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百家講壇》用美女官員做主講人引質疑(圖)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5-11 1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蕾
關鍵字:百家講壇 主講
《百家講壇》近日玩起了「變臉」——五一期間,該欄目開講《紅旗渠的故事》,主講人不是易中天,也不是于丹等學術明星,而是一位市政府對外聯絡接待辦公室副主任。昨天,這位34歲的美女主講人李蕾接受記者採訪,講述了她上《百家講壇》的幕後故事。
十幾通電話才找到本人
為尋找李蕾,記者昨日首先致電河南林州市對外聯絡接待辦公室。工作人員稱,李蕾家中有事這兩天都沒上班。她還告訴記者,最近幾天找李蕾的電話特別多,大都是媒體記者和電視觀眾,但她不肯透露李蕾手機。記者隨後打電話到林州市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了解記者的採訪意圖后,竟小心翼翼地問「你們的採訪是要收錢吧?」嚇得記者趕緊解釋,是李蕾講得有特點,觀眾想了解她。輾轉十幾通電話后,記者終於找到正在醫院照顧生病媽媽的李蕾。
偶然機遇被製片人看中
李蕾接受採訪時表示,四月份時,《百家講壇》製片人萬衛等人到紅旗渠考察,她作為對外聯絡接待辦公室副主任負責接待。畢業於職業學校、本是講解員出身的她,為萬衛等人講解了紅旗渠故事。結果萬衛很欣賞她的表達能力,就決定讓她上《百家講壇》試一下。只用了十天收集資料,李蕾就「鬼使神差」地走進《百家講壇》錄製現場。《紅旗渠的故事》只有四講,但是在北京卻錄了一個月,李蕾中途只回過一次家。有易中天、于丹、王立群這些響噹噹的名字在前,李蕾感到誠惶誠恐,「緊張,心理壓力特別大」,「最厲害的時候,連續三天失眠。」
穿紅衣服是為配合背景
《紅旗渠的故事》是一個主旋律意味很強的選題,萬衛也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告訴李蕾盡量多講故事,挖掘感人的細節,並提醒她講解和講座有很大區別,「不能簡單背書,要投入情感,還要不時和觀眾互動。」李蕾說,《百家講壇》給了自己很多演講技巧方面的指導。萬衛常安慰她,說就連易中天、于丹上節目也會緊張,遇到這種情況,他們通常會停下,想一想,再繼續講。
為上百家講壇,李蕾準備了4套衣服,她最中意的是一件藍色正裝。「但《百家講壇》的背景是藍色的,我不得不穿紅色的那件衣服。」她還猜測,劇組所以這麼決定,可能因為和她講的主題有關。
對話
「比起于丹來,我更年輕些」
重慶晚報:簡單談下您的簡歷吧?
李蕾:我畢業於職業學校,現在在讀本科函授,參加工作是在民政局做講解工作,現在在接待辦工作。
重慶晚報:于丹、易中天他們都是大學教授,您覺得自己的教育資歷是否能讓您站在今天講壇上?
李蕾:我是很惶恐,也曾信心不足。《百家講壇》改變了我。所謂專家,是對某件事有獨到見解,有獨特情感和有獨到觀點的人。我是生在紅旗渠邊上的女兒,對於紅旗渠的了解和感情,我覺得自己是專家。
重慶晚報:聽說您喜歡于丹,覺得和她相比,自己優勢在哪裡?
李蕾:我和于丹老師肯定不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在大師面前,我只是學生。不過,和她比起來,我更年輕一些,也有更多機會去犯錯和改正錯誤。
重慶晚報:《百家講壇》很少見到美女,您認為美貌也是一種優勢嗎?
李蕾:謝謝你誇我。但我認為,《百家講壇》選擇我,更因為我積累幾年講解經驗。
重慶晚報:有觀眾說,您講的題材政治色彩太濃,不吸引人,您怎麼看到這種質疑?
李蕾:我也會上網看一些觀眾評論。紅旗渠的故事,就是河南老百姓身邊的故事,怎麼會不吸引人?當然,可能外地不熟悉它的人會覺得枯燥。我儘可能把它講得生動吧。
重慶晚報:有觀眾對您講的方式提出疑問,說您感情過於充沛,像是在做演講而不是面對面講座。
李蕾:我只用了十天的時間準備,不足在所難免。他們提得對,我會接受。實話講,爭議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爭議能引起大家對家鄉的關注,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包括對您的關注?)(她遲疑一下)是的。 「美女官員」惹出四大爭議
《百家講壇》五一開講《紅旗渠的故事》,也引起部分觀眾議論,他們表示,該欄目拋棄歷史風雲,卻轉向充滿政治意味的主旋律故事,有點煞風景;讓一位政府官員來開講座,是否有資格?昨天,記者採訪了《百家講壇》的製片人萬衛。他否認推出美女官員是在炒作的說法,並稱,目前該節目收視率中上等。
疑問一:不講歷史了嗎?
回應:探索講解近現代史
媒體評論人張敬偉認為,「《百家講壇》開講的是文史百家,因而,人們對於紅旗渠這樣的人造工程,只會發出現實的讚歎而不會產生對歷史迷霧的好奇追索,註定不會打動人。」
萬衛:《百家講壇》的定位是文化歷史,《紅旗渠的故事》就是在講文化歷史。這是我們的一個嘗試,百家百家,既要講古代歷史,還要講近現代史。可以說《紅旗渠的故事》,就是《百家講壇》變化的一個信號。
疑問二:是否過於主旋律?
回應:《百家講壇》就是主旋律
張敬偉還批評李蕾,「不是文化的傳播更像是道化的宣傳,不是歷史的言說更像是現實的煽情」。他指出李蕾的口才愈好,愈是感覺到表演的成分多,並建議「主旋律的紅旗渠精神可以在央視一套、二套等時政經濟頻道弘揚。」
萬衛:《百家講壇》本來就是主旋律的,不主旋律還叫中央電視台嗎?即使講歷史故事,也會滲入現代的政治思想。
疑問三:美女官員PK明星學者?
回應:他們的類型各不同
網友質疑:于丹、易中天畢竟是明星學者,是他們所在領域的專家,但是李蕾只是一個普通的政府工作人員,她有資格來講這段歷史嗎?
萬衛:她和于丹等人是不同的,各有特色。《百家講壇》從不拘泥於一種類型的人,觀眾喜歡聽就好。
疑問四:美女像在背書?
回應:講解也是一種風格
網友質疑:李蕾講的時候總像在背書,缺少生動幽默詼諧的感覺,覺得她只是在解說那段歷史,而不是在做講座。
萬衛:她講的時候感情充沛,況且講解也是一種風格。這個故事畢竟講的是黨史,而且和現實生活隔得近,不太可能加入調侃和戲說的東西。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0

主題

2918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沙發
hz0313 發表於 2007-5-12 18: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