術製造的產品。再有是為學生食堂、一般餐館供應「牛肉漢堡」的Meat Hope公司,竟然是用豬肉、豬雜、雞肉、羊肉、鴨肉,加上化學調味料、染色料等等,調製而成的「牛肉漢堡」。什麼「比內雞」、「但馬牛」、「三田牛」等名牌食品也全是冒牌貨。這不單是食品安全問題,更是商業道德和誠信的問題,影響巨大。

「毒餃子」案又衝擊日本

  一年一度在京都清水寺前當眾揮毫今年漢字「偽」的森清范住持曾經感嘆:「為個人利益而欺騙他人,真是可悲的社會。」

  假冒再生紙事件之後,日本突然又傳來吃進口中國速凍餃子「中毒」事件。吃餃子後有人頭暈,即刻被日本傳媒誇張為「毒餃子」,又是一輪追剿中國食品的大宣傳。事態還在發展,詳情容后報告。

  不過,提高警惕,嚴格檢查,加強食品衛生是好事。而日本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擺脫日本「國產品」絕對安全的神話,敢挺身而出揭發弊端,進行所謂「內部告發」,一使造假案似乎一夜激增,二使慣常的傳統造假案能夠浮出水面,三加強了日本人的公民意識,這些應該是一種進步表現。


來源:聯合早報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4: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