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漢和:中國軍工領域的模仿令俄國倍感壓力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10-24 22: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更新時間:2007-10-24 米爾軍情網

      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對中國的軍事工業有著重大影響,是其最主要的海外武器供應商。現在俄羅斯不僅丟掉了中國這個市場,更重要的是,中國還將在世界軍工市場與俄羅斯展開競爭。中俄軍用技術合作存在的問題、前景如何?《莫斯科時報》記者亞歷山大.拉曼諾夫日前採訪了加拿大著名國防軍事雜誌《漢和防務評論》主編、中國問題專家平可夫。

  平可夫:去年(2006年),中俄軍用技術合作不多,沒有簽署大型合同。究其主要原因,中方認為是由於俄羅斯沒有如期履行2005年合同。據該合同,俄方應該向中國提供38架伊爾-76運輸機和伊爾-78空中加油機,但是由於原塔什干製造廠無力生產,必須由烏里揚諾夫斯克製造廠生產,這需要大量投資,所以俄方將價格提高近30%。

  中方決定,如果舊合同未履行,就不會考慮與俄羅斯簽新合同。中俄兩國政府間定於2006年10月召開的軍工會議也拖到2007年的5月,能否在年底召開還未可知。

  中國不僅不滿意俄方的漲價,同時對其質量也不滿意,特別是柴電動力「基洛」級常規潛艇發射的「俱樂部」反艦導彈存在問題。設計該型號導彈的「革新家」設計局稱,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多功能戰鬥機蘇-30MKK是專門為中國設計的,同樣存在問題。但是如果現在中國購買的話應該沒有問題,因為蘇霍伊設計局已經具備充足的製造經驗。

  那俄方對中方合作者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平可夫:與中方談判時,中方希望獲得更多的技術資料,買一兩個技術樣品以便隨後可以獨立製造。比如殲擊機雷達,中方從俄方「同步加速器」無線電製造研究所購買了1、2個雷達,過了幾年就出現了複製品。

  另一個例子:中國054A型導彈護衛艦上裝配的對空搜索雷達與俄制現代級導彈驅逐艦上的「頂板」雷達類似,西方專家起初以為這是從俄羅斯購買的,實際上它是由中國造的。我把照片給俄方的技術人員看,他們對中方雷達與俄方的如此相像感到震驚。

  複製問題只是老問題,80年代就在中國與義大利、法國之間出現過。俄方不滿的是,中方常常通過烏克蘭購買設計圖紙進行複製,然後將其投入市場打擊俄方產品。

  比如中國最新的155毫米榴彈炮PLZ-05是仿製俄2С19М1自行榴彈炮的,我問了俄方的設計專家,他們說:是的,90年代中期,中方派了很多代表來要了很多資料,拍了照片並錄了像。類似遭遇還有俄方的「旋風」火箭炮,中方購買了一輛,得到了最大的信息,不出3年就出現了中方的「旋風」—A-100型遠程火箭炮。

  您談到了兩個問題:俄方供貨困難和中方的仿製問題。但是,俄羅斯已經提供了伊爾-76,中方如果真的需要應該可以仿製呀?

  平可夫:仿造簡單的坦克和大炮還可以,伊爾-76很複雜,有一整套設備,如發動機和導航系統。中方正計劃建造自主的「大飛機」,在升級蘇聯時期研製的安-12運輸機時希望得到烏克蘭的幫助,現在該型號為運-8F-600,得到烏克蘭技術支持后,該渦輪螺旋槳飛機升級為運-9。

  如果沒有烏克蘭的幫助,中方是否可以獨立建造「大飛機」?

  平可夫:烏克蘭使用的是俄羅斯的發動機,因此即使烏方也需要俄羅斯的技術。就目前中烏合作程度看,中方是信任烏克蘭的,但是到烏克蘭加入到北約后就難說了。

  中方說由於伊爾-76合同問題,不會與俄方再有新的合同,那麼中國真的沒什麼再想要的嗎?

