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1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影音] 【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我們都是神槍手

[複製鏈接]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歷史的痕迹



左權當年的警衛員陳利財今天仍然神采奕奕



參加過劉老莊戰鬥的兩位老兵的簽名



焦莊戶地道的暗槍眼



曾在晉察冀軍區教導團工作的張懷瑞在反「掃蕩」中用過的手槍



敵後軍民正在埋設地雷


[music]http://www.cnni.com.cn/news/UploadSoft/yjdzg.mp3[/music]




《音樂時空•樂海拾貝》製造 歡喜佛 作品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沙發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11 | 只看該作者
百團大戰
誰說八路軍是「游而不擊」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3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16 | 只看該作者
八路軍4個旅與鬼子岡崎大隊600人的戰鬥從凌晨持續到上午,一直僵持不下,2000名日軍正從黃崖洞急速向關家堖增援。
   
彭德懷憤怒地甩開阻止他走出指揮所的作戰參謀,舉起瞭望遠鏡,半個身子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但此時已經沒有人敢上去把他拉下來。
   
129師向死守關家堖山頭的小鬼子勇猛進攻。18次衝鋒,多次陣地前的貼身肉搏,刺刀、炸藥、手榴彈、爆破筒……殺紅了眼的中國軍人血戰一天一夜。
   
3000∶600,八路軍以血肉之軀消滅了裝備精良的侵華日軍第四獨立混成旅團岡崎大隊。
   
這場慘烈的關家堖戰鬥,為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發動的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著名進攻戰役——百團大戰畫上了一個勝利而悲壯的句號。這一天,是1940年11月1日。
   
1940年,八路軍需要打一仗
   
1940年的中國戰場,正如毛澤東此前所預料的那樣進入了相持階段。當曾經不可一世的侵華日軍無力再發動正面決戰時,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及其軍隊的口水戰卻悄然升級。
   
「國民黨的報紙上經常誹謗八路軍是游擊游擊,游而不擊。」原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團長歐致富回憶說,「連一些地方雜牌部隊都不把我們當正規軍看待,很讓人氣憤。」
   
此時的華北,有「中國通」之稱的多田駿出任中國派遣軍司令以後,他已經意識到,對付活躍在華北地區的共產黨,「制」比「戰」更重要。
   
「多田駿要以路制人。」時任八路軍129師新9旅偵察排長的查振海回憶當時的情況說,「汽車沿路一天到晚不停地巡邏,路邊的炮樓像縫在衣服上的扣子。」
   
「囚籠」政策劃地為牢,束縛了八路軍的手腳,也使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糧食、藥品短缺。
   
1940年7月22日清晨,一封註明「十萬火急」字樣的絕密電報,從八路軍總部發往分處敵後的各師、各軍區領導人,同時也發給了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這份由朱德、彭德懷、左權共同簽發的破襲正太路預備命令,正是八路軍精心設計的百團大戰……
   
打游擊出身的共產黨人首次擺開了正面作戰的姿態
   
從八路軍在8月8日下達的《戰役行動命令》可以看出,彭德懷對於發動這場對日寇的進攻戰,也是相當謹慎的,他的期望值是能有20來個正規戰鬥團投入這場戰鬥。
   
但幾乎所有人都低估了部隊官兵和根據地人民的抗日熱情。「我們實在是受夠了漢奸和小日本的氣了!」山西陽泉的老民兵王德順說。
   
129師385旅旅長陳錫聯親自化裝去鐵路沿線偵察地形,日軍在開戰兩個月後才有所知覺。8月20日晚上8時,一切準備就緒。八路軍20萬人按照作戰計劃對各據點、鐵路、橋樑、煤礦同時發起攻擊。
   
一時間,整個敵後戰場遍地開花,八路軍、縣大隊、民兵統統上陣,甚至駐紮在附近的國民黨中央軍和晉綏軍也被拉進了戰鬥。
   
火極一時的電視劇《亮劍》激情演繹了這段大快人心的情節。「當時真是這樣,能來幫忙的都來了。」查振海回憶說。
   
戰鬥打了一宿,各個部隊報喜的電話便開始不斷傳回八路軍總部。參謀長左權手捧戰果,一聲大笑:「好啊!這是百團大戰啊!」
   
在抗戰情緒一度沮喪的1940年,這樣一場戰鬥,來得是如此及時。「當我們打到娘子關時,很多老百姓看到中國軍隊打回來了,高興得又跳又哭。」查振海這樣回憶說。
   
不對稱的交手,勝利來得如此慘烈
   
「小鬼子火力猛。」查振海回憶說,百團大戰中,他曾帶著一個主攻連隊進攻一個日軍駐紮的小村莊。一仗下來,他親眼看到這個連隊只有13個人走出了村子,「我一個一個數的,13個人沒一個不負傷。」查振海本人也在一次偵察中遭遇日軍小分隊,腿部中彈,後來爛成了一個拳頭大的窟窿,骨頭都黑了。
   
