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論一位古舊英國清教徒

[複製鏈接]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27 1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John Geree

與DXJM共勉。

這古舊的英國清教徒是這麼一個人,他尊榮神超過一切,在神之下按人所當得的待人。他首要關心的是服事神,所以他不是行自己眼中看為好,而是在神眼中為好的事,以神的話語為他敬拜的守則。他極其看重神家裡的秩序,但不會以此為幌子去服從迷信的禮儀,這些禮儀多餘,用的時候就敗壞了。他敬畏持守自己範圍之內的權威,但不以服從更高權柄為借口,按人的傳統來敬拜神。他留心神一切的命令,儘管他認為其中一些更為重要。


他多多禱告,以此開始,也以此結束他的一日。在這方面他多多在密室中,在家庭和公開聚會中進行操練。那靠著神的恩賜,按照眼前的需要和場合改變表達的禱告方式,他是看為至佳;然而他並不認為固定的形式就不合宜。因此在教會中他並不完全拒絕敬拜禮儀,他只是拒絕它的敗壞而已。在公在私他看宣讀神的話語為神的一條命令,但不認為宣讀就是講道。他認為宣讀神的話語更有權威,但所傳講的神的話語更有果效。


他認為現在就像初期教會一樣,講道仍是必需的,神仍然樂意用傳道的愚拙來拯救那些相信的人。他看那講神的事情最多,人的事情最少,迴避對智慧和言語的虛榮炫耀,察看神的靈和大能彰顯的講道為至好;然而他能分辨何為有預備的簡明,何為疏忽職守的粗糙。他認為言語清晰是傳道人最佳的恩典,對認識,感情和記憶最有幫助的就是最佳的方法。一般來說,他認為沒有什麼比靠教訓,論理和應用的方法更有幫助的了。他看那些最貼近良心的佈道為至佳,然而他希望的是喚醒人的良心,而不是令他們的人格蒙羞。


他是一個有很好屬靈胃口的人,不能只滿足於一日一餐。下午的佈道就像上午的佈道一樣給他飽足。他不能滿足於只有禱告沒有講道,如果在自家有所欠缺,他會去外面尋求:然而他不願意因自己的缺席而令他的牧師泄氣,只要這牧師有忠心,儘管另外一位可能有更生動的恩賜。外面的講道他是看重,儘管不是必要,卻是一種祝福,他是帶著某種痛苦和茫然有失來看待這樣的機會。


他看主日為神的命令,只要有助於聖潔,就有必要在這日安息。他非常在意守這日子,看它是心靈趕集之日。他很小心要記住它,為了它要使他的家,他的心預備妥當;當它臨到,他努力要善用這日。他愛惜早晨的光陰,不過多沉睡,整天警醒他的思想和言語,不僅僅要讓它們離開邪惡,還要使之遠離世俗。這日所有的時間對他都同樣神聖,在不同的聖潔事奉上他繼續小心翼翼:他在公開場合聽到的,他在私下重複,磨練自己和家人。在這日進行合宜的娛樂,他認為並不是時候;不合宜的他則看為可憎:然而他曉得神給了他自由去作必要的重振身心,對此他既不拒絕也不濫用。


他幼年領受了洗禮這聖禮,他回頭看這禮,在成年時回應這約定,宣告獲取他的特權。主的晚餐被他看作是他靈魂食糧的一部分:為此他努力保持有好的胃口。他看它是與基督最密切相交的一條命令,因此要求有最精確的預備。他首先關心的是自我反省:然而作為職分或愛心的舉措,他也著眼看他人。他努力把可恥的人趕出這相交:但他不因為其他人疏忽,容許犯罪的人參加就把自己排除出去。他用正確的禁食使自己的心謙卑:他厭惡天主教對這禮本身成就功效的教訓,在行的時候不以表現,而以按心靈和誠實所做的為滿足。


他認為神在他的話語中賜下教會治理的原則,就是長老治理,不是牧師專權,也不是人人民主管理。他認定,正確的治理和教會是否是真教會無關,只和教會好壞相關。所以他看由長老治理的教會是至為純正,然而並不認為非如此這般的就不是教會。他認為教會的完全只是值得渴慕,而非可以指望得到的事情,所以他不會期望有一個沒有任何缺陷的教會實體。為教會裡的敗壞痛哭,他認為這是他的責任,並要努力修正:然而只要他可以參與敬拜,而不在敗壞中有份,他就不分別出去。


