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分別祝賀同濟大學百年校慶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5-22 0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phoenixtv.com/mainland/200705/0520_17_121062.shtml
2007年05月20日 20:33新華網

20日上午10點,同濟大學建校100周年慶典大會在同濟大學大禮堂隆重舉行。圖為新任科技部部長、同濟大學校長萬鋼發表演講。

新華網上海5月20日電(記者厲正宏 劉丹)「同舟共濟,自強不息」,享有盛譽的我國著名高等學府同濟大學經歷了整整一個世紀的滄桑和發展后,20日迎來了建校百年慶典。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發來賀信,向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表示熱烈的祝賀。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乾和喬石、朱鎔基、李嵐清也分別以不同形式對同濟大學建校百年表示祝賀。

胡錦濤在賀信中說,建校100年來,同濟大學秉承嚴謹、求實、團結、創新的校訓,發揚同舟共濟、自強不息的精神,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頑強奮鬥的歷史征程中積極進取、追求卓越,形成了光榮的愛國傳統和優良的校風學風。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同濟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對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國家教育科技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胡錦濤指出,高等學校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陣地。希望同濟大學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弘揚傳統,開拓創新,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水平創新人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胡錦濤致信賀同濟大學百年校慶 校方作5點承諾

慶祝大會在同濟大學大禮堂舉行。國務委員陳至立代表國務院出席大會並講話。她說,胡錦濤總書記致同濟大學的賀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科技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師生的殷切希望,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她強調,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在人才。一流大學要把創新型人才培養放在首要位置,為國家和社會源源不斷地培養德才兼備的大批人才;主動融入國家創新體系,成為自主創新的生力軍;辦出特色,突出優勢學科建設,加強新學科和交叉學科建設,努力形成本校有特色的優勢學科群,並在此基礎上爭創一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她希望同濟大學深化改革,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出席慶祝大會的領導同志還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顧秀蓮等。同濟大學師生、校友、中外著名大學校長和各界人士10000多人參加了慶祝大會。

慶祝大會上,同濟大學校長萬鋼首先以《百年同濟,大學對社會的承諾》為題發表演講,回顧同濟100年來的風雨歷程,展望同濟未來的發展。(演講全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校長庫茨勒先生代表中外大學校長致辭祝賀。吳孟超院士代表校友、孫立軍教授代表師生髮言。教育部部長周濟致賀信,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致辭。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出席大會。義大利總理普羅迪、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日本前首相羽田孜也發來了賀信。慶祝大會由同濟大學黨委書記周家倫主持。

新任科技部長萬鋼:大學不謀求成為一個利益集團

同濟大學創建於1907年,原名德文醫學堂。解放前夕,發展成為以理、工、醫、文、法5大學院著稱海內外的綜合性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后,同濟大學成為國內土木建築領域規模最大、學科門類齊全的工科大學。1996年以後,同濟大學先後與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上海城市建設學院、上海鐵道大學、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合併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沙發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07-5-24 11: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5: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