慘烈的關家堖之戰,只是其中的一個片段。129師經過長征的戰鬥骨幹,在百團大戰中傷亡過半——這讓師長劉伯承心疼得眼傷複發。
   
面對從游擊戰向破襲戰的轉型,八路軍也是邊打邊學習怎麼打,代價不小。
   
「好多戰士根本就沒有見過汽車,也不知道電線是用來幹什麼的。」教導員楊德千回憶說。他的部隊在一次伏擊中包圍了一部汽車。「我們用刺刀刺輪胎,刺不動也捅不進去,最後只是把汽車玻璃砸了。」
   
「後來才學會如何把汽油放掉,再後來才學會如何卸輪胎和拆一些有用的零件。」楊德千說。
   
還有破壞鐵路。很多八路軍戰士看著這個漫長的鐵條,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導員楊劍龍帶著一個營,用了兩個星期只拔了鐵路上6個道釘,打壞幾個夾板。「結果敵人用一個小時就修好了。」楊劍龍說。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4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19 | 只看該作者
劉月生回憶反「掃蕩」那些日子
「每個戰士每天只有7兩小米」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5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23 | 只看該作者
再走500米,左權和100多人的幹部連就可以跳出敵人的火力圈。
   
炮彈接踵而來。一發、兩發,第三發炮彈在左權的身邊落地爆炸。八路軍副總參謀長、黃埔一期學員左權倒在了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十字嶺上。
   
「彈片從他的前額和腹部打進去。」左權當年的警衛員陳利財回憶說,「我們拖著他向前走,才走了十幾米,他身子一下軟了下來。」
   
左權,八路軍在抗戰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這一天,是1942年5月25日。日偽軍2.5萬人對我太行、太岳根據地的「第二期駐晉日軍總進攻」已經進行了10天。
   
類似這樣的「掃蕩」和反「掃蕩」,幾乎貫穿了抗日戰爭的全過程。
   
「光一個晉察冀根據地,就有2500萬人口,縣政權108個。」原晉綏野戰軍獨立1旅714團政委劉月生說,敵後根據地的發展壯大,令日軍日夜不寧。
   
「『掃蕩』一般每年分成春、秋兩次進行,春季是為了不讓我們播種,秋季是為了不讓我們收麥子。」老八路、84歲的王世昌是劉月生的老伴,原白求恩軍醫學校的學生。
   
製造「人圈」,發明「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清鄉」……在日軍越來越血腥的圍攻下,抗日根據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每個戰士每天只有7兩小米。」劉月生回憶說。
   
很多部隊被迫化整為零,一個團分成若干支小部隊深入到敵後作戰。在晉察冀軍區教導團工作的張懷瑞所在的團取消了營的建制,直接編成5個戰鬥連和1個偵察連,進入敵占區堅持抗戰。
   
「連病號都沒有糧食吃,只能從樹上打點棗當糧食。」張懷瑞對困難情況記憶深刻。
   
然而,就是這些食不果腹、槍彈不足的軍隊,一次次戰勝了日軍強大的進攻,吸引了中國戰場上的多數日軍。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6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24 | 只看該作者
農民冉元同目睹了狼牙山五壯士的壯舉
「我親眼看著他們跳下山崖」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7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27 | 只看該作者
砸壞最後一枝槍后,五位壯士高喊著「中華民族解放萬歲」跳下了狼牙山。
   
目睹這一幕的日軍在衝上崖頭后,竟然面對五壯士跳崖處列隊三鞠躬——他們此時才發現,與500名日軍激戰一天的八路軍,僅僅有5人。
   
五壯士跳崖的悲壯一幕,連同日軍鞠躬的舉動,被躲在遠處的農民冉元同看在了眼中。
   
1941年9月24日清晨,3500多名日軍帶領偽軍突然從四面八方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所在地——狼牙山進行包抄。
   