他不把教堂看作像猶太人的聖殿那樣神聖,而看它們像猶太人的會堂,是與人方便。他希望它們保持整潔,但不是富麗堂皇,知道福音不是要求外表的排場。他主要的音樂是唱詩篇,儘管他不忽略聲音的旋律,然而他主要是看重內心的歌唱。他不喜歡那些激起感官喜悅,攔阻靈里進步的教堂音樂。


他看順服更高的權柄就像探訪孤兒寡婦一樣,是純正信仰的一部分:然而他把權柄和民事長官的私慾分開,在那一方面他是服從,但在這一方面,因已被一贖價所買,他不敢作人的奴僕。公義的法律和命令,他是願意服從,但不只是因懼怕,也是為了良心的緣故;但是不義的,他拒絕遵守,選擇寧可順服神而不順服人;然而他的拒絕是溫和的,願意服在刑罰之下,除非他可以從掌權者那裡得到寬恕。


他在所有相識的人際關係上,在責任上都極為認真,用心專一,好像是對基督做的。他看信仰是對責任的委身,最好的基督徒應當是最好的丈夫,最好的妻子,最好的父母,最好的兒女,最好的主人,最好的僕人,最好的官長,最好的臣民,這樣,神的教訓就得到稱讚,而不是遭人毀謗。


在人在事方面,他努力將他的家庭變成一家教會,除了那些敬畏神的人,不容許任何人進入其中;他努力,好使那些生在這家庭中的人,可以向神重生。他早晚用神的話語和禱告祝福他的家庭,小心在最合適的時候行出這些命令。他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的兒女,命令他的僕人遵行主道。正如希望在教會裡要做的一樣,他在家中實施紀律治理,不僅責備,還抑制他家中的惡事。


在公平的事上,他就像對待敬虔一樣充滿認真,知道不義和不敬虔一樣,均為惡事。他在承諾上謹慎,但會認真履行,看他的話如他的借據一樣,有同樣的約束力。他是一個內心敏感的人,不僅對他自己的罪,而且對其他人的愁苦也是如此,他不把施加憐憫看作是隨己意而行的事,而是當作一種必須的責任,在這方面他禱告求智慧來引導他,所以他儘力鼓勵人,待人慷慨。


他謹慎使用今生的事物,寧可降服己身,也不縱容遷就;然而他不會不讓自己去使用神的祝福,免得他心不感恩;但他避免過度,免得他忘記賜這一切給他的神。在生活習慣上他避免鋪張昂貴和虛榮,既不在待人禮儀上越過他的本分,也不推辭那些與基督教信仰相稱的事情,希望在所有事上顯為莊重。他看自己的生活是一場爭戰,基督是他的元帥,他的武器,禱告和眼淚。十字架是他的旌旗,他的座右銘,受苦者得勝。


他在各樣時候均不動搖,所以那些在眾說紛紜中失去了對真信仰看法的人,可以回到他這裡來,找到信仰的真意。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沙發
zgb9333 發表於 2007-6-27 14: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同往錫安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6-27 13:19 發表
他尊榮神超過一切,在神之下按人所當得的待人。他首要關心的是服事神,所以他不是行自己眼中看為好,而是在神眼中為好的事,以神的話語為他敬拜的守則。


這不是個教條主義者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3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27 14: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zgb9333 的帖子

神的話不是教條啊,而是生命之道。教條是死的,生命之道是活的。按著神的道去行就能彰顯新的生命。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4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27 14:25 | 只看該作者
我為什麼要轉這個,一是想要主內的DXJM學習清教徒的敬虔。二也是讓那些對基督徒有誤解的朋友們知道真正的基督徒是怎樣日常生活的。

我認為清教徒應該是基督徒的典範,他們的生命散發基督的馨香。每次讀他們的作品,都有深深的共鳴,彷彿屬靈的盛宴。 期待天上相見的日子。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主題

