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說一下西藏。西藏以前叫吐蕃,在唐朝時,是非常厲害的一個民族,曾經攻入長安。唐朝以前西藏青海的羌人也很厲害。中原王朝一直 應付不了,因為青藏高原,軍隊多了消耗不起,少了打不了仗。但是唐朝以後忽然不行了。蒙古、滿清,都沒花多少力氣就歸順了。現在達賴也鬧獨立,但和東圖不 一樣,相對平和,不搞恐怖主義。
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一般都說是喇嘛教。
再看蒙古。蒙 古帝國曾經是所有亞歐大陸文明的終結者,除了遙遠的西歐,和被所謂「神風」保護的日本,鮮有什麼文明沒有臣服在他們的馬碲之下。即使在被中國逐出中原之 后,也曾讓北境兩百年不得安生。但是到了明清之際,這個草原上曾經的霸主也忽然不行了。俄羅斯人到來時,他們根本沒有抵抗能力。有人說是冷兵器結束了,但 想想哥薩克騎兵,騎兵真正退出歷史舞台,要到坦克的出現。而且事實上,最主要的是,這個時候的蒙古人已經變得平和,不再象當初那樣好戰好殺了。
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還是喇嘛教。
再看看西域。大唐之前的西域,何等安寧,一片田園牧歌。當然,也成了漢帝國和匈奴爭奪的對象。偶有小叛,也很容易平定,甚至班超班勇毫無軍隊支撐,就能平定內亂。但是自唐之後,西域成了個難題,至今,東圖仍讓那裡不得安寧。
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大唐之前的西域是信佛教的,之後是伊斯蘭教。
再看看中國。
中國兩漢沒有儒嗎,有,而且非常的有。自古談中國思想史的,都是先秦諸子,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兩漢經學繁榮到了什 么程度?繁榮到了王莽以大儒而纂位,劉秀以太學生而得天下,甚至劉秀的那些功臣,也有大量他的同學和校友。東漢的學朝更是赫然有名,想當初,京師幾萬太學 生鬧學朝,朝中重臣,學生領袖,擔當天下,四面群起而響應,何等威風。
但是有人要問了?他們不是儒嗎,怎麼還造反?怎麼 還鬧事?我就要問你了,誰規定儒就不能造反?不能鬧事?孟聖人早就說了,「民貴,君輕,社稷次之」,聽到了沒有,人權大於主權大於君權。「吾聞誅獨夫紂, 未聞弒君也」,也就是說,統治者如果自絕於人民,就成了「獨夫」,那就不是造反,而是「人人得而誅之」了。
看到這裡,有 人可能要納悶了。這不是我聽說的儒啊。的確不是,因為儒後來變了。有一個古代的笑話,說孔子的弟子,有的經商,有的做外交,有的能文,有的能武,而程頤的 弟子只知道打坐。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話,都會記得先秦的儒都會駕車,會射箭,會彈琴(「禮樂射御書數」為六藝),還會佩一把劍,關鍵的時候還會打仗,比如孔 子給匡人包圍起來,就是孔門弟子奮勇作戰,才沒讓孔子給當成陽虎給剁了。但是程朱的弟子會什麼?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先看看這些儒的形成過程。先秦的儒是從教師、禮儀專家演變而來。漢儒是先秦的儒融合其他幾家的思想,演變而來。宋儒是儒綜合道家、佛學演變而來,所 謂「朱子道,陸子禪」。經過佛學幾百年的洗禮,這些闢佛的儒大概沒有發現,自己也已經被佛深深的洗禮了。比如前面講到的,程頤的弟子只知道打坐,這個打坐 不是佛家的功夫么。
再看看佛學的發源地印度。佛教現在已經不為印度人所信了,最初是婆羅門教,然後是佛教,現在是印度教。但其印度文化的本源是相同的。印度文化在最初的時候,就是以反對暴力,溫和著稱。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不計其數,建立王朝的,就不止一個,印 度歷史上絕少起義,他們的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是異族入侵。蒙古人在中國人分四等,行業世襲,中國反抗不斷,不到百年就被逐出中原。但是印度的種姓制度,不 也是人分四等,行業世襲么,連英國的殖民時代,也不能改變種姓制度。甚至其從英國手上獨立,用的也是非暴力不合作主義。幸而他們沒有遇上日本,要不然,那個種姓制度的上兩層,就是日本人而且穩如泰山了。
