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授也要夾著尾巴 博士能幹什麼?

[複製鏈接]

17

主題

32

帖子

3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隨風飄落 發表於 2007-12-22 13: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讀了博士能幹什麼?
博士后不是學位
全國範圍競聘教授
應聘時要會討價還價
當教授也要夾著尾巴做人

回到就業這一方面,美國的博士是90%的是這樣,政府部門會雇一些,但是那個量會非常小,這是我到美國的第15個年頭,到目前為止,我大約有9個博士畢業,只有一個到政府部門工作,他現在是得州奧斯汀的首席規劃師,他也是乾的不錯,其他的都在大學裡面做教授。那麼碩士的畢業出來之後,那就是比較廣,40%到政府部門,60%到工業界,就是到公司裡面工作,這一點跟歐洲非常不一樣,歐洲的博士非常多的,而且政府部門和公司都雇博士,那美國人為什麼公司裡面不敢雇博士,因為他有一個公式在那,如果你有博士學位的話你的工資就不一樣,按照他的傳統,他雇你這麼高的工資,比如兩倍的工資,他雇一個博士的工資可以雇三個本科生,或者兩個碩士生,除非這個博士確實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否則的話公司老闆一般不會輕易雇剛畢業的博士,他有這方面的考慮。那麼在歐洲特別是在德國,你一看名片,很多都是博士,當個政府官員也好,公司裡面的也好,他們獲得的博士學歷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都有博士學位,一方面反映出德意志這個民族有這種追求真理,就是為了熱愛念一個博士學位,這是他民族的文化傳統。另一方面是整個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和公民素質的這種重視,在美國不是。

一般的美國學生、美國人他不是為了念一個學位做政府官員,或者到公司裡面,沒有必要念博士的話,最多念個碩士畢業就好了。就是說美國人他整體研究生教育這塊,有比較實用主義的傾向,考慮的比較實際,除非我的職業導向,我將來是想到大學裡面做大學教授,否則一般美國人一般不會花五六年的時光來讀博士學位。你念完博士學位以後找工作,90%的人要到大學裡面教書,就業機會好不好?很多人問我工作好找嗎?總體來說是競爭比較激烈的,美國社會裡面,只有一個職業是鐵飯碗,就是大學教授,一旦拿到終身教職之後,就是鐵飯碗。比如我是用了四年時間,97年拿到終身教授,我現在的就業情況是,我可以離開我們學校到別的地方找更好的工作,我可以炒學校,但是學校不能炒我。這是教授聯合會自己給自己制定的規則,教授可以走的,可以流動,除非這個教授做了什麼違法的事情,否則一旦拿到終身教授之後,在大學裡面就是終身的職位。


大家知道美國總統當四年當不好都要被炒魷魚,選民不選你,你要走人,而且最多只能做兩屆,包括其他的政府當選的官員,都不是終身職業,就是你一旦落選之後就要走人,就要再找別的工作。公司裡面的變動由於經濟的起伏,特別是中小型的企業,他們的工資總體來說比政府官員薪水高一些,但是他們受市場的影響非常大,公司說裁員就裁員,所以我這些畢業的學生們,每次他們再找工作的時候,當拿到兩個以上的Offer的時候,一個是公司一個是政府部門,他們還問我到底拿哪一個。當然他們各有利弊的,總體來說公司的薪水能高一點,但是風險比較大,就是一旦經濟不好,他們就裁員,一裁員你很快就面臨失業的危險,政府部門相對來說工資低一點,但是政府部門相對來說不會輕易的炒魷魚,你可以干很長時間,所以你要看你的興趣來選擇你的職業導向。



博士后不是學位,是未找到工作前的緩衝



在美國90%我說來競爭大學教授職位的這些人,一般美國大學里有一個教授職位之後,一般都會進行全國招聘,要發一個Job description,要在全國發廣告,然後全國的人來申請。各個學科之間會有一些差別,有一些學科,像生物類的、和試驗有關的實驗科學的話,你要光博士畢業還不行,要至少有三到五年的博士后的經歷,然後你才能再找正式的工作,有一些學科沒有博士后,沒有博士后你就可以直接應聘。