3902

帖子

94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摧毀希望

Rank: 3Rank: 3

積分
941
5
davidlee 發表於 2007-6-27 14: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同往錫安 的帖子

英國人?在俺眼裡是最虛偽的民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6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27 14: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davidlee 的帖子

呵呵~~隨便怎樣,英國紳士還是蠻不錯的。虛偽不敢隨便說,因為我們看不透人的內心世界。

不過,我這裡說的是清教徒。虛偽的人可以騙得了人,但騙不了神啊。清教徒知道自己面對的是誰,犯罪就是得罪神,後果很嚴重。

BTW,你在美國,應該知道美國的建國史吧?五月花上大部分都是清教徒。

[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6-27 14:41 編輯 ]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主題

3902

帖子

94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摧毀希望

Rank: 3Rank: 3

積分
941
7
davidlee 發表於 2007-6-27 15:2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6-27 14:39 發表
五月花上大部分都是清教徒。
...


呵呵~ 俺最怕清教徒。

清教徒建立的美國四處打人殺人;GCD清教徒建立的政權搞文革。。
討嫌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8
zgb9333 發表於 2007-6-27 18:3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6-27 14:21 發表
神的話不是教條啊,而是生命之道。教條是死的,生命之道是活的。按著神的道去行就能彰顯新的生命。


暫且同意你神的話不是教條,可是,人對神的話  理解各有不同,對於這點,你怎樣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9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28 03: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zgb9333 的帖子

謝謝你暫時同意.

你看到了解經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很好! 所以在解經時, 最忌諱的就是私意解經.

JDJ專門有釋經學, 可見解經不能隨意. 朽木在他的坐而論道帖裡面, 已經簡單介紹了一下, 是非常簡要的. 那麼, 對於普通信徒, 應該怎麼辦呢?

我自己的做法:
1.讀經前先禱告, 求真理的靈:聖靈光照.
2. 參加主日學, 聽道
3. 讀同道中人的屬靈書籍. 例如清教徒的靈修書.
4. 讀神學書, 象系統神學是必修的, (巴文克的我們合理的信仰就是我很收益的書). 神使用的僕人, 象加爾文, 奧古斯丁等都是很偉大的神學家.
5.網上討論. 不懂就問.

先想到這麼多.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0
zgb9333 發表於 2007-6-28 0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同往錫安

謝謝回復,我還納悶呢,剛才還聊著呢,怎麼一會兒不理我了?
我對回帖的理解:
1、你說有神
2、你說最忌諱的就是私意解經、要求得聖靈光照

不知我的理解正確與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1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28 14: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zgb9333 的帖子

這兩點都正確。你其實想說什麼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2
zgb9333 發表於 2007-6-28 14: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同往錫安

要求得聖靈光照

這個是不是就是聖父、聖子、聖靈的那個聖靈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3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28 14: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zgb9333 的帖子

當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4
zgb9333 發表於 2007-6-28 15: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同往錫安

如果是這樣,你難道還沒有悟出什麼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5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28 15: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 zgb9333 的帖子

你想說什麼呢?請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6
zgb9333 發表於 2007-6-28 15: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同往錫安

比如聖經記載:吃飯 這個詞或這句話
有多少種理解呢?
在假設:
天主教說:是我吃飯
基督教說:是他吃飯
無神論說:是大家吃飯

再假設:有一個神,他確認的吃飯是:大家吃飯
再假設:神可以通過聖靈引導信的人理解他的話,但是宗教的情況你比我理解,理解出來的是五花八門。

結論:確認有聖靈的,可以反證神可能喝高了---發燒了---所以發出了矛盾的聖靈
      確認有神、他可以發出決不自相矛盾的聖靈,那麼,那些自稱得到聖靈啟示的教徒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罷了。

希望再談談你的看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7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28 16: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6 zgb9333 的帖子

你看到的是五花八門的解經。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就在這個版上,我們幾位基督徒來自不同的教會,我們發言雖然表達不同,意思卻是大致一樣的?我希望列位不要因為世上有不同的派別,就否定基督徒同感於一靈。

矛盾的出現,不是因為聖靈,而是因為人自己。有聖靈的人,舊我依然存在。如果不順服聖靈的帶領,那麼理解的就會有不同。但是,在天上,我們的舊我不再存在,那麼我們對真理的理解就會完全一致的了。

