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殘留孤兒結束訴訟之後的思考 [列印本頁]

作者: Hanxin    時間: 2007-7-31 11:09
標題: 殘留孤兒結束訴訟之後的思考
:2007/07/28 1:43:50  作者:林近秋

7月8日,中國殘留孤兒訴訟案的原告及辯護律師團經過近6個小時的激烈討論,決定接受日本政府與執政黨的救助方案,與日本政府實現和解。經過漫長的馬拉松式的艱苦抗爭,殘留孤兒們終於盼到了遲來幾十年的結果,他們的晚年生活至少在經濟層面上獲得了保障,他們今後可以沒有任何限制地前往中國為養父母掃墓,甚至可以前往中國歡度晚年。

我們對殘留孤兒們堅持不懈的抗爭表示欽佩,對他們取得的這一「歷史性的進步」表示欣慰,同時,我們也高度讚賞安倍首相的政治決斷,正是這一明智的決斷,讓長久以來深受戰爭苦難的殘留孤兒們感受到了一絲溫暖,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外宣示了安倍內閣期待建立「美麗國家」、「有德之國」的承諾。

但是,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殘留孤兒訴訟案結束之後,仍有一些問題需要提出,並作必要的探討。在與日本政府達成和解后,一些殘留孤兒代表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向安倍首相的努力表示感謝,並反覆表示:「真心覺得回到日本真好。要把今天作為重新做回日本人的日子而一輩子也不忘記」、 「回到日本真好,生為日本人真好。」這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完全可以理解,但再往深處考慮,這種充滿感情色彩的表述,恰恰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

首先,這遲到幾十年的「歷史性的進步」,決不是日本政府和安倍首相的恩賜,它是殘留孤兒們和廣大支援團體等長期不懈卓絕奮鬥的結果,首先要感謝的是那些對殘留孤兒的命運充滿同情、在幕後默默奉獻的日本友人、包括殘留孤兒們的「第二故鄉」——中國方面的無私關懷和強力支持。安倍首相在新的歷史形勢下作出政治決斷固然值得讚賞,但這也是一個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其二,這些表述,也可能導致普通的日本國民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解。曾幾何時,殘留孤兒們在日本全國各地積極推進靜坐示威和遊行等抗議活動,對日本政府逃避戰爭責任和冷漠無情進行著猛烈的抨擊,如今,一夜之間,突然又發出了「回到日本真好,生為日本人真好」的感慨,這種劇烈的轉變,實在是有讓人難以理解、接受的一面。其三,即便是經濟保障層面的問題達成和解,但在人之為人的尊嚴、殘留孤兒在日本的平等地位等方面,是否也能夠獲得滿意的保障呢?這將是殘留孤兒們今後要努力追求的一個更高層面的目標,日本政府用經濟的補償來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邁出的歷史一小步,不可能一勞永逸解決所有問題。其四,日本政府在提出的解決方案中,對殘留孤兒60多年來承受的苦痛表示出理解和同情。安倍在官邸大廳與約80名遺孤見面握手后也表示,「相信各位經歷的苦難難以用言語表達。為了能讓大家感受到祖國的溫暖,政府將儘快落實救濟措施」。但即便如此,日本政府並沒有作出深刻的謝罪表示,同時,日本政府今後如何去認真履行這些承諾,仍有許多流動的、不透明的因素。

因此,殘留孤兒結束訴訟,並不意味著抗爭的終結,它只是殘留孤兒們為恢復人性尊嚴邁出的重要一步而已,今後,還有更漫長的路要走。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