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幽谷百合》(Le Lys Dans La vallee,1835)
巴爾扎克(Balzac,Honore de,1799~1850)
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是19世紀上半葉法國社會的編年史,應該聯繫在一起讀。《幽谷百合》的獨特之處在於女主人公對年輕人如何認識社會、如何處世的諄諄教導。
77.《魔山》(Der Zauberberg,1924)
托馬斯?曼(Mann,Thomas,1875~1955)
「人為了善與愛就不應該讓死亡統治自己。」
78.《玻璃珠遊戲》(Das Glasperlen Spiel,1943)
海塞(Hesse,Hermann,1877~1962)
名副其實的哲理小說,探討了人的兩重性,特別反映作者對東方哲學的偏愛。
79.《伽利略傳》(Leben des Galilei,1942)
布萊希特(Brecht,Bertolt,1898~1956)
科學家是否應該為真理而獻身?
80.《沒有個性的人》(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1930~1943)
穆西爾(Musil,Robert,1880~1942)
穆西爾現在被認為是兩次大戰之間最偉大的德語作家之一。這是他未完成的三卷代表作,反映了現實的不確定性。
81.《父與子》(Fathers and Sons,1862)
屠格涅夫(Turgenev,Ivan S.,1818~1883)
這本書塑造了俄羅斯一代新人的形象,造出了「虛無主義」這個詞。我認為這本書真正點燃了俄羅斯革命的熊熊烈火。
82.《打賭》(Betting)
契訶夫(Chekhov,Anton P.,1860~1904)
契訶夫最富哲理的一篇小說,他更多以他的劇本而知名。
83.《人民公敵》(En Folkefiende,1882)
易卜生(Ibsen,Henrik,1828~1906)
易卜生是19世紀來最偉大的社會問題劇作家。《人民公敵》反映理想主義者成為犧牲者的主題。
84.《間隔》(Huis clos,1944)
薩特(Sartre,Jean-Paul,1905~1980)
薩特是大哲學家,又是大作家。本劇的警句是「別人,就是地獄。」
85.《在網下》(Under the Net,1954)
默多克(Murdoch, Iris, 1919~1999)
作者是女作家,又是哲學家,因此她的作品富有哲理性,特別表現兩性關係的微妙性、緊張性和複雜性。
86.《加沙盲人》(Eyeless in Gaza,1936)
赫胥黎(Huxley,Aldous,1894~1963)
他的最著名著作是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本書反映現代社會中人的空虛與無目的性。
87.《印度之旅》(A Passage in India,1924)
佛斯特(Forster,Edward Morgan 1879~1970)
書中反映的人的隔離、文化的隔離至今還有意義。所有人本身都是一個孤島。
88.《赫爾索格》(Herzog, 1964)
貝洛(Bellow, Saul, 1915~ )
在美國的猶太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與周圍現實的衝突。
89.《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1952)
海明威(Hemingway,Ernest,1899~1961)
美國最富人氣的作家,這是他的最後作品,反映他對人生最後的思考。
90.《瓦爾登湖》(Walden,or Life in the Woods,1854)
梭羅(Thoreau,Henry David,1817~1862)
人對回歸自然的渴望。
91.《意義的意義》(The Meaning of Meaning,1923)
奧格登(Ogden, C.K., 1889~1957)與理查茲(Richards Ivor Armstrong, 1893~1979)
奧格登是語言學家,基本英語的創始人。理查茲是文學批評家,新批評派的開拓者。本書是語義學的開創之作。
92.《符號理論基礎》(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1938)
莫里斯(Morris, Charles William, 1901~1979)
現代符號學應追溯到美國哲學家皮爾斯的研究。本書是第一本系統的符號學著作。
93.《批評的解剖》(Anatomy of Criticism,1957)
弗賴伊(Frye, Northrop, 1912~1991)
戰後影響很大的文學批評著作。特點是引進科學方法及其他科學如心理學的成果,倡導對文學批評進行系統分類。
94.《大眾文明和少數人文化》(Mass Civilization and Minority Culture,1930)
李維斯(Leavis, Frank Raymond, 1895~1979)
作者和理查茲及燕卜孫(Empson, William 1906~1984)都是英國著名文學評論家。但本書主要是反對技術、機械化的大眾文明,倡導精英文化的小冊子。
95.《陀斯妥耶夫斯基論》(On Dostoevskii,Ⅰ.1929,Ⅱ.1963,Ⅲ.1972)
巴赫金(Bakhtin, M.M., 1895~1975)
在蘇聯極端困難和孤立的情況完成許多原創的著作。
96.《源氏物語》
紫式部(約978~1014)
曰本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的長篇小說,具有獨特的曰本情調。
97.《勸學篇》
福澤諭吉(1835~1901)
福澤為曰本明治維新前後最有影響的曰本知識分子,在與西方文明碰撞之際大體上決定曰本後來的發展方向。
98.《自傳》(Autobiography,1927)
甘地(Gandhi,Mahatma,1869~1948)
甘地思想博大精深,影響巨大,全集達80卷,難以找一個代表作,今以《自傳》代之。
99.《吉檀迦利》(Gitanjali,1913)
泰戈爾(Tagore,Rabindranath,1861~1941)
泰戈爾是印度最著名的詩人及作家,他力圖融合印度和西方傳統的精華。
100.《薄伽梵歌》(Bhagavadgita)
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的一部分,是印度教哲學成熟階段的著作,是印度教徒曰常誦讀的宗教手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