說起這個我給大家講一下,關於博士后的管理中國和西方又是有很大的差別,咱們國家博士后的管理,總體來說比較完善,但是它弄得我覺得有點走形了,它又變成了某種意義上另外一個學位了,還有一個固定的年限,然後也給你很多的待遇,而且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的是很多人他做過博士后的經歷都印到名片上了。後來我就跟他們解釋,在美國,博士后基本就是博士畢業之後,沒找到正式工作之前的一種緩衝,就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一般做博士后不會印到名片上。我去美國之後第一次是95年回來的,當時我在A&M大學教書,我記得非常清楚,第一次回到北大的時候,當時城環系的辦公室主任他還記得我,因為他帶過我們很多實習,他就問我,你去了美國這麼長時間現在幹嘛呢?我說我教書呢,他說,那你念博士學位了嗎?我說在美國不念博士學位,就不聘你做大學教授。然後他接著第二個問題說,那你念博士后了嗎?我說,還沒念。然後他跟我說,唉,你怎麼不加把勁把博士后也念了算了。我聽了以後就覺得特別guilty,好像我特別懶,念完博士就打退堂鼓了,不再念博士后了,後來我才理解到,很多人把國內的博士后管理變成了一個新的學位,我聽北大和北師大的老師和學生都跟我說,你要有博士后的經歷,從國內來說從分房子和待遇都要比博士高一點,這一點跟美國是非常不一樣的,美國這個博士后,是博士畢業之後沒有找到正式工作之前的一個緩衝。



怎樣在全國範圍招聘教授?



博士畢業之後去競選大學的職位,我剛才說了是在全國統一招聘,這個競爭是非常的激烈,那麼他看你光拿到博士學位不行,你要能顯示出在你這個領域有獨立的研究能力,那這個問題怎麼看呢?就是說你在念博士期間,一定能夠有發表的文章,就是在你的專業學科領域,另外你要有teaching experience,因為你要在大學裡面教書,所以當你助教要有助教的經歷,助教並不是批改作業,助教一般都是在博士資格考試通過之後要有一個ABD(准博士),就是在你畢業之前進入ABD階段,博士資格考試之後,系裡面給你一門獨立的授課任務,這是teaching experience,就是你真正站在講台上開過一門課,給本科生開過一門課,這種經歷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有文章發表,在美國現在是這樣,你念博士期間至少在我這個領域,當然學化學的和其他實驗科學的話數量不一樣,他們的要求至少要5到10篇,就是你念博士期間發表文章,那我們這個偏社會科學,人文的,一般要兩到四篇,就是你的學科裡面,當然你要能在《Science Nature》里發表,那會更好了,但是不可能的話,你至少在你的專業里要發表一定數量的文章,再加上你的teaching experience,這樣的話你進高等學校的職位上你才能有競爭力。



一般是這樣,他總體招聘的競爭崗位在美國的大學裡面,我說的是全國發廣告招聘,整個考核的過程是比較公平的。比如說我們系有一個教授職位,他會向全國發廣告,100個人來申請,我們系裡會有一個招聘委員會把這100個申請人的簡歷都看一下,看一下之後,評出前十個比較合適的人,然後拿到全系教授的會上來討論這十個人的qualification,然後再投票,這個投票也只是投出前三個人,然後系裡面花錢來讓他們面試,就是Job interview,面試要跟每個教授談,每個教授都來面試,這個面試最重要的是他要在系裡做一個學術報告,這top three candidate要在系裡做學術報告,回答教授們提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三個都做完報告之後,教授們再坐下來,再討論看大家有什麼意見,誰行,誰更合適,然後我們再來決定。



應聘時要會討價還價



大概受聘的過程就是你一旦被提供給你這個Job offer了,一般會有一個事先討價還價的過程。美國資本主義市場機制,一般不要不好意思,就是說,你希望學校給你提供什麼條件的話你要跟他說,是要去要的,要讓他寫到你工作的合同里,他學校里由於經費的問題不會給你主動提供條件,但是你要有這方面的經驗,這一點大陸去的很多學生對美國大陸的體制不是很了解,找了一份工作,覺得這已經是謝天謝地了,覺得有一份工作就行。其實,在美國那邊得到任何工作,當有人給你提供Job Offer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滿足社會需求的這些技能,那麼你應該按照市場規律的技能,應該充分對你的僱主,對於如何達到你的工作的要求提出相應的條件,這是他的一個expectation。我在那邊做過很長時間中國學生會的faculty adviser,我覺得沒有人給他們這方面具體的指點,所以稀里糊塗,給了一個Job Offer很高興就去了。我以前的學生給我打電話說,去了之後才知道,他們有的同樣去的薪水比他的高一大塊不說,還給他搬家費,還給他這個那個,後來他說他怎麼沒有,他以為這些老闆都會主動給他。所以在美國社會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話,我覺得這個總結的非常的好,就是說在美國的社會裡面,you do not get what you deserve, you get what you can negotiate,就是說你一旦有了這個能力和技巧之後,你也要學會談判和討價還價技巧,要知道人家是怎麼樣的expectation,然後把你的工作條件弄得更好一點,就是說你不negotiate的話,他會覺得你非常滿意,這就是對就業市場缺乏最起碼的理解。



怎樣當好教授?



