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留學的日子永誌不忘

[複製鏈接]

5682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28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aby 發表於 2007-10-2 1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埋沒了無數的白天和黑夜,十年我們做過什麼,我們當時是想著什麼做下來的,驀然回首竟一片迷茫。能記起來的,已經不是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倒是一個一個的人、一件一件的事情還能連貫地接掇起來。而其中印象最深的,還是關於瀋陽小夥子小李的回憶。

  愛學習的瀋陽小夥子

  1991年出國前我在一所中國最著名的大學當講師,每月的工資是124元整。妻子的收入比我也好不到哪裡,有了孩子后,經濟上慢慢出現了拮据的感覺。到日本時卻正巧趕到日本泡沫經濟的尾巴,許多地方缺人手,招工的人把汽車開到大學門口等待做短工的學生。到日本第2天就跟著隊伍進了工廠。一直到出國我的人生經歷都是順風滿帆,我是從校門到校門讀到碩士,多少算是知識人,長這麼大沒有做過更多的活。進廠后守著一台機器傻站一天,心理很不平衡。上海的學友勸我說,上海人管出國打工叫「扒份」,意思是暫時付出一份特殊的辛苦以擺脫貧窮的境遇。「扒份」就「扒份」吧,九個小時做下來,收入9000日圓,當時在中國這錢黑市能換到720元人民幣,掐指算一下,比我在國內半年的工資少不了多少。於是每天上午一下課馬上就坐車去打工直到深夜。我滿心歡喜地看著存摺上的數字碼一點點走向10萬、20萬、30萬、100萬……辛苦之中,有一份從來沒有的充實。

  可念書人畢竟是念書人。幾個月後又開始想念讀書的好處來了,於是每周五留出一下午泡圖書館。這樣一來每周五就成了我個人的節日,到這天我會刮乾淨鬍子穿上西裝。日本大學的圖書館條件比較好,我讀的大學書庫外有一個很大的過廳。我就喜歡在過廳的沙發上讀書,白色的書頁翻動時我常常莫名其妙的會激動。我至今仍無限懷念那些消磨在圖書館的時光。

  和小李就是在這過廳的沙發上認識的。那一天他坐在對面的沙發上讀書,我抬頭偶然看到他讀的是《標準日本語》。「喂,中國人。」「你也是。」開始就這麼簡單地說了兩句話。深談是後來再遇到的事情。他告訴我他是遼寧人,家住瀋陽鐵西區,正在複習準備考碩士課程。

  最初我以為他是因為要準備考試才總來看書的。過了年他考上了,也還是總能遇到。沒想到還有和我一樣放不下書本不去打工的同胞。那時便多少引為知己,來往也就漸漸多起來。於是知道他在中國連大學都沒有念過,只讀過中專,畢業證是買的。知道他從內心敬佩比如我這樣的讀書人,當時我想這其中大概少不了奉承的成分。還知道他喜歡社會學,認為這是未來中國必須加強的學科。

  「社會學」,他指著手裡的那本日文講義說,「社會學是科學,一個社會該怎麼發展,通過調查統計可以做出科學的規劃,可以結構出最優的模式。特別對發展階段的中國來說,歐美和日本的許多成功的先例都可以做極好的參考,中國缺的就是這個。」他那份表情,讓我想起電影《創業》的一句台詞:抱了個大金娃娃。他愛學大概是天性,在國外入了社會學這一門,對他來說大概就是抱了個大金娃娃的感覺。

  為學習而拚命打工

  我和他也談到過打工。他聽說我在軸承廠看機器,大不以為然。他在一家酒店做工,工資比我一小時高200日圓。據他說離市區遠一些的工廠,每小時的工錢可以拿到1500日圓。他正在學開摩托,準備今後去遠郊打工。「在那裡做,二小時頂這裡三個小時。做三天,可以好好看四天書,一起學吧。」他勸我。他不知道我從小最怕開車,最愛迷路。

  那一年中秋留學生聚會,我找他可怎麼也沒找見。問別人誰知道小李的消息?一位留學生就講起來說他最近和日本人打起來辭工了,現在好像又找到工作了。問那打架的原因,卻是店裡新近又來了一個中國人,由於言語不通常被老闆閑言碎語地敲打。小李最初好像也沒有什麼表示,後來有一次老闆用平鍋什麼的打了那個人的頭,正在旁邊的小李突然瘋一樣掄起了拖布。聽到了回家后便很惦記,打電話問他家卻總是沒有人。

  一天我正走在街上,突然一輛摩托車停在我身旁。摘下頭盔,小李一副高興樣。「騎上啦!」「那是。我現在就在干一小時1500日圓的活兒,有這個,便利。」我第一次到他住的地方去坐了一會兒,六平米的房間,牆上貼滿日文和英文的單詞和一些我搞不懂的表格。他活靈活現的把痛打老闆的事兒講了一遍。「論文怎麼樣了?」「快完了。我現在拚命打一個月工,存夠錢后總複習。我得往東大、京大考,那裡的博士才叫博士。」他那份興奮勁很感染我一段時間。

  死神帶走了他

  壞消息傳來是幾天後的一個黃昏。我趕到醫院時先到的人說已經搶救很長時間了,恐怕不行了。他是清晨騎摩托趕往工廠途中被汽車撞倒的。在停屍房,只能看到他的臉,從額頭到右耳有一道帶血印的創痕。我們搞了募捐。我非常感謝學友們和熱心的日本朋友,很快我們籌到了一筆錢,足夠他母親和家屬來日以及喪事的經費。開追悼會火化那一天,幾乎知道的留學生都參加了。我們大家輪流著把白色骨灰一塊一塊拾進象牙色的瓷罐中。老實說,我從來沒有感覺到死亡離我們這樣近。死亡是一塊冰冷的鐵板,再青春的頭顱碰上去也有去無回。死亡讓我們看到人生的盡頭,在那裡,銀行存摺上的數字是蒼白的,房子和汽車都是蒼白的。死亡逼著人去想怎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第二年我考進了京大的博士課程。為了維持學業我又做過許多工。雖然不是我的專業,但我時時讀一些社會學的論文。

  留學給我們留下什麼

  我曾經設想過拿到博士學位時會怎樣激動,想過拿到學位后一定再去打過工的地方看一看,但實際上那一天沒有眼淚也沒有去任何地方。我沉靜地整理行李和書籍,心中想的是即將開始的新生活。我重新回到出國前工作過的大學執起教鞭。日升月落,如古鐘的鐘擺;生活非常平靜,如水。

  錢鍾書說,出國留學就像出疹子,不出不成,出一次也就夠了。一介凡夫的我輩卻很難用這樣輕鬆的口氣談論留學的時光。賁志而逝的學友,和那些消磨在洗碗池邊、機器邊的日子,那些曾一同吃過苦今天已經如流雲般四散的人們,那些青春,那些感動,那些喜悅和悲傷,作為人生特殊的一頁,於我正是銘心刻骨,永誌不忘。
☆★世上有些緣份是好緣,
有些時候也要放棄,有些緣份根本就不算甚麽★☆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07-10-13 09:43 | 只看該作者
同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1: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