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薄瑞光訪台的三大任務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7-12-14 15: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陳一新(台北)
聯合早報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訪台,分別見了陳水扁、謝長廷與馬英九。扁長分別做出一些承諾與保證,美方顯然不甚滿意。至於薄、馬之間的互動不僅氣氛融洽,而且美方還對馬的下鄉長住與人身安全處處表露關懷,這就顯得親疏有別,分外讓謝感到不是滋味。

  薄瑞光此行的三大任務是: 一、讓入聯公投降溫,確保陳水扁不出正名制憲新招,並對公投的可能通過做出損管處理;二、阻止陳水扁實施戒嚴,以確保台灣政權和平轉移;三、不準陳水扁對新總統下指導棋,以確保兩岸恢復對話。

對謝、馬態度有所不同

  對於入聯公投,薄瑞光也知道再講什麼也是多餘,但基於以下理由,美方還是得不停地講下去。華府基於自己的職責,必須不斷地提醒台灣,特別是台灣人民:入聯公投繼續推動下去,對台灣有百害而無一利。就算阻止不了,這多少也有降溫的作用。美國了解,只有持續施壓,讓陳水扁知道美方的嚴重不滿,才能阻止他推動別的選舉花招。

  薄瑞光此行也是擔心一旦入聯公投過關,可能會造成兩岸緊張情勢升高,而必須徵詢謝長廷與馬英九的意見,預先做出損管處理。結果是,薄瑞光相信馬英九當選就不會有台海危機的說法;但對於陳水扁聲稱他任內絕不會違反「四不」,薄瑞光只有半信半疑;對於謝長廷認為公投一定會過,以及他「不會過度解讀公投結果」的承諾,則讓薄瑞光「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至於為什麼薄瑞光要全力阻止陳水扁實施戒嚴呢?因為一旦台灣實施戒嚴,不但台灣二十多年民主化的成果盡付東流,而且台灣新總統也無從產生,更不用說美國所期望的兩岸恢復對話了。

  陳水扁11月25日表示,他正在「思考」是否要實施戒嚴。在美方高度關切下,陳十二小時之後就說他任內絕不戒嚴,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並說那全是電視名嘴的主意。不過,美方對「戒嚴說」並未放心,仍透過政界、學界與媒體多重管道進行了解。

  由於茲事體大,美國亞太副助卿柯慶生決定在12月6日親自出面透過台灣媒體,讓台灣人民知道美國對台灣戒嚴的立場,這是毫不含糊的。對華府來說,如果台灣戒嚴,不僅是美國在全球推動民主價值的一大挫敗,而且台灣因戒嚴而造成的動亂與兩岸衝突,更可能嚴重影響美國的利益。因此,柯慶生指出,美國支持台灣的民主,但如果台灣戒嚴或朝此方向走,則美國的反應會是「極度負面的」。

  美國對台灣戒嚴的警告當然不是無的放矢。透過美國在台協會提供的情資,薄瑞光與柯慶生都相信,台灣現在或許還無戒嚴之名,但在不少領域卻已經出現戒嚴之實,而且正在持續擴大之中。例如,拿著一紙搜索令,國安局與檢警人員前往時英出版社查抄書籍;國防部長李天羽表示總統宣布戒嚴后,如果立法院不予追認,國軍還是會聽總統的,而且會派六軍團司令接管台北市;教育部在不合法的情況下強行拆除中正紀念堂的牌匾,嚴重違反程序正義,都讓美國在台官員嗅到「類似戒嚴」的肅殺之氣。

對「戒嚴」說提出警告

  儘管陳水扁在會見薄瑞光時做出絕不戒嚴以及如期舉行兩項選舉的保證,不過,經過七年的打交道,美方早就認定陳水扁已經沒有信用可言,他的承諾是不算數的。因此,美國特別安排美聯社專訪陳水扁,逼他做出「不會有藉口、任何原因來宣布戒嚴,更不可能有想要延期、延緩選舉的打算」,立此存證,以昭大信。雖然陳水扁的保證沒什麼價值,但總是多一條證據。

  此外,對於陳水扁拒絕與中國恢復對話,美國也不以為然。在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楊蘇棣12月3日呼籲台灣新領導人恢復兩岸對話之後,陳水扁曾反嗆楊蘇棣,表示不論哪一黨的候選人當選,兩岸都不可能恢復對談。但在柯慶生12月6日重申美國這項立場之後,陳水扁即不再回嗆。

  薄瑞光來台,乾脆為陳水扁補課,告訴他有關民主國家的基本原則:「民主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當選的新領導人有新的機會面對一些問題,並解決重要議題」。薄瑞光並且不留情地指出:「過去幾個月我們發表的評論和看法,都是為確保台灣新總統有這樣的新機會」。顯然,薄瑞光意思再明白不過,陳水扁已是即將卸任的總統,美國最近有關促談的談話對象根本不是他,請他不要表錯情、會錯意。

  令人訝異的是,在聆聽薄瑞光這番幾乎無視其存在的談話之後,陳水扁不僅毫不動氣,而且還老老實實地回答:「明年台灣的新總統會對全國人民、美國政府、美國朋友怎麼講,他不知道,無法下指導棋,也不可能影響新總統。」陳水扁反嗆楊蘇棣,逞一時之快;柯慶生髮聲,他噤聲不語;薄瑞光一來,他就棄子認輸,承諾不對新總統的施政下指導棋。

  ·作者是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學訪問學者
愛江山,更愛美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7: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