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侮辱不幸人群的積極病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7-21 13: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7月21日10:14   南方都市報 


我也理解她的委屈,她這樣提問,飽受水患的人可能覺得她想過年想瘋了,而對於她來說,是一種新聞觀長期熏陶的結果。

連岳 知名專欄作者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王國慶在7月16日的《中國日報》上,批評了一些地方官員隱瞞壞消息的做法,他一方面指出了這種做法在新技術手段下顯得「天真」,一方面也坦言有90%的壞消息沒能見光。按此比例,想了解真實的中國,就把你看得到的壞消息乘以十吧。



官員是壞消息的天敵,控制媒體在任何體制下都是官員的追求。尼克松讀到水門事件的第一篇報道,心底浮現的想法一定是如何抵賴過關,而非讚歎美國媒體的本事了得。也就是說,在壞消息前面,官員是天然有愧疚感,處於道德下風的。


我們這些消化掉了九成壞消息的官員,不僅面對弱勢得多的媒體,甚至可以公然讓自己治下的媒體造假粉飾,在這裡,他們體現出了某種道德優勢:因為人們在虛假中溫順而滿足,在真相里震驚而憤怒,所以我製造虛假就是為了和諧。


學了一點邏輯的人試圖說明他的策略不對,大概會這麼說,虛假中溫順而滿足的人們一旦得知真相,上當受騙的失落感會呈十數倍地放大震驚和憤怒,鑒於真相最後一定會出現,所以隱瞞壞消息的做法在付出了巨大成本之後,最後以更大的反坐力破壞了社會的和諧。


不過,邏輯算老幾呢?我們在長久的虛假當中,已經進化出了毒死邏輯的「積極病毒」,人人用起來都得心應手。18日晚上,中國國家足球隊在亞洲杯中小組未能出線,在賽后的記者會上,主教練朱廣滬說:「這個失利對於年輕隊員來說,是很好的經歷,對他們的成長有幫助。」雖然常人認為拿冠軍對成長的幫助更大一些,但是朱廣滬偏偏更容易在大敗中看到積極因素,你也拿他沒辦法,怪不得他要逆你的意輸球,創下中國隊的最慘戰績。


與此有得一拼的是中央電視台的播音員海霞的積極態度,據7月19日《成都晚報》報道,海霞在主持淮河水災的新聞節目當中,在「連線王家壩現場的記者時,海霞面帶微笑,略有些激動地問道:我看到大壩周圍有很多圍觀的群眾,都帶著過年的心情,是這樣嗎?」


我想,她當然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這樣的話,水災也就不算什麼了,不過是讓大家多過一個年罷了。好像看節目的人不希望自己呈現出這種傻開心,要求海霞道歉。不過,海霞並不覺得有何歉意。我也理解她的委屈,她這樣提問,飽受水患的人可能覺得她想過年想瘋了,而對於她來說,是一種新聞觀長期熏陶的結果。這種新聞觀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壞消息,即使有了壞消息,比如水災,那麼一定也可以轉化成好事,這次轉化的難度太大,情急之下,就安排大家過一下年,幸災樂禍的心思估計是沒有的,只不過是積極病發作了一下。也許安排大家過中秋節,在時間點上大家容易接受一些。


不幸的受災者心情多半是不好的,不論是官員還是新聞媒體,老老實實描述災情,可能就是對他們的幫助,也是自己的職業本分,什麼時候知道了這點,實踐了這點,不再一門心思把壞事變無事,把壞事變好事,我們的心情可能每天都會像過年一樣。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0: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