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方舟子:我是網上挨罵最多的人

[複製鏈接]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odoctor 發表於 2007-9-8 0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IT時報》2007.9.7.

    目前互聯網上最知名、爭議也最大的「打假鬥士」方舟子,剛剛發表了新書
《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謎》,又恰逢其新浪博客點擊量突破500萬,本想趁這雙喜
臨門之際,當面採訪他,但這位「鐵面無私的打假鬥士」在記者的再三要求下,
仍婉拒了「面談」,只答應接受郵件採訪,他的理由是「唯有文字形式的書面回
答才能準確、正確地表達我的意思」。

沒有互聯網就沒有我的「打假」

    方舟子的「來頭」不小,1995年獲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
先後在羅切斯特大學生物系、索爾克生物研究院做分子遺傳學的博士后研究。而
如今使他在互聯網上「褒貶擁躉各無數」的,不是因為他的這些經歷,而是他借
由網路進行的無數次「打假」活動。歷次打假活動中,爭議達至頂峰的是他的
「全面否定中醫」理論。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在出名后才「頭腦發熱」批判起中醫
的,對此,方舟子斷然否認。他告訴記者,早在1997年,他就已經在網上批評中
醫了,而且有過比較系統的評論。2000年起,他和「同道中人」一起致力於揭露
國內的學術腐敗,並在電子雜誌《新語絲》上設立「立此存照」欄目,而「中醫
騙子」就是其中最早設立的專題之一。

    採訪中,方舟子向記者承認,如果沒有互聯網,他根本不可能「打假」。
2000年時,方舟子大部分時間還呆在美國,他只能通過頻繁登錄國內網站了解最
新信息和學術新聞,對於一些「造假」事件的揭露也正是通過網路即時反饋到國
內。至於搜集資料進行查核、與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志同道合者隨時聯絡、收到大
量的舉報mail和來稿、聯繫各個領域的專家進行探討查證、即時發表文章、廣泛
傳播形成影響……方舟子說像他這樣的民間人士之所以能「名揚天下」,毫不誇
張地說,正是互聯網的自由、快捷、便利和互動造就的。

    當然,網路的缺陷是很容易傳播謠言,因此為保證消息來源的可靠性,方舟
子對待網上舉報和資料非常慎重,一般不接受匿名舉報(發表時可以化名),如
此才能保證10年來700多起「打假事件」鮮有失手。方舟子和其支持者可以利用
互聯網,反對他的人同樣可以。方舟子說,每天都能在網上看到針對他的謾罵、
人身攻擊和謠言,「我大概是在中文網路上挨罵最多的人之一,而且10年來一直
如此。」

不看博客點擊量更看影響力

  日前,方舟子在新浪上的博客點擊量突破500萬,這是實打實的閱讀率,因
為他關閉了博客上的評論功能。方舟子認為,他的博客點擊總量其實已超過1000
萬,之前他在牛博網上的博客點擊量有300萬,再加上其他門戶網站都有他的博
客鏡像。但在他眼中,博客點擊量再大,影響力也遠不如《新語絲》。作為他一
手創辦並發展壯大的中文電子雜誌,如今每天約有10萬人通過鏡像點、郵件列表
和BBS等閱讀《新語絲》文章,這批讀者群主要是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所的師生,
對方舟子來說,其學術「打假」方面的影響力自然遠大於博客。

獨家專訪Q&A

   《IT時報》:《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謎》在互聯網上一經連載,就引來不少人
的不滿,能不能透露一下這些不滿達到怎樣一個程度?

方舟子:有些人因為以前被我打「疼」了,好像對我懷有深仇大恨,一見到我的
名字就罵,根本不管我寫了些什麼內容,看看這種「表演」有時候也覺得很好玩。

   《IT時報》:作為一名知名的「科學打假人士」,曾經有沒有也很相信某種
偽科學?

方舟子:小時候當然很相信了,對特異功能啊,氣功啊,神秘現象啊也都很神往
的,這就像小時候相信神話和童話一樣,沒什麼奇怪的,問題是如果長大后還相
信這些就不太正常了。

   《IT時報》:在新浪博客上沒有開通評論功能的用意是什麼?

方舟子:之前一直有人在博客中謾罵我,污言穢語滿天飛。有家長跟我說,不少
少年兒童都在看我的科普文章,讓這些謾罵性的留言和評論留著對他們的成長不
好,希望我能管一管,不要聽之任之。但那些謾罵者特別偏執,有的每天都要去
那裡發泄一通,反覆地發帖,刪不勝刪,新浪又沒有提供屏蔽功能,我又沒時間
去跟這些人耗,所以乾脆把評論和留言功能都關了。

附:問答原文

1. 博客點擊破500萬,靠的是什麼?您當年在國外是依靠「新語絲」這樣的網站
進行學術打假,現在是否將主要陣地轉移到博客上了?您認為,個人博客和新語
絲,哪個更具影響力?

