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平均數易掩飾社會差距

[複製鏈接]

910

主題

157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ede10 發表於 2007-12-5 1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鄉音》          第11期            江曾培

           據統計,1978年到2006年底的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建築面積已從6.7平方米提高到27平方米。然而,建設部副部長齊驥日前說,既然有不少人的人均面積超過了27平方米,那就一定有相當數量的家庭人均建築面積遠遠低於27平方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光單純追求住房面積平均數是不夠的。應當設法讓所有的社會居民都能夠享有適當的住房。

      這種「住房小康不能只看平均數」的說法,是一種可貴的清醒。民間流傳的一首打油詩云:張老闆有千萬,九個鄰居窮光蛋,算盤珠子一平均,個個都值金百萬。它形象地表明掩蓋貧富差距的「平均數」統計,沒有反映事物真相,成了一種掩飾矛盾的手法。而在貧富差距擴大、基尼係數已經超過警戒線的今天,統計上的平均數雖然仍有其作用和價值,但其對社會差距和矛盾的掩飾,必然會引起公眾的反感和不滿。因此,許多情況不宜只簡單地公布一個籠統的平均數,不妨多公布一些能夠表現差異和差距的平均數,如高收入的平均數、低收入的平均數等。這樣,更有利於推進將改革成果惠及社會每一個成員,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1: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