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末三帝為何絕後? 生育力下降皇族聯姻亂倫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7-8-27 1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擁有眾多妃嬪的皇帝沒有後代是怎樣的奇聞?但是事實就擺在眼前,清朝同治、光緒、宣統三帝個個絕後。愛新覺羅氏皇族到底怎麼了?清朝到底怎麼了?美國僑報援引了《歷史不忍細看》的內容,對此進行了解讀。

三朝皇帝均無後 連續無嗣竟三朝 近親婚配皇帝短命留謎(組圖)

光緒帝前朝皇帝載淳(同治),19周歲死去,身後沒有留下一男半女。

認為皇帝死時皇后阿魯特氏已懷有龍種的,只是野史之說,信史未見確鑿材料。

清代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結婚前已有性生活,娶嫡福晉之前就生有子女的也有不少先例。

同治帝於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10月)舉行大婚典禮,死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單從大婚之日算起,他與眾多的后妃宮女生活了兩年零三個月時間,居然沒有留下一點骨血,已屬不可思議。

光緒帝本人38周歲死去,身後竟然也沒有留下一男半女。

光緒帝娶有一位皇后,有名分的妃子兩名,身邊還有成群的妙齡宮女。

他於光緒十四年十月(1888年11月)大婚,至光緒二十四年八月被囚禁瀛台前近十年時間,雖然政治上難以伸展手腳,基本上是個傀儡皇帝,但性生活還是有較大自由度的,尤其與他寵愛的珍妃。婚姻生活堪稱甜美。

光緒帝被幽禁在瀛台期間,皇後葉赫那拉氏還是伴著他。光緒帝住涵元殿,皇后住在對面的扆香殿。

葉赫那拉氏入主後宮幾十年,光緒帝對她幾乎沒有興趣,但也絕不是沒有碰過半個指頭,史家說「承幸簿」很少留下光緒帝與皇后的性生活記錄,「很少」不等於沒有,儘管極有可能這是皇帝受「親爸爸(慈禧)」所懾的逢場作戲。

不幸的是,皇后也未能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雖然她為此想得心酸,想得發狂。

光緒帝,他的后妃們,慈禧太后,都渴望得到龍子,或者得個鳳女也好,然而心都盼酸了,希望終於變成絕望。

愛新覺羅氏皇族悲哀連連。據史料記載,光緒帝的繼位人宣統帝溥儀,活了六十一周歲,也是絕後。

史家不可能漏記

三朝皇帝均無後,是不是史學家們疏忽漏記了?

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中國傳統思想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入主中原二百餘年,已被儒家文化浸透了的愛新覺羅氏皇族,必以皇帝有生育能力為榮。

皇帝有生育能力,這是至尊皇帝全部尊嚴的重要組成部分。

即便是皇帝有過兒子後來夭折了,或者只是有過女兒,史官也會大加記載,不敢疏忽。

可是有關史書、傳記,均未曾對這個現象作出研究,這就說明三朝皇帝無後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探討這三位皇帝為什麼沒有生育能力,雖然對研究清史,尤其對研究大清國皇權統治具有重要價值,但難度顯然很大。

主要是皇帝本身早就過世,那個時代的御醫不敢探究此事,沒有留下直接的醫學資料,研究很難下手。

於是,為何連續三位清帝都未生育,成為一團疑雲,浮懸於史海上空。

皇族婚配滿蒙聯姻埋禍根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清末三朝皇帝都未生兒育女,與滿洲皇族的婚姻習俗有關。

