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德堡要理問答》簡介 by 誠之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1 1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海德堡要理問答》簡介


參考資料:
《海德堡要理問答》簡介

為什麼要用這本要理問答?

《海德堡要理問答》是一本介紹基督教教義的小冊子。為什麼要用這本小冊子呢?難道不能單用《聖經》么?在《聖經》中,我們讀到先知和使徒的教導。經上寫到第一代基督徒時,說:「(他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徒二42)。使徒的教訓就是《聖經》所教導我們的,而《聖經》所教導我們的實在至關重要。早期教會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需要對這一教義進行歸納,以便能夠對信徒進行教導。

第二個原因是:從一開始就有《聖經》相悖離的觀點向教會挑戰。因此,教會必須捍衛《聖經》真理,駁斥謬誤,這就需要對基督教教義進行總結。

這樣,早在基督教第一世紀,就出現了對《聖經》的簡短總結:《使徒信經》。之所以這樣給它命名,是因為它具體表達了使徒的教訓,用於教導加入基督教會的異教徒們。它的開篇就宣稱:「我信上帝,全能的父。。。」 近一千年後,《海德堡要理問答》誕生了。雖然它更具體,更詳細,但仍然只是《聖經》真理的總結。在這篇要理問答中,除了其他部分,還解釋了《使徒信經》。

《海德堡要理問答》是怎樣產生的?

由於人的謬誤,《聖經》真理在中世紀(十六世紀前)的羅馬教會裡被層層烏雲所籠罩。十六世紀后,靠著神的恩典,在馬丁路得(德國)和加爾文(瑞士)等人的領導下,一場復興運動開始了。我們稱之為「改教運動」。

改教運動將《聖經》--神的道重置於中心地位。對概括《聖經》教訓的小冊子的需要相應而生。帕拉提那的德國領地君主--弗雷德三世(Frederick III)吩咐海德堡大學(海德堡為帕拉提那的首府)的兩個年輕神學家烏爾西努(Zacharius Ursinus)和俄利維亞努(Caspar Olivianus)編撰一本包括問題和解答的小冊子,並稱之為要理問答。不僅青少年,而且教會的全體會眾都要用這本小冊子學習《聖經》教義。學習的方法是教師問,學生答。

這本小冊子於1563年完稿。幾個世紀以來,教會學校和教會都通過宣講福音,用這本小冊子進行教導。神的兒女們從中大得安慰。

小冊子的作者所說的並未超過我們在《聖經》里所讀到的。在每一個答案后,都有《聖經》經文,說明此答案是來自《聖經》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整本要理問答是符合真理的,它永遠也不會過時。

《海德堡要理問答》的結構

《海德堡要理問答》是關於人要快樂地死去的話,必須知道的三件事:他的罪惡所帶來的愁苦;從此愁苦中得救的途徑和對此救贖的感恩。得救意味著接受對罪的赦免,與神和好,今後在永遠的福樂中與他同在,事奉他,讚美他。它也包括了為從所有的罪惡和永死中得救而不盡感恩。

在這門課程里,我們主要講授人必須知道的三件事;也將討論《使徒信經》,神的律法和「主禱文」。

因為要理問答的每一部分都是為教會單個主日設計的,因此把它按「主日」或禮拜日劃分。《海德堡要理問答》有52個主日的課程,與一年的52個禮拜日相應。

內容提要

前言

主日1是一篇前言,介紹《聖經》教義的重大意義(《海德堡要理問答》是對它的總結):生與死的唯一安慰。下一個問題是:「為了叫你在這種安慰中快樂地生或死,有多少事情是你必須知道的呢?」回答是「有三件事我應當知道:第一,我的罪惡和愁苦有多大。第二,我當怎樣從自己一切罪惡和愁苦中得到釋放。第三,我當如何為這樣的拯救感謝上帝。」這三件事組成了基督教教義的要素,也決定了要理問答其餘部分的結構。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主日2-4)主要講述那些未悔改,未通過對罪的赦免和相信耶穌基督與神和好的人的愁苦。

首先,提出最重要的問題:「你從何處知道你的愁苦呢?」--從神的律法。相關的問題是: 「這種愁苦是從何處產生的呢?」從亞當在樂園裡所犯的罪。接下來的問題是這種愁苦的嚴重程度:人完全不能為神的榮耀而活;除非神的靈更新他,他的天性總傾向於邪惡。

最後,談到罪在今生和永恆中要受的懲罰。想利用神的仁慈來逃避這種懲罰是行不通的。因為神的公義,他不可能對罪惡視若無睹。只有對罪的懲罰得到完全的承擔,與神和好才有可能。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主日5-31)教授救贖的問題。

問題是救贖是否可能,答案是:「如果神的公義得到滿足,我們就能得到救贖。」

首先,問題在於:「救贖怎樣才能實現?」救贖只有通過滿足神的公義才有可能,這就意味著神的律法必須得到完全的遵行,罪必須受到懲罰,神的震怒必須被承擔,神的公義必須得到滿足。

人可以救贖自己嗎?或者,其他受造物可以幫助我們嗎?不,只有一位中保可以,他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公義的人。這位中保就是耶穌基督。接下來的問題在於我們怎樣才能認識這位中保:《聖經》告訴我們,要通過信心。

接下來,在《使徒信經》(對三位一體的神的信仰告白)的基礎上討論信心的內涵。然後,更進一步地討論信心:信心的益處,信心和行為之間的關係,信心從何而來及信心通過聖禮:聖餐和洗禮得到加強。

最後討論聖徒的聯合,也提到基督徒的紀律(駁斥偽教義和懲治教會裡可憎的罪行)。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主日32-52)是關於對救贖的感恩。在此強調了信心的果子:好行為。好行為不 是為了賺得救恩,而是為了表現對所受恩典的感謝。

信心和歸正並肩而行:基督徒渴望按照神的誡命生活。關於這個問題,重點在討論十誡。

在此提出的問題是我們是否可能達到完全,怎樣才能按照律法的要求而活。這就顯示了禱告的必要性,引出了對完美的禱告--主禱文的討論。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沙發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11 13:19 | 只看該作者
誠之弟兄發下宏願,要把海德堡要理問答從頭到尾輔導一遍。這個工程對系統了解基督教信仰非常重要。我在學習之餘,覺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特此轉貼過來,為弟兄姊妹各位朋友提供方便。


特此鳴謝誠之弟兄的辛勤為主做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1: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