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需要「海歸」還是「海帶」? [列印本頁]

作者: 隨風飄落    時間: 2007-12-21 12:13
標題: 需要「海歸」還是「海帶」?
出國留學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是財富的炫耀,高考的逃避,還是時髦的選擇?

    是風度翩翩,滿口外語,年薪幾十萬的代名詞?

    是學成歸國,海歸創業,創造財富的奇迹?

    當然,這些都是美好的願望。但不能把出國留學等同於成功的保障。

    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艱苦的努力,也可能近百萬花光了,還是回國來待業呢。結果需要家庭再拿一筆錢來給這個毫無工作經驗的人開家公司創業。實際就是自謀職業吧。(海歸,指成功的留學回國創業或就業者;海帶,指的是留學回國待業者。)



    所以,關於出國的目的和效果,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為何最早的留學生都效果不錯,大多功成名就;而最近幾年就出現了「海歸」和「海帶」現象呢 ?

    就因為早期留學的是考上公費留學的學子,他們自身的條件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後者無法類別的。還有一點,早期的留學生,他們幾乎身無分文出國,除了義無反顧地去拼搏新的獎學金,別無他路。所以,在海外留學期間,他們必須成績全優,還業餘打工,洗盤子、掃雪、除草等等,什麼工作都干。因此,他們珍惜任何的幫助和機會,無論學習和工作都比別人更加努力,許多企業看重他們的才能和人品,主動為他們辦理綠卡,幫助他們留在國外。十多年的拼搏和努力,成就是水到渠成,成功是天道酬勤!

    所以,大家應該對此有個清醒的認識:留學是個成本巨大,兒在外,家令有所不受、後果無法控制的選擇。其成功與否,是與個人的努力和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密切相關的。



    總體來講,目前中國社會的發展已經到了飛速融入世界經濟的時期。其總量已達到世界第四大經濟實體的規模。並且會在不久的將來(可能30年內)達到世界第二甚至第一的位置。這樣的速度和規模,就對國家的人才儲備提出了很嚴峻的要求。如果沒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準備,和利用這些機遇的能力,可能我們的目標實現就會推遲或流產。還有一點,我們目前的GDP,60%以上是靠的外國直接投資,這個量的存在,就說明了我們人才最大的需求方向。外企各大公司錄取的人,基本上是國外留學(有工作經驗者)的或外國人,國內的畢業生只要北大清華的。而且待遇也是國外留學和外國人是一個檔次,國內畢業生的待遇是低了很多檔。差距幾乎是一倍。



    中國人才市場上最大的剩餘是國內大學的畢業生,以每年6百萬人的速度遞增。3千多人競爭一個公務員的指標,這種就業的飽和度,也正說明了國內教育的局限性。



    那麼,如何成為未來中國最需要的人才呢?如何才能成為「海歸」而不是「海帶」呢?
作者: james2000    時間: 2007-12-28 12:16
原帖由 隨風飄落 於 2007-12-21 12:13 發表
中國人才市場上最大的剩餘是國內大學的畢業生,以每年6百萬人的速度遞增。3千多人競爭一個公務員的指標,...



真恐怖!海帶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