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勸架

[複製鏈接]

815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3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7-10-8 2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很多海外學人苦熬多年總算奔了小康, 粗茶淡飯與世無爭. 雖說是成者王侯敗者賊, 但世事多變, 即使是王安電腦、亞胡網路也有走麥城的時候(財富). 前幾年在小耳朵上見到一位早期學人現身說法自我調侃, 說是泡沫破裂后不敢再去矽谷的幾家中餐館. 當年身價十幾億, 經常光顧的數家餐館東主都想搭乘風船, 買了許多其公司股票, 結果傾家蕩產血本無歸(必是謙辭, 但凡生意夠規模的主兒大多會設一些特殊基金, 留下後路, 即使生意一敗塗地,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照樣衣食無憂. 也有急流勇退的主兒, 記得華人媒體報道過一位台灣來的弗吉尼亞理工教授, 網路興盛時以三億多的價錢將公司賣給了甲骨文(後者看中了其一套應用軟體及市場), 分了一半給員工隨即全家就地蒸發, 再無音信. 一般成功者都比較有風度, 在王曉冬入選院士的記者招待會上, 這位就來了一個美國式幽默, 說是大概從此出行再也不用住汽車旅館了(最近做了一次統計, 全美 Apoptosis -programmed cell death 排名前20位之中, 大陸學人佔了3席, 其中有兩位三院院士).

早期學生學者聯誼會迎來送往、各色聚會還真挺忙, 領館定期送來國內時新影視錄像、書報雜誌. 雖說盡心儘力, 但杯水車薪眾口難調時有報怨. 學校之間互通有無來往頻繁, 那陣子水土不服還不知道什麼叫作非法行醫, 附近一所私立學校的聯誼會(其藝術學院華人不少, 跳舞勞損扭傷乃家常便飯)常常找上門來求助, 有些下過醫療隊或在基層醫院呆過的主兒十八搬武藝樣樣精通, 按摩、針灸、拔罐子什麼都好使. 經常上門的還有一位50年代紅了半邊天的兩位民歌手之一(不是唱南泥灣那位). 當時教育領事中主要來自北京、上海4校, 共同語言也比較多, 還有一批文革前培訓法文準備赴柬埔寨任教的中青年教師, 後來有些人做了國務院專家局及各部外事首腦(衛生系統有些例外, 很多人出身哈爾濱醫專, 有一次一位該校出身的俄文改英文的老師出國前請客, 有幸赴家宴, 建國以來衛生外事脈絡一覽無餘).

記憶最深的勸架有兩次, 一次是在加州的紅木國家公園, 在著名的舍而曼將軍樹附近的停車場, 一位學者出言不慎惹惱了當家的, 天高氣爽植物奇特, 眾人正在興頭上, 而這位太太就是不下車, 先生無計可施找到了俺, 說是老弟您平常最有面子,是否能給調和一下子. " 滄海橫流, 方顯英雄本色" , 當即硬著頭皮上陣,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而且人家白天吃得是一鍋飯, 雖說磕磕碰碰在所難免, 但回過頭來兩口子言歸於好, 一對口供, 您說深了淺了都不好, 弄不好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首先打開車門兒來了幾句: 這男人天生粗線條, 說白了就是混蛋一個, 不過您那位可是好人, 當初為了您的J-2 那真是寢食不安上躦下跳不遺餘力, 大家都是收入有限, 為了您的機票老 倆月都沒吃過魚、肉. 轉過來勸先生, 要是在國內我得叫您一聲老師, 這點兒面子您得給我, 您孔孟之道一定比我讀的多, 好男不和女斗, 兩句經典您定是熟記在心(有位無機前輩就為這兩句當了右派, 為了湊數兒政策攻心, 這位平日謹小慎微夾著尾巴做人的學者被磨了幾天, 最後用了這兩句經典, 害得全家跟著倒霉, 苦學子女與名校無緣. 系總支正、副書記一位是調干生, 另一位是....  最近看了一批回憶錄, 痛定思痛反思文革, 如果當初諸知識精英小心做人, 善待"平庸"人等, 也許可免諸劫(老人家中專出身, 胸懷大志地位卑微, 月入八個大頭, 而有些教授頤指氣使對普通職員不屑一顧, 極盡輕蔑之能事, 日久積怨甚深, 才衍生出了"書讀得越多越愚蠢"的理論, 聶某人以調干生入最高學府, 壓力自不待言, 而知識分子以己之長比人之短, 陋習不改遂釀下大禍, 文革興起乾柴烈火水到渠成. 其實京城之內聶氏之兄為人處事口碑還是不錯的. 莫伯蒼有句名言: 為人處世要善待每一個卑微人物, 說不定哪位市井潑皮無賴就是您的傳人(碰到了一個傻子, 可能是其與一位侍女之後, 有感而發). 記得有一篇法醫學論文提到過在有些文化中, 百分之5-15的子女為非婚生), 當眾下跪, 強人所難咱也開不了口, 其餘的您就看著辦吧.