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決定,把主力調到外線打擊敵人,以解狼牙山之圍。
   
有一個班被留下來拖住敵人。五壯士之一的葛振林生前回憶說,班長馬保玉主動代表全班找指導員蔡展鵬請戰。
   
「連隊主力撤離后,我們趁著月色,把團部留下的幾箱手榴彈,捆作一束一束,當地雷從山腳一直埋到半山腰。」當時任副班長的葛振林回憶說。
   
9月25日上午,500多名日軍撲向這個班的陣地。5位英雄接連打退敵人5次衝鋒,一人未少。
   
日軍甚至出動飛機進行攻擊。5位英雄且戰且退,把鬼子引往狼牙山主峰棋盤坨。
   
在路上,他們遇到了一位老鄉,「同志們上哪兒?」
   
「棋盤坨。」葛振林回答。
   
「那兒是絕路。附近就有山洞,鬼子找不著。跟我去吧。」老鄉勸道。
   
「不行啊,我們得把敵人引到棋盤坨去!」
   
子彈打光了,手榴彈用光了,最後,身旁的石頭也用完了。此時,他們身在狼牙山的頂峰——棋盤坨,前面是敵人,三面是懸崖。
   
走在最後的葛振林趕上去時,班長已帶著3名戰友站在了崖邊上。
   
石崖後邊已經有敵人的鋼盔亂晃了。在安排完3名戰士入黨的事情后,馬保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5位英雄高呼口號,跳下懸崖。
   
那位曾與5位英雄碰面的農民冉元同,一直冒險藏在遠處觀看了這場戰鬥。
   
聽到冉元同講述5位壯士的壯舉,身經百戰的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落淚了。但,傍晚時他又驚喜地得知,掛在狼牙山懸崖古樹上的兩名戰士——葛振林和宋學義,居然帶著傷歸隊了!
   
1971年,宋學義因病逝世。2005年3月21日,最後一位狼牙山壯士葛振林在湖南衡陽走完了80載人生之路。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8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28 | 只看該作者
胡炳雲生前回憶劉老莊戰鬥
全連戰死,也沒有後退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9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29 | 只看該作者
也許是上天有意留下一段真實的傳奇:慘烈的戰鬥后,竟然有一位戰士還活著!
   
這位胸中三槍的戰士,在以頑強的生命講完這段傳奇后,也永遠閉上了雙眼,甚至沒來得及留下自己的名字。
   
感天動地!」剛剛走完88年人生歷程的新四軍老戰士霍繼光,當年曾親耳聽過那位烈士的講述。
   
「槍聲響起的時候,我們正在吃飯。」當年在新四軍3師19團3連當連長的霍繼光生前接受採訪時回憶說。「營長率部撤退,4連留下掩護。」霍繼光說,在炊事班隨部隊撤離后,4連僅有指戰員82人,而日軍有1000餘名,還有600多名偽軍。
   
連續5次衝鋒之後,敵人被打怕了。
   
「敵人集中所有的山炮、92步兵炮、迫擊炮、擲彈筒,向4連陣地轟擊。」已故的蘭州軍區原副司令胡炳雲,當年曾詳細記錄了第82位烈士的講述。
   
僅憑藉一條「抗日溝」抵抗敵人,4連傷亡很大。16歲就參加陝北紅軍的連長白思才也負傷了。
   
「一隻手負傷,立即昏迷過去。」胡炳雲生前回憶說,白思才蘇醒過來后,馬上掙扎著爬起來指揮戰鬥。
   
彈藥所剩不多了。在團部當過軍需幹事的一排長尉慶忠率隊取回了敵人屍體上的全部彈藥,而他本人卻在最後一次行動中被敵人擊中,再也沒有站起來。
   
一天的戰鬥后,全連只剩下不到一半人了。沒有負傷的,眼睛也都被硝煙熏得紅腫起來,鼻子被硝煙嗆得鮮血直流。飯未吃一口,水未喝一滴,官兵們連說話聲都微弱得難以聽清,全靠打手勢幫助。
   
淮海區黨政機關轉移了,群眾轉移了,兄弟部隊轉移了,而4連的勇士們卻發出了最後的吶喊……在入黨申請書上留下血手印和簽字后,還活著的傷殘戰士銷毀了文件,拆散槍支,安上刺刀,準備與敵人展開最後一次肉搏……
   
「戰鬥結束很久,敵人方才走近戰壕。」胡炳雲生前回憶說,他們沒俘虜到一個人,沒獲得一件完整的武器,全部的收穫,就是運走了近200具死屍和300多名頭破血流、斷臂殘腿的傷兵。
   