答:500萬的點擊只是新浪上的博客,以前在牛博網上的博客(已終止)還有300
萬的點擊,各個大的門戶網站都有我的博客鏡像,把這些都算上去,我的博客點
擊應該早就破1000萬了。不過,新語絲還是我的主要陣地,它比我的個人博客閱
讀人數要多得多,影響力也大得多。通過各種渠道(包括鏡像點、郵件列表、
RSS、BBS等)閱讀新語絲網站的文章的人數合起來每天大約有10萬人,另外還有
很多人是三天兩頭才來看的,單篇文章的取閱數累計極高,而新浪博客的讀者人
數從每篇文章的平均點擊來看比較固定的大約也就1千人左右(因為我沒有在新
浪博客開評論,不會有人為了看評論而重複點擊同一篇文章,所以文章的點擊數
大致就等於閱讀人數了),把其他博客鏡像都算上去,比較固定的博客讀者人數
最多也就幾千,比新語絲的讀者人數要少得多。而且,新語絲的讀者群主要是國
內外高校、研究所的師生,算是精英群體,影響力要比一般群體大。

2.  從您「打假」至今,互聯網這樣工具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如果沒有互聯網,
你當初還會做嗎?網路為您的打假帶來便利,但是否也造成了諸多困擾?接下來
如何進一步使用網路來配合打假?

答:互聯網在「打假」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如果沒有互聯網,我們根本不可能
「打假」。我在2000年開始「打假」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還在美國,如果沒有互
聯網,就不可能即時地通過國內網站了解到國內的信息,就不可能發現國內人士
的造假以及海外人士是如何回國招搖撞騙的,我們的揭露也不可能即時地反饋到
國內。沒有互聯網,我們就不可能很方便地搜集到資料進行查核,分佈在世界各
地的志同道合者也無法很方便地進行聯繫,我就沒法收到這麼多的舉報和來稿,
也很難聯繫到各個領域的專家進行查證,文章也很難發表,發表了也很難獲得廣
泛傳播形成影響。而且,沒有互聯網,像我這樣的民間人士不會「名揚天下」,
平台也建不起來了。所以,完全可以不誇張地說,是互聯網的自由、快捷、便利
和互動的性質造就了我的「打假」。當然,互聯網的缺陷是很容易傳播謠言,消
息來源往往不那麼可靠,對此我是有清醒的認識的,在對待網上的舉報和資料時
非常慎重,一般不接受匿名的舉報(發表時可以化名),只依據比較可靠的信息
來源,這樣才能保證我們這麼多年打了這麼多起假(有700多起了吧),很少失
手,因此才有聲譽。許多人也在利用互聯網的這些性質對我進行反「打假」,每
天都可以在網上看到針對我的謾罵、人身攻擊和謠言,我大概是在中文網上挨罵
最多的人之一,而且十年來就一直如此了。你也可以說這對我造成了困擾,不過
我對此早已習慣,基本上不放在心上,也很少去理睬。接下來沒有特別的打算。

3.  在「新語絲」上有不良記者名單,其中還有不少挺有名媒體和記者,是否會
遭到這些媒體的封殺?您在網站上將打假事件如此公開化、透明化,是否會或者
確實遭遇了各種勢力的打擊?網站有沒有被黑過?對於您進行的學術打假而言,
您是更關注這個過程還是最後的結果?

答:這些媒體不僅僅是會封殺我,而且有的還會想要進一步搞臭我,這早在我的
意料之中,我根本不會在乎。「打假」觸及了那麼多人、那麼多利益集團的直接
或間接利益,而且往往還是非常大的利益,因此會受到報復,如果沒有這樣的心
理準備,我根本不可能站出來打假。以前他們對我的報復只是在網上、媒體上攻
擊我,以及向國內有關部門告黑狀,近來因為我在國內生活的時間比較多了,人
身安全也受到了威脅,他們開始採取跟蹤、恐嚇和惡意訴訟的手段。我們的網站
在歷史上被黑過幾次,不過現在我們有了這麼多的鏡像點,即使有一個被黑,其
他還可以照常運行,再來黑我們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對於學術打假,我當然更關
注結果,如果我們揭露的每一起都能得到官方的調查、處理,如果國內學術界的
現狀會因此而有根本的改觀,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但是現實是我們揭露了那
么多起造假,最後受處理的寥寥無幾,所以我們也不能太關注結果,否則會非常
沮喪的。

4.  您被稱為「反偽科學鬥士」,您喜歡這個稱呼嗎?或者您更願意把自己看作
是一個什麼樣的符號?

答:我其實不太喜歡「鬥士」這種稱呼,搞得我好像整天沒事找事跟人斗似的。
不過媒體要這麼稱呼我我也無所謂。我更願意把自己看成一個自由人,有生活上
的、思想上的和言論上的自由,所謂「打假」其實就是這種自由的一個體現。

5.  學術打假涉及的範圍不小,如何確認對方的觀點是偽科學?自己的就是正確
的?在一些問題的爭論上,有沒有最後發現確實是自己錯了?在別人看來,您很
博學,你自己認為呢?

