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韓朝峰會和中國在亞洲的道德權威

[複製鏈接]

482

主題

680

帖子

803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star 發表於 2007-10-5 1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韓國總統盧武鉉與朝鮮領袖金正日的峰會,再次凸顯了朝鮮半島現狀不會無限期延續,金正日家族專制政權的終結,和朝鮮民族的統一,或遲或早必然發生。北京如何在這一過程中維護和擴展中國的長遠利益,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挑戰。

  對中國而言,朝鮮目前與緬甸有不少相似之處,主要便是北京與當地現有政權保持了世上罕見的良好關係,所以維持現狀符合北京追求「穩定」的眼前短期利益,並且使得中國在當地具有最大的外交影響和槓桿。

  朝鮮與緬甸一旦出現華盛頓期望的「政權更迭」,都會帶來北京難以逆料的「動蕩不安」。尤其是這兩個政權不僅國際形象惡劣,在各自國內的經濟建設也是一團糟,民望低下而只能憑藉高壓專制來維持統治。

  「政權更迭」之後當地朝野的對華態度非常可能惡化。

  但是緬甸近來的局勢演變和全球反應,充分顯示北京要在當地維持現狀的道德代價。這種道德代價不僅消耗中國辛苦積累的外交資本,威脅到明年北京奧運會的順利進行,更可能在當地現有政權最終垮台之後,嚴重損害中國的長遠利益。

「大國主義」被美日利用

  回到朝鮮半島問題。筆者十年來的一貫立場,是中韓千年同盟關係的恢復,代表中國的長遠利益,而日本將是朝鮮半島統一最大輸家。中國和韓國建交以來兩國經濟和政治關係的飛速發展,完全符合這一趨向。

  然而近年來,中韓關係也出現了重大麴折,這便是「高句麗」古國的歸屬爭議。北京在這一問題上死板的「大國主義」,被美、日充分利用,以此刺激狹隘的高麗民族主義,人為製造了唐朝之後從未存在的「中國威脅」,甚至將此等同於日本對朝鮮的數百年侵略和壓迫。這一發展反過來更刺激了北京對朝鮮統一的擔心。

  北京在「高句麗」問題上的僵硬立場,說到底是「防患於未然」,擔心這會導致朝鮮統一之後對中國提出領土要求,和中國境內兩百萬朝鮮族人口藉此「民族自決」。北京的擔心基於以下兩項基本考慮。

  第一,歷史是現代領土要求的依據。以筆者之見,這是迂腐陳舊、不切實際的阿Q式想法。自古至今,領土得失向來是強權和時機的結合。

  君不見科索沃是塞爾維亞族歷史上的民族搖籃,如今在西方強權下照樣將「民族自決」而「獨立」。而近代史上中國從中亞、外蒙古到東北失去的大量領土,有多少可以憑藉歷史依據(例如外蒙古境內的大段秦漢長城遺迹)收復?

  第二,北京對境內少數民族的認同和向心力毫無自信心,認為他們在外部力量的挑唆下,終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中國百多年來積弱,加上北京近年來嚴重道德權威赤字造成的弱勢想法。

  就以朝鮮族問題為例。中朝邊界絕大部分已經固定幾百年,中國今天的朝鮮族不僅與歷史上的高句麗沒有直接關係,大都更是近代移民後代。更加明確的事實,是朝鮮族大規模來華始於清代末期,是日本壓迫吞併朝鮮的產物,迫使不願做亡國奴的朝鮮人移民中國東北。

  所以今天中國的朝鮮族,有點類似明清換代之際大量不願剃髮的華人移民越南,其後代在越南被名為「明香」(后改稱「明鄉」)。如果這些被中國收容的朝鮮亡國難民後代要「獨立」,不僅毫無法律基礎,在中韓兩國都遵奉的儒家道義上更站不住腳。

朝鮮族已融入中國社會

  如果中國經濟發達和道德權威強盛,實在不必擔心境內少數民族尤其是朝鮮族的認同問題。在文化上,朝鮮與中國之間類似英國與美國。新近中秋期間,韓國人山人海的回鄉團聚人流,是這種共同文化傳統的最好寫照。

  朝鮮族是中國文化教育程度和大學生比例最高的民族,因此也是融入中國社會主流最成功的族裔。筆者曾經在海外遇到從小在「民族小學」接受朝鮮語教育長大的東北朝鮮族人士,因為畢業於復旦大學,不僅學了一口上海話,其文化認同完全是中國。

  英語《亞洲時報》夏季報道,由於充分的教育和社會上升機會,中國朝鮮族下一代出現相當普遍的漢化。如果中國維持經濟發展並改善社會政治環境,不僅東北的朝鮮族,越來越多的韓國人也會爭先恐後地來中國尋求機會,正如近代有大量英國人移民美國一樣。

  與此對比,中韓最初接近之際,是毛澤東文革災難后不久,連長年在中國外交部和中共中聯部工作的朝鮮族幹部也紛紛設法移民韓國。這或許是北京對東北朝鮮族認同問題心存戒心的起源。

  總之,要維護中國在亞洲的長遠利益和地位,除了經濟發展,北京務必迅速改善和提升其在國內外的道德權威。其他不提,新近華盛頓又公開力挺日本在聯合國入常,結果引起韓國保守親美的《朝鮮日報》發表社論《布希只看到歐洲的痛苦卻看不到亞洲的創傷》,抨擊美國的這一親日政策。這是韓國對中國亞洲外交的價值的很好例子。

  另一方面,近來周旋於歐美列國首腦而令北京十分尷尬的達賴喇嘛,卻始終得不到韓國政府的入境簽證。再根據義大利著名的藏學家Luciano Petech,自從元朝以來,北京原來在藏區享有「道德權威」,而喇嘛和僧侶一直是西藏最「親華」的階層。從西藏到台海,北京應該反省道德權威對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認同的因果關係。

於時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8: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