如今,駐在豫西地區伏牛山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某團4連,就是著名的「劉老莊連」的傳人。至今,連隊還保持著每年從江蘇省淮安市劉老莊徵兵的傳統。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10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30 | 只看該作者
92歲的張釒至秀說起皖南事變感慨萬千
「突圍戰打了7天7夜」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11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32 | 只看該作者
1941年年初,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
   
「突圍戰打了7天7夜。」今年92歲張釒至秀,當年就是從皖南事變中成功突圍出來的。
   
新四軍在華中敵後戰場連戰連捷,蔣介石卻在醞釀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10月19日,蔣介石發出「皓電」,勒令黃河以南的新四軍、八路軍,限一個月內集中到黃河以北地區。
   
此時,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已在新四軍北移之路上布下7個師8萬餘人的重兵。他們甚至還把新四軍行動的日期和路線,告訴沿長江布防的日本鬼子。
   
「刺刀閃光,子彈上膛,挺起胸膛開入敵後戰場,別了,三年的皖南……」95歲的新四軍老戰士陳茂輝至今記得,1941年1月4日,在《別了,三年的皖南》的旋律聲中,他和9000餘名新四軍官兵一道,告別皖南人民,踏上北移之路。
   
「《別了,三年的皖南》,是新四軍著名作曲家任光一生中創作的最後一首歌曲。他隨後就倒在了國民黨的槍口之下。」陳茂輝說。
   
踏著泥濘的山路行軍的新四軍新編第1支隊新1團團長張釒至秀,途中隱約見到國民黨軍隊已經在路口、隘口、山頭布置了部隊。
   
「我感到蔣介石要搞名堂。」張釒至秀回憶說。
   
面對近10倍的敵人的襲擊,新四軍奮起還擊。整整四天激戰,陳茂輝沒有喝水,也沒有吃過一粒米。到10日突出高坑包圍圈時,陳茂輝已吐血病倒。
   
「13日,我們又隨葉挺軍長突圍,到達大王坑。」陳茂輝回憶說,「敵人一個衝鋒,又把我和葉軍長衝散了。」
   
「我們在荒山野嶺中隱蔽行軍,白天蹲山頭、看地勢、辨方向,夜深人靜才進入山林小道。」完成掩護主力突圍的任務后,張釒至秀率領新1團也開始了突圍。
   
一個多月後,張釒至秀才率領全團僅剩的200多名倖存者渡過長江到達無為縣。
   
「突圍出來的鯰?000餘人。」陳茂輝說,自己卻不幸和軍長葉挺等1000多人被關押在上饒集中營。
   
突圍中,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被叛徒殺害,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
   
1月17日,皖南上空的硝煙未散,蔣介石宣布新四軍為「叛軍」,取消新四軍番號,下令進攻新四軍江北部隊。3天後,中共中央軍委下令,重建新四軍軍部,由陳毅出任代軍長,劉少奇任政治委員。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12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33 | 只看該作者
膠東軍區民兵模範、84歲的趙乾福說當年用石頭造地雷
「一個雷有35斤重」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13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35 | 只看該作者
通往村莊的林間小路上,身著花衣服的兩人騎馬前行。
   
像是老百姓家的小媳婦,卻又騎著高頭大馬,這並不成功的裝扮,像火花點燃了引信——「鬼子來偷雷啦!」埋伏在山上的民兵喊了起來。霎時間,報信的鑼鼓聲四起……
   
老民兵孫玉敏記憶中發生在1943年夏天的真實一幕,在經過藝術加工之後,成電影《地雷戰》中的經典情節。
   
老民兵趙乾福今年84歲,他所在的山東省海陽市趙疃村,正是電影《地雷戰》中趙家莊的原型。
   
「俺們這裡是1942年開始有地雷的。」曾當選膠東軍區民兵模範的趙乾福回憶說,「1942年初春,村支部指導員去鄉里領回來一個試驗雷,說上級指示我們學習先進經驗,研究地雷的埋法、用法。」
   
所謂「先進經驗」,指的是山東平度市大澤山區民兵的地雷戰。1941年春,大澤山區高家村的民兵在村頭埋設了三顆地雷,炸死了8個日偽軍,由此揭開了轟轟烈烈的「地雷爆炸戰」的序幕。
   
最初的地雷是兵工廠造的,後來因為敵人封鎖嚴酷,民兵們就自己造。開始用的是鐵雷。「到1945年春天,沒有那麼多鐵塊了,就開始造石雷。」趙乾福說,「把石頭鑿空,中間填上炸藥,一個雷有35斤重。」膠東山區石頭多,石雷就地取材,成本低,而且可以使敵人的探雷器失靈。
   