另外一次女方是太太的好友, 問題就比較好解決. 男方在其它學校, 首先把太太接到自己家, 晚飯後這位痛哭流涕三個小時之內曆數男方諸多過失, 那真是罪大惡極罄竹難書, 正好這位男士也是朋友而且還挺投緣, 幾次釣魚把他的家譜查得一清二楚. 兩位分別來自上海和北京, 按理說男工女醫珠聯璧合, 兩位是在國內校際聯誼舞會認識的. 兩家背景不同, 家長之間交往有些誤解, 兩位本事、脾氣都不小, 但用在家裡自然是烽煙頻頻不得安寧. 幾天下來這位心緒漸平就想回家了, 但是總得找個台階, 於是一個電話打過去: 機不可失, 您趕緊準備花籃兒陪上笑臉來接, 否則日久生變就不好辦了. 而且兩位太太過往甚密准沒好事兒, 不是罵你就是罵我. 前幾天與一位年青人討論動物行為, 她的提法挺新鮮: 雄性動物基本上是一根筋, 雖說都想佔山為王, 但只要見到對方體型大塊頭足, 一定掉頭就跑. 而雌性動物體型近似, 要見高低就得鬥智斗勇, 細水長流.

如果哪位學業不是太忙, 聯誼會學生會等職務值得一試, 胡適老先生說回國後部、校管理用了許多在康耐爾會長任上學的招數(自傳).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7-10-9 07:31 編輯 ]

27

主題

470

帖子

11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5
沙發
nick_martin 發表於 2007-10-9 1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5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321
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7-10-22 00:38 | 只看該作者

                                                   恭親王之後所作(孫子或侄孫), 春節回家再找行家鑒定一下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7-10-22 00:4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5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321
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07-11-13 20:35 | 只看該作者

宮廷醫案: 恭親王

昨天看了一本"太醫院史話"摘要(新浪讀書), 作者功夫了得, 從清朝遺留下來的4萬多件宮廷醫案中縷清歷史, 思路很好. 在中華醫學雜誌和檔案學報上讀過一些片段, 中國歷史檔案館網上也有一些, 但幾次到訪瀏覽幾分鐘就被轟出來了. 從醫案分析恭親王逝於鬱悶, 後期的方子里基本上都是毒性不大的植物葯, 看來主要還是肝鬱不舒所致, 可能還是因為大權旁落心有不甘. 人生苦短名利乃身外之物, 只要吃得上窩窩頭還是閑雲野鶴自得其樂為佳. 書中有不少珍貴的史料, 如一位太醫院院長竟敢向聖上跑官兒, 還真准奏了, 從此主要御醫全體官升一品, 頭兒進入高幹序列(從三品). 老人家的歷任保健官員大多也是同等官階. 陪人去過幾次豐澤園(不過位居瀛台不大吉利, 按說文人不應該選這麼個地方), 大床一側堆滿了線裝書, 有的回憶錄里提及老人家經常讀"資治通鑒"和"史記".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7-11-15 18:52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8: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