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心為恕

[複製鏈接]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11-3 01: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弗洛伊德有個投射理論,大意是人總會用自己的內心來度量他人。所以,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評價不同。比如,同宿舍的女生只用十個大洋請了一宿舍的人吃飯,有人說她只出十個大洋是小氣,有人說她是節儉,有人說她心計過深,有人說她不過是很單純。
  簡單的一件事,真的能反映出那麼多不同的品質嗎?當然不是,所以,那個精神病醫生出身的人會說心裡想什麼,就會評價什麼(當然,這是對中性事件本身,殺人放火不在其列)。

  這讓我想起chico轉貼中的字了。
  恕字,為如心,如誰的心呢?
  為什麼要寬恕人,不能怒,不能忍,而要恕?
  因為,怒,是心的奴隸;忍,是自己割自己的心;只有恕,才是將心比心,把一切的事情放下。看,老祖宗造字真了不起。

  當然,弗洛伊德的投射與這個恕字有所不同。

  只是,時常觀照一下內心,想想應何時收斂那個眼中之刺、又應何時如彼之心倒總是有些好處的。
簡單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沙發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7-11-3 0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忍字,你可以這麼解,但是本意好像不是這樣。忍字的本意應該是能、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
 樓主|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11-3 07: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鄉下人進城 的帖子

俺不過是查了一下經
就被某人認為是搗亂
俺一想,別人投射是別人的事情
俺就寬恕人家吧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4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7-11-3 07: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子竹青青 的帖子

讓他們投射去,你忍(敢)就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5
 樓主|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11-3 07: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鄉下人進城 的帖子

那我就繼續查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6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7-11-3 07: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子竹青青 的帖子

接著查,本老鄉支持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7
 樓主|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11-3 08: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鄉下人進城 的帖子

問題是你們是咋查的

咋一條條的能從書的各個部分翻出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8
chico 發表於 2007-11-4 00:25 | 只看該作者

<形聲>、<會意>字
小篆:忍,從心、從刃,本義作「能」解,見<說文>;古時因「能」與「耐」相通,故「忍」有忍耐之義。「忍」又作「堅心」解,乃堅其心以應事之義,故「忍」從心。又以刃為刀之最利處,有善斷物之意,能在斷然中不動搖,故從刃聲;亦解為刃入於心為「忍」,其意為能承受艱難之義,乃會意字。
其義為:

1.能也、能耐曰忍,堅心應事之稱。如《國語·晉語六》
「過由大,而怨由細,故以惠誅怨,以忍去過。」
2.耐受、含容曰忍。如忍辱負重。又如《論語•八佾》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抑制、剋制曰忍。如忍俊不禁。又如《荀子•儒效》
「志忍私,然後乃公,行忍性情,然後能修。」
4.忍心。如《史記•周本記》「殺人夫子而君之,吾不忍為。」
5.不慈、不義曰殘忍。
「忍」字心上立把刀,猶如利刃刺心,尚能堅心忍受,此之謂忍。又忍的本義為「能」,是人人本具的德能。但因其刃堅利,使此「能」更加難行。

有人誤認「忍」是消極、懦弱的表現,是自我的壓抑,故凡事皆要爭,絲毫無容忍之心,亦無吃點小虧的雅量,故人事不和、衝突頻繁。其實「忍」是積極的、是豁達的、是有遠見的,有識者才能深切體會到。
人生伊始,「忍」就形影不離地伴我們成長、茁壯乃至終老。出生的剎那,要忍如刀割般的痛苦,方得新生;終老時,更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如龜脫殼般的痛楚,才撒手人寰。學生時代,要堅忍各種學業的挑戰、無數個挑燈苦讀的日子,才換來亮麗的成績;步入社會,尚要禁得起風雨的洗禮,面對花花世界要能堪忍誘惑,才不至墮落;成家后,何嘗不是學習彼此包容,在寬忍中築造幸福。
尤其在最難的處世中,人事的和睦,莫不來自相互的寬容與平等的對待;即便是面對傷害和侮辱,智者能反躬自省,在寬恕忍辱中化解怨懟,在磨礪中,永遠懷著感恩心提升自己。這一切,皆靠堅韌的毅力與堅定的信念,能忍、堪忍,最後才登上成功的彼岸。
由是可見,一切法莫不得成於忍,小忍小成就,大忍大成就。故曰:「忍之一字,乃眾妙之門。」
細看人生何嘗不是在忍中學習、忍中成長、忍中有得……,可是,我們卻往往忽略了「忍」的功用,於關鍵時刻,反而失掉了忍的功夫,鑄成大錯,一生悔痛,永難彌補。故孔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可見從最小的耐心到最大的忍辱,都與我們一生息息相關。
且讓我們重新體會這「忍」的妙用,從耐煩於事,耐心於學開始,繼而能在生活中,將它淋漓盡致地發揮,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20: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