抗戰期間,海陽民兵創造了10多種地雷和30多種埋雷方法。
   
多次挨炸后,鬼子總結出了「經驗」:走小路,不走大路;走水路,不走旱路。這個「經驗」很快就失效了。民兵們在小路、水路上也埋了雷。「水雷用黃土連同草皮包著,不會進水;引線在岸上的草叢裡,道理跟絆雷一樣。」趙乾福說,「這樣,不管鬼子走河岸還是趟水,都照樣挨炸。」
   
地雷炸得鬼子寸步難行,只好躲在據點裡。「我們就在公路上埋了『丁子雷』,鬼子運輸給養的汽車經過,當場就炸毀了一輛。」趙乾福說,「剩下的兩輛掉頭就跑,丟下的許多大米、白面,我們全都扛走了。」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14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35 | 只看該作者
地雷戰「現身」后,日軍驚呼
「冀中出現了奇幻戰爭!」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15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39 | 只看該作者
出入口、出擊口、翻口、陷阱、暗槍眼……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哈里遜•福爾曼怎麼也不會相信,靜謐的村莊下,竟有一個龐大的陣地體系。
   
福爾曼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新聞記者,1944年9月中旬,他隨採訪晉綏根據地的中外記者參觀團觀摩了八路軍發起的汾陽戰鬥。
   
「地道由許多人工洞口連通起來形成一串豎直或倒置的U字形,在裡邊自衛,只要一根壘球棒就夠了。」福爾曼用美國式的想象對地道戰讚不絕口。
   
「地道戰最初出現在艱苦的冀中敵後。」昔日馳名冀中的「呂司令」呂正操,正是這一特殊戰法的倡導者。老將軍回憶,日軍在佔領區大築碉堡、炮樓和公路,冀中根據地軍民「抬頭見崗樓、邁步登公路」,結果創造出了這種特殊的戰法。
   
1938年前後,冀中的蠡縣、清苑等地出現了地道。
   
「開始是只有一個洞口兩三米深的地洞,修建在野地,俗稱『地窨子』,或『蛤蟆蹲』。」地道戰模範村——河北省清苑縣冉庄原村武裝委員會副主任、92歲的老人李恆太介紹說。
   
地道越挖越深,防護越來越強。1942年,地道戰在平原上星火燎原般地開展起來。到1944年冬,冀中抗戰地道已超過了1.25萬公里,從冀中推廣到晉綏乃至整個華北敵後。
   
今天,走進以地道戰著稱的冉庄,遊人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親自走入地道體會當年地道戰的神奇。
   
地道里甚至還有工廠、醫院、報社、電台和看守所。
   
這,在電影《地道戰》里被展示得淋漓盡致。值得一提的是,八一電影製片廠作為教學片而製作出的《地道戰》,卻成了中國抗戰電影中的經典之作,打動了千百萬中國人。
   
「1942年,我們在宋庄利用地道,打死打傷日偽軍1200餘人,包括真渤特區新任司令官坂本旅團長。我軍僅陣亡32人,傷41人。」今年102歲的呂正操將軍回憶說。
   
大地變成了死亡陷阱。日軍驚呼:「冀中出現了奇幻戰爭!」冉庄附近的日軍經過多次失敗后哀嘆:寧繞黑風口,不從冉庄走。
   
採訪過晉察冀根據地的美國記者亞•諾爾曼在文章中說:「對於大多數美國人,戰爭是一種坦克、飛機、艦船和大炮的史詩式的鬥爭。我卻從世界的另外一個地方歸來,在那裡,他們是從布滿機關門洞和秘密入口的隧道進行戰爭的。」
   
誰也沒想到的是,不出10年,美軍在朝鮮戰場上也遇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地道戰」——曾任冀中軍區司令員並用一篇《冀中平原上的地道鬥爭》推動過地道戰發展的楊成武,又把這一戰術用到了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共挖了長達1250公里的坑道和6240公里的各種塹壕、交通壕,在陣地戰中殲敵53.32萬人。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16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0 00:41 | 只看該作者
【以上圖文均轉自中青在線】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7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20 16: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主題

3818

帖子

18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11
18
 樓主| 歡喜佛 發表於 2007-7-25 23:5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子竹……

按計劃,還有若干首軍歌待發,以賀八一建軍節。

向全軍指戰員致敬!
有妍必有丑,我不誇妍,誰能丑我?

有潔必有污,我不好潔,誰能污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9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7-26 08: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8 歡喜佛 的帖子



風風雨雨八十年,兄弟,乾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21: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