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打撈童年的螺螄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7-8-22 2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打撈童年的螺螄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聽著羅大佑的老歌《童年》,我的腦海里頓時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夏日的黃昏,村西口馬竹塘的烏桕樹下,一對父子正一前一後沿著塘塍用叉兜(一種由竹竿和叉網做成的捉螺螄工具)細心地捕捉匿藏在塘底淤泥里的螺螄。

  在兒時的記憶中,螺螄可以說是我家餐桌上一道唯一的葷菜。可是就是這樣的一道葷菜,在我們農村也並非一年四季都能享受的。我是說螺螄的捕捉與食用是有明顯的季節性的。 "清明螺螄賽似肉"。入夏之後,每天傍晚我從村校放學回家,父親便帶上我一起來到村口的馬竹塘去捉螺螄。此時,池塘里早就活躍著不少漂著臉盆捉螺螄的大人和小孩,他們或側著身子或紮下猛子,用手從柔軟的塘泥或塘堤的石罅中摸出大小不一的螺螄。

  塘塍上,我一邊提著竹籃站著,一邊看著小夥伴們興奮地在水裡嬉戲。父親則專註地握著長柄,稍用力地推著叉兜使它在塘底上緩緩滑行。過一會兒,父親便把叉兜慢慢地拉回來,然後將網兜里夾雜著淤泥、碎石的內容物倒扣在塘塍上,我馬上蹲下來仔細地挑揀裡面並不多的螺螄,間或可見到一兩隻小蝦,作為對我額外的獎賞。一個時辰下來,我們多少會捉到一些螺螄。"差不多了嗎?洪!"父親瞧了瞧我手中拎著的盛螺螄的竹籃子說,"夠明天中午吃一餐了。"然後,我們踏著斜陽拎著次日的美味,像兩個勝利歸營的士兵高興地回到了家。為了讓螺螄把肚裡的泥巴及排泄物及時吐掉,母親順手把捉來的螺螄清洗乾淨,再養到清水中,以便次日食用。

  剪螺尾,便於吸吮,是炒螺螄前的一道必要工序。翌日一早,母親就端過養著螺螄的水桶用剪刀一個個的剪掉螺尾,又細細把它們搓洗幾遍,拿竹瀝瀝去水后剛好是平平的一碗。臨近晌午,母親在灶膛里起好火,燒得鍋子直冒煙時,就又轉到灶台邊把螺螄倒進鍋里揮動鑊鏟沙拉拉地炒起來,等螺螄在熱鍋里自己掀了"蓋子",就意味著螺肉熟了八成。母親隨即加入事先準備好的酒、薑片、辣椒、蒜泥等調味品慢煨。再舀適量的水慢汆,不久一小鍋清香四溢鮮辣可口的農家炒螺螄便做成了。

  我和姐帶著一臉的期待從學校趕回家吃中飯。陽光燦爛地照在向南的屋檐下,也灑在屋檐下小園桌上安靜得擺著的一戶農家的碗筷。我倆坐在等板凳子上等待吃飯的感覺很溫暖。母親端上剛出鍋的炒螺螄,頓時勾起了一家四口人的食慾。大家嘬一個螺螄送一口飯,吃得不緊不慢有滋有味。"噝"的吸一聲,"噠"地投一下,平碗中的螺螄一點點地空了,另一隻裝螺螄殼的圓鐵勺卻一點點地滿了。等碗中的飯吃完了,我們就專心致志對付起剩下不多的螺螄。一餐中飯下來,"噝噝"之聲不絕於耳,宛如一支奏鳴曲在鄉村悠揚。

  長大了,學了生物學後方知,螺螄是一種軟體動物,其肉性寒味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維生素,有清熱、明目、生津功能,如果感冒初發,吃碗香辣螺螄,定會使你精神大爽,健康如初。就是這平平淡淡毫不起眼的螺螄,卻給了少年時代的我多少回味與遐想,幾多色彩與甜蜜。(作者:陳全洪)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1: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