答:學術打假涉及的範圍雖然很廣,但實質上都是一樣的,就是個學術規範的問
題。不管是什麼學科、領域,規範都差不多。我們是根據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標準、
基本的事實和邏輯來確認對方有學術不端行為或者觀點是偽科學的,並非我個人
的獨創。因為依據的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標準,出錯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而且我
本人寫文章比較慎重,不會信口開河,不容易出錯,有時細節上會出一些差錯,
一旦發現了就馬上澄清、更正,目前還沒有發現根本上出錯的。我興趣廣泛,又
喜歡讀書,古今中外的雜書讀得不少,說我博學,也算得上。不過我覺得我的強
項還不在於博學,而在於思辨分析表達能力都比較強,如果只是博學,卻思維混
亂,或表達不出,又有什麼用呢?

6. 「新語絲百科工程」進展怎樣?為什麼不是採用維基百科的方式?好像上面
的內容很少,為什麼你希望中的作者(各個學科的專家、學者和學生)對此不感
興趣呢?

答:「新語絲百科工程」是10年前我們還沒有開始「打假」時嘗試過的一個舊工
程,時間很短,早就停止了。中國的專家學者有意願、有能力做科普的太少了。
當時還沒有維基,而且維基百科的方式也不符合「中國國情」,看看中文維基百
科,其質量與英文維基百科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有的條目完全就是在發泄個人私
憤,比如關於我以及何祚庥的條目,被我看到,寫文章罵了他們一頓,才有所改
觀。

7.  新語絲網站有多少人在專職維護?有無想過把它商業化運作呢?

答:新語絲網站沒有專職人員,包括我在內全是義工。每天的更新是我在做,還
有9個編委輪流編輯《新語絲》月刊和負責每年新語絲文學獎的評選,有3名技術
人員在維護伺服器。正是為了不想讓新語絲商業化,我才在1997年把它註冊成了
非贏利機構。一旦商業化,就不可能那麼獨立、自由了。

8.  長期的科學打假,肯定得罪了不少人,您還在博客上公布郵箱,會不會有恐
嚇信或者其他類似郵件?

答:恐嚇、謾罵信是經常收到的,還碰到過有人把專門的病毒偽裝成舉報材料寄
來的。但是我要接受舉報,信箱又不能不公開。

9.  《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謎》在互聯網上一經連載,就引起不少人的不滿,能不
能透露一下這些不滿達到怎樣的一個程度?

答:有些人因為以前被我打疼了,好像對我懷有深仇大恨,一見到我的名字就罵
的,根本不管我寫了什麼內容。看看這種表演有時候也覺得很好玩的。

10. 作為一知名科學打假人士,曾經有沒有也很相信某種偽科學?

答:小時候當然很相信了,對特異功能啊、氣功啊、神秘現象啊也都很神往的,
這就像小時候相信神話、童話一樣,沒什麼奇怪的。問題是如果長大后還相信這
些就不太正常了。

11. 在新浪博客上沒有開通評論功能的用意是什麼?

答:此前一直有人在哪裡謾罵我,污言穢語滿天飛,有家長跟我說,不少少年兒
童都在看我的科普文章,讓這些謾罵的留言和評論留著對少兒成長不好,希望我
能管一管,不要聽之任之。但是那些謾罵者特別偏執,有的每天都要在那裡發泄
一通,反覆地張貼,刪不勝刪,新浪沒有提供屏蔽功能,我又沒有時間去跟這些
人消磨,所以乾脆把評論和留言都關了。

12.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加入到「中醫大戰」中?當時是怎麼想的?在那場「大戰」
中,有什麼讓你特別記憶憂新的事?

答:中醫問題一直是中文網上一個經久不衰的爭論話題,我早在1997年左右就已
經在網上批評中醫了,有過比較系統的評論。2000年我們開始揭露國內的學術腐
敗,設立「立此存照」欄目,「中醫騙子」就是我們最早設立的專題之一。所以
有人說我是在出名以後才「頭腦發熱」批中醫,完全不符合事實。做為一個接受
過系統的生物學訓練,搞生物醫學研究出身的人,有生物醫學的專業知識,對中
醫的弊病看得很清楚。何況我從小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看過不少中醫經典著
作,對中醫理論、歷史的了解程度也比一般人強得多。一開始我對中醫的批評,
是出於弘揚科學、批判愚昧的角度,我後來更關心的是中醫的浮誇虛假對輕信它
的消費者造成的生命財產的損害,中藥的毒副作用對輕信中藥無毒副作用的消費
者造成的毒害,更多的是出於實際的考慮。一直有人說我對中醫的態度過於極端,
這是不對的,我只是在普及國際生物醫學界的主流觀點,不是我的標新立異,只
不過這些主流觀點在國內媒體上很少聽到,所以普通讀者乍一聽覺得新奇而已。
在這場爭論中,不算那些有利害關係的人(例如中醫藥業者)的話,一個很能說
明爭論者的科學素養高低的現象是:批評中醫的以理工科出身的為主,特別是生
物醫學出身的,而支持中醫的以文科出身的為主。有些支持我揭露學術造假的人
出於好意,認為我不該參與這場爭論,不站出來批中醫的話會有更多的人支持我,
這完全是不了解我的為人。

(XYS20070907)

◇◇新語絲(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

6

主題

30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2
沙發
dgjj2 發表於 2007-9-8 08: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3: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