在地上,有異端,那是沒有聖靈的人。對於神的真教會,我們在基要真理上都是一致的,小異歸納於禮儀上的不同見解,例如點水禮還是浸禮等,無關救恩的核心真理。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8
zgb9333 發表於 2007-6-28 17:00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回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我理解你的意思。

真要有神,我也覺得他的神力太微弱了,否則,所有的人都應該明白吃飯就是大家吃飯的道理。(對不起,希望不要誤解我的意思)

雖然以前沒和你對過話,但是,從你的言論中可以看出你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也可以看出你的內心偶爾也有憤怒,但你能剋制自己。

你也可以看看我的貼,我堅定的認為善良是最重要的東西,人心中的善念決不能消失和中斷,
假如真有靈魂,假如真有天堂,那麼,靈魂就是順著那一絲善念攀上天堂的。

你也可以看看你們教友的貼,有些很可怕,字裡行間充滿了。。。

和你討論,引發了我關於傍神與謗神的聯想,以後再聊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9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29 09: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8 zgb9333 的帖子

我有幾點想分享一下:

1。我們不明白真理是因為我們的理性墮落了,所以,不是神的力量小,而是我們的罪太深重。
2。我們看問題需要從長遠來看。一年,十幾年,幾十年在我們眼裡好象很長,但對於神來說只是一瞬,我們現在處在神的計劃中間,我們看到很多的不公平,很多的苦難,很多的令人傷心的事情,很多的罪惡,但請不要停在這裡,這只是過程,神不會允許這些事情永遠存在,時候到了的時候,那些罪,那些苦難,那些不公平,全部要消滅。
3。很感恩,你是一個心存善念的人。我非常同意善是我們品格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你認為善念是不是存在每一個人心中?只是有些人強烈一些,有些人小一些,哪怕是殺人犯,也有可能有柔情的一刻?善是什麼?
4。好哇,有空想聽聽你關於傍神和謗神的聯想。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20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29 14:04 | 只看該作者
關於眾多的教派,介紹給你看這一段,我很喜歡最後的那句,並AMEN!

宗教改革運動的成功就是推翻了羅馬天主教然而宗教改革的這種勝利實在得來不易,它一開始就受到羅馬天主教的攻擊。在天特總會時,天主教處心積慮的想要抵抗宗教改革,此後天主教就根據天特總會中所擬定的方針往前邁進。此外,宗教改革由於內部的分裂,以及無止息的爭辯,確實使得他本身削弱了不少。早在十六世紀,索西努派與重洗派就起來興風作浪,二者如出一轍,是從同一的基本概念中所產生出來的:那就是在自然與恩典之間彼此不相融的衝突。因此他們不是將恩典犧牲,讓予自然,就是將自己犧牲,讓予恩典。在創造與再造、人與神、理性與啟示、世界與天上、人類與基督教之間的衝突也是這樣,一直到今天還是這樣繼續著。十六世紀的分門別派並非是獨有的,後來的每一世紀在數目上也都是有增無減。十七世紀在荷蘭有抗辯派,在英國有獨立派,在德國有敬虔派。此外,十八世紀有何哈特派(Herrnhuttism)、循道派與瑞典堡派,以及當時受自然主義影響的各教派。在十九世紀初,法國大革命之後,在羅馬天主教與新教中開始了有力的宗教復興運動,雖然如此,分門別派的事仍然繼續存在著。達秘派、珥運派、摩門教、招魂術,以及所有各種的旁門,都是從軟弱的教會,與內在懷疑和漠不關心的態度上產生出來的。而且在教會之外,有一元論的勢力出現(不論是以唯物論或泛神論的態勢出現),發揮了它的力量,給予整體基督教一致命的打擊。?

因此,基督教會的合一與普及的一切希望,似乎喪失了……然而,還有一個安慰——即基督要從萬國萬族萬民中召聚他自己的百姓。他要將他們帶來,他們也要聽他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於一個牧人(約10:16).

人可以有紛爭,有派別,但我們最終要歸於一個牧人: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這是何等的安慰啊~~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2: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