這樣一個印度文明,其產生的佛學,主張放棄一切抵抗,主張以身飼虎,以 肉飼鷹,也就不奇怪了。儒家說,止戈為武,所以武帝征匈奴,儒家是贊同的,因為這是為了文明世界的利益。墨家主張非攻,但是仍有《備城門》等多篇攻戰謀略 文字,他們反對不正義戰爭,但對於武裝自衛,還是大力支持的。但佛家呢,有人殺人,他是罪過罪過,有人自衛時把歹徒打傷了,他還是罪過罪過。
所以,已經佛學化了的宋儒,就開始歪曲先秦儒的意思了。「以德報怨」本是孔子反對的東西,但卻變成了「孔子的話」,看看孔子的原話吧: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看到沒有,孔子是說,如果你「以德報怨」了,有人對你有德,你該怎麼回報呢。不能記仇的人,一定也不能報恩。
連孔子的原話都能改,其他的可想而知。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不再被人提了,「君以臣為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也沒人說了。而代之以一種犯賤式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什麼匹話。孟子如果在地下聽見,一定氣得跳起來。
看到沒有,先秦的儒被改造成這個樣子,還有什麼希望。
所以,漢唐的時候,中國對外,還是有原則的。到了後來,就變得毫無原則,恩仇不分,強大時一味姑息,弱小時一味忍讓。
宋代積弱,有人說是「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不對,這有什麼不對,現在不是提倡文官政治嗎。主要是宋人根本上輕視武人,這種觀念,不是皇帝,也不是 文臣,而是全國人民都這樣輕視,「好男不當兵」。為什麼會這樣。漢代也是儒學大盛,但漢代會這樣嗎,漢代的儒生會輕視武人嗎,漢代的百姓會輕視武人嗎?
還是佛教的影響在作崇,總覺得一切殺戳都是不好的,敵人殺我當然不好,我殺敵人也是罪過罪過,當兵自然不是什麼好營生了。佛教輪迴觀點還說,殺豬的 下輩子會變成豬被人殺,看到沒有,連殺豬的都被人瞧不起,咒上了。於是所有的人,都希望別人殺豬自己吃肉,順便瞧不起殺豬的,所有的人都指望當兵的保家衛 國,自己安享太平,順便瞧不起當兵的。自己總是大善人。就這樣,蒙古人來了。
佛教輪迴說真是好啊,岳飛之所以被殺,是因為前世欠了秦檜的。趙官家之所以孤兒寡母的跳海,是因為奪了人家孤兒寡母的江山。以後的一切事情都可以以此來解釋,恩仇一筆勾銷,天下一片太平。
佛教也不是那麼不好,歐洲蠻族就是給基督教洗禮了變成文明民族,中國的五胡、蒙古,也是給佛教洗禮后變得平和,於天下百姓,倒不是什麼壞事。佛教傳 入東南亞,而印尼接受伊斯蘭教,現在印尼比其他國家亂子多。金庸小說里,很多武功,還有佛學來化解戾氣。但中國已經有先秦一次人文主義洗禮,早就變得文明 了,再讓印度文化這樣洗禮一下,就變得過於軟弱了。而中國北方,是最強大游牧民族的發源地,這一強一弱,中國就難逃亡於異族之苦了。
朝鮮對中國亦步亦趨,也不能例外,唐征高麗之後,就沒什麼厲害的時候,日本豐臣秀吉不費力氣就佔了全島。日本學哪裡都是學半截留半截,所以居然倖免,但也因此,終究不脫野蠻人的性子。
所說,中華民族由強變弱的根本原因不是儒,而是佛。
所以:
佛法可以讓個人解脫生死苦痛
佛教則是禍國殃民.
佛法成教就完蛋了.你看現在全國各地大搞佛寺佛像,對社會風氣的進步有幫助嗎?坦率地說,佛教是社會腐敗的催化劑.
但佛法確實又是包含著很大的真理.但理解起來,是需要悟性的,就是說,對智商要求很高.但很多俗人不明白,結果搞成偶像崇拜.搞成賄賂.結果真正的佛法反而鮮為人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