按照滿洲皇族的婚配習俗,丈夫死後,允許妻子轉嫁丈夫的弟弟,甚至可以轉嫁兒子或侄輩。

清太祖怒爾哈赤死前曾囑咐:俟我百年之後,我的諸幼子和大福晉交給大阿哥收養。

大福晉是指努爾哈赤的嫡妻,大阿哥是指努爾哈赤的長子代善。有人認為,努爾哈赤所說的「收養」,是指自己死後將嫡妻歸兒子代善所有。

皇太極時代,莽古爾泰貝勒死後,他的眾多妻子分別分給侄子豪格和岳托。努爾哈赤第十子德格類貝勒死後,其眾多妻子中的一個被第十二子阿濟格納為妻。

肅親王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是皇太極的親弟弟,論輩分多爾袞是豪格的親叔叔。

但豪格娶的嫡妻博爾濟錦氏,是叔叔多爾袞其中一個妻子(元妃)的妹妹。

豪格死後,其嫡妻博爾濟錦氏被多爾袞強納為妻。

大清國開國皇帝皇太極及其兒子順治帝的婚配,都是典型的近親婚配或亂倫婚配。

建州女真的領頭人努爾哈赤,為統一女真各部落,娶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的女兒為側妃,開與蒙古部落聯姻之先河。

後來蒙古科爾沁部首領莽古思將女兒(孝端文皇后)嫁給了皇太極,又將兩個孫女(孝庄文皇后、宸妃)嫁給了皇太極,后又將兩個孫女(靜妃、淑惠妃)、一個曾孫女(孝惠章皇后)嫁給皇太極的兒子順治帝福臨。

滿蒙皇族的政治聯姻進一步加劇了婚配的亂倫性。

中原倫理限制名存實亡

清人入關后,受中原倫理觀念影響,對皇室的近親婚配和亂倫婚配逐漸限制。

例如,康熙朝規定:閱選秀女時,秀女中屬后族近支或母族屬愛新覺羅之女的,應當予以聲明。

規定歸規定,實際上近親婚配和亂倫婚配依然存在。

順治帝娶一等侍衛佟國維的姐姐佟佳氏為妻,佟佳氏所生第三子即康熙帝玄燁,她后被尊為孝康章皇后。

後來,康熙帝娶佟國維的女兒為妻,她就是孝懿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的一個妹妹也嫁給了康熙帝,后被尊為惇怡皇貴妃。

這就是說,康熙帝娶了兩個同父表妹為妻。佟國維對康熙帝來說,既是親舅舅,又是岳父大人。

此類現象還有不少。

清朝皇帝生育力逐代下降

綜觀清代皇帝,總體上越到後來生育能力越差,所生子女早夭比例越高。

開國皇帝皇太極,享年51歲,可查的有名分的后妃15位,僅以此15位后妃為計算依據,她們和皇太極生了11個兒子、14個女兒。11個兒子中長到16虛歲以上的成人

共7位,4個早夭;14個女兒中13位長到16歲以上,只有1位15歲死去,子女早夭的比例為20%。

第二位皇帝順治帝,患天花而死,終年24周歲還差1個月,共8個兒子、6個女兒,子女早夭比例為43%。

第三位皇帝康熙帝,享年68周歲,共生了35個兒子、20個女兒,子女早夭的比例為51%。

接下來幾位皇帝生育能力有所下降,但不算太弱。到了第六位皇帝顒琰(嘉慶帝)時,兒女的早夭比例高達57%。

到了 第八位皇帝咸豐帝時,雖然他一生風流成性,有名分的后妃19人,卻只生了2個兒子、1個女兒,大兒子出生後來不及取名就死了,女兒僅活到20虛歲,倖存的兒子就是後來的同治帝。

至於同治帝、光緒帝、宣統帝,竟然均未生育子女。

光緒自曝有遺精病

正是遺傳因素與政治壓力導致光緒患有遺精、癆症等多種疾病。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也就是光緒帝死前一年,他曾親自探究並寫下自己的病原:「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十數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次,且有無夢不舉即自遺泄之時,冬天較甚。近數年遺泄較少者,並非漸愈,乃系腎經虧損太甚,無力發泄之故。」

光緒帝生於同治十年六月(1871年8月),寫病原時三十六周歲,他從十五六歲青春發育期起就患了遺精之病,每月多達十幾次。患有如此要命的疾病,無論怎樣刻意播撒龍種也就成了徒勞。

同治帝、宣統帝未育子女,恐怕也有此類原因。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9: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