美國的大學教授你一旦被聘了之後,他的起步點,博士剛開始一畢業叫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但是他前面的assistant professor很多人都不理解,要加上a 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翻譯成中文,意思就是說終身教授圈,因為美國是實行終身教授制,招聘廣告裡面都是這麼寫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做為第一個聘任期,是5年,就是你要拿到a 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一般能保證你五年有飯吃,在這五年要對你的教學科研有個考核,五年之後給你考核,你要是合格了,就給你提職,變成了associate professor,with ten year,就是有終身教職,現在的體制一般是這樣,就是assistant professor with ten year,就是有終身教職的,但變成了副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然後副教授提職一般是五年之內,假如你還能在學術上保持你的研究勢頭,發表文章,爭取到研究經費的話,那你會變成full professor,full professor提升完了之後,你還有學術潛能的話,你可以拿到endowed professor就是每年都有固定的科研經費,撥到你的頭下,那麼博士畢業之後,整個這個學術的過程的一個大概就是這樣,那麼怎樣能在學術界不但能邁入這個門檻,而且一旦邁進之後不被踢出去呢?那麼你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你要把你的研究搞得比較好,如何搞得比較好,看什麼呢?一看你爭取到的科研經費的數量來源,二看你發表的文章數量和質量,三是看你在全世界和美國全國各種各樣國際會議上發表的文章,就是看你研究的這一塊的。



還有你的教學,美國大學教授總體來說他們對於學生,當然各個學科不一樣,教授也不一樣,但是總體來說教授授課量和課時有嚴格的控制,比如這些系我在教課,所以我來開會,這是我自律的,系裡面雖然沒有主動規定,但是我一般的國際會議走的話,要走一周,所以一般我不超過三個國際會議,在美國國內開,美國國內交通比較方便,一般走一兩天,我就趕在我沒課的時候走,這樣不耽誤我的課程,否則你耽誤的非常多的話,不但你的學生和美國家長會到系裡有反應,一般來說你要避免這種情況,另外一個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它叫Service,就是你對系裡面的服務和貢獻怎麼樣,在這個裡面我也跟我的學生說,因為我的學生也去做大學教授。我也告訴他說,這個裡面除了Service以外,其實還要看你的人際關係。



當教授也要夾著尾巴做人



很多人都很不理解,說美國是個很民主的社會,未什麼還要高人際關係?總體來說美國大學里的Politics就是人際關係相對來說要簡單得多,但是他也是由人組成的一個社會形體,有人的地方就有Politics,就有矛盾,有衝突。



美國評終身教授的時候,評的是什麼呢?一要看你的學術成績這個方面,其實你系裡面其它的教授在投你的時候,來投你當終身教授的時候,其實都在問心裏面的一個底線,要問的問題是,我願不願意這輩子跟你做同事?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光是看你的學術成就,也要看你的為人。所以我說你要是想拿到終身教職,就是說做學問是一方面,做人也是一方面,就是說要讓系裡比較喜歡你,你也要願意在這個系裡面。這樣的話大家才會都投你的票,你自己一旦拿到終身教職之後,在這個系裡面也比較comfortable。



我由於負責我們學校的一些行政事務,最近這幾年接觸到一些比較年輕的assistant professor,他們學問做的非常好,可是比較年輕氣盛,可能在家裡都是獨生子女,人雖然非常聰明,可就是跟系裡的其他教授關係搞得一塌糊塗,就是為了一些小事情,跟系主任也吵,跟系裡面其他的faculty也吵。



給你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助教授發表的文章非常多,可是,他居然對他們系裡的其他老師和學生說,我要是在這個系拿不到終身教授,其他別的教授任何人都拿不到。結果五年之後投票的時候,別人都拿到了,就他沒拿到,後來他還很不服氣,還來諮詢我,問我要不要找一個律師去上告。因為在美國一出現有不服氣不順氣的時候就要運用法律形式,後來我告訴他,你就別浪費這個時間、金錢了,你告不贏的。我說學校要想讓你走人,可以想盡各種辦法讓你走人,這個給你的信息非常明顯,你跟你們系的關係沒有搞好,你學問搞得再好,沒有用。他們這輩子不想跟你再做同事,憑你研究的成果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我希望你在這邊的時候吸取一個教訓,到下面的話不要氣那麼盛,為了那麼點小事情爭。我說,我跟你再通俗一點用中文的話來說,一個人不管你有多大的成就,還是要活得謙卑一點,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任何時候做人還是要夾著尾巴做人,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後來這個老兄聽了我的建議,他在別的地方找了工作,可能吸取了這個教訓吧,也因為他已經有過那麼多成就了,所以到任之後兩年就轉成了associate professor。


關於我在美國整個留學和就業的經歷,第一部分我和大家先談這些,當然你們有什麼問題都想好了,我先按高老師給我的這三塊,進入第二個問題,關於子女教育的問題和總體人才培養的問題。然後第三個問題我再說去美國留學都需要做哪些準備。

(轉自高燕定博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