  平可夫:像78架蘇-30MKK這樣的採購恐怕不會再有了,中國空軍沒有更多需求,他們有類似的殲轟-7A戰鬥轟炸機。殲-11(蘇-27SK)已有升級產品殲-11B。中國正大量生產殲-10。2007年俄羅斯航空展上,我發現很多中國代表團非常認真研究蘇-35。看來他們準備生產新型飛機。

  能否預測一下中俄合作生產第五代飛機的前景呢?

  平可夫:就目前來看,由於相互的不信任,合作是沒有可能的。中方只獲得一半的殲-11/蘇-27零件就單方面終止合同。沈飛本應該裝配200架殲擊機,但是實際上剩下飛機的中方已不需要,這樣還談什麼合作第五代飛機呢?

  中方沒有俄方就可以單獨改進殲-11B。令蘇霍伊設計局不解的是,中方沒有正式解除組裝蘇-27SK的合同,但是也沒有表示希望將其改進,發展成帶有自主研發的雷達系統和其他裝備的殲-11B戰鬥機。

  俄方空軍專家對我說,瀋陽航空製造廠的殲-11生產線並不讓他們接近。俄專家說,雖然他們是出於好意想看個究竟,但是得到的答覆是不可以。中方在得到第一和第二批蘇-27后就開始進行研究了。

  但是中方購買俄第五代飛機倒是有可能的。中國要想達到俄羅斯現有空軍水平還需要大約15年左右,那時大概俄羅斯已向海外出售此類飛機了。2020年初這種局面肯定會發生,而中國對此也一定很感興趣。

  中方現在最迫切需要俄方哪些技術?

  平可夫:首先是航母艦載機、新型遠程轟炸機。中方從烏克蘭購買了「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后中國獲得不少技術,但俄羅斯擁有全套艦載飛機著陸設備和技術。中方從烏克蘭手裡購買的T10K飛機是俄羅斯艦載殲擊機蘇-33的原型機,雖然不適合直接使用,但是很明顯這是用來借鑒研究攔阻降落和機翼摺疊結構的,這將用在殲-11B戰鬥機艦載型上。如果艦載型發展失敗,中國會馬上購買俄羅斯的蘇-33。中國現在新型殲擊機都需要俄方的發動機。

  但是說中俄互相懷疑感覺還是很奇怪,中方不是還參加俄羅斯組織的2007和平軍演了嗎?

  平可夫:這次軍演表面意義遠遠勝於實際意義。俄方想向世界展示多國外交政策,同樣也與北約國家進行了軍演。俄方軍隊經驗豐富,技術先進,中國認為應該多向其學習。而且在台灣問題上,中方也需要俄方的支持與軍事合作。中方對美日澳在中亞打造的「中亞北約」不滿意,與俄羅斯不滿北約東擴立場相同。但是,儘管與西方有戰略摩擦,俄羅斯精英還是希望自己國家融入到歐洲,這與中國是完全不同的。

  看來中國是走對路了:不與任何人爭辯,同所有人合作。俄羅斯在試圖與西方靠近,但與這種靠近帶來的好處相比,問題似乎更多……

  平可夫:中國的周邊並非形勢一片大好。首先是美國在東歐布置的導彈防禦系統這一問題。美國公開說在捷克與波蘭的軍事設施是對準「流氓國家」——伊朗和北朝鮮。可是說北朝鮮的導彈打到北約,簡直是一派胡言!其實這是另有所指,這說的是中國。東歐的導彈防禦系統對準的是中國和伊朗,這才是北約那些人想說的。美國想用中國為北約樹一個新的敵人,這是更大的戰略號召,遠遠超過俄羅斯。

  那為什麼中國還會懷疑俄羅斯呢?

  平可夫:中國對此有很多報告。他們批評俄羅斯媒體和主流報刊對中國負面報道太多。中國專家認為俄羅斯對華政策搖擺不定,最好的例子就是石油輸出管道項目。一些學者特別注意到俄羅斯的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情緒,認為這使莫斯科對外政策變幻不定,這些學者引起上層對於這個「鄰居」的警惕。而且,沙皇主義的復興不得不使得人們想起沙皇時期俄羅斯對中國領土的侵佔。

  中國學界雖然也有人主張加強與俄羅斯合作,但是很明顯存在著「警覺的一方」,而這種思維還在蔓延。

(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0: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