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彪政變幕後的秘密:一本書污染了半個地球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4-24 08: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終於過去了,我們的國家歷盡劫波。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她逐步走上了改革開放的坦途。當年驚心動魄、震驚中外的「九一三」事件,日漸遠去,有些被人們淡忘了。


然而, 樹欲靜而風不止。

1982年,我奉派到紐約,在中國常駐聯合國軍事參謀團任職。1983年,一位華僑朋友向我推薦一本在美國出版的新書,是英文寫的,書名為《The Conspiracy and Death of LinBiao》,作者Yao mingle。這是一本侈談「九一三」事件的書。1983年6月,由台灣時事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譯成中文印刷發售,書名直譯為《林彪的陰謀與死亡》。8月,香港遠東評論出版社也翻譯出版,將書名更改為《林彪之死——流產政變幕後秘辛》。作者的名字,台灣版譯為姚明理,香港版則譯為姚明樂,並指出按中文諧音似「要鳴了」的意思。從該書台灣中譯本的用詞、用語、句法、語法來推敲,都是很流暢的中國話。書中涉及的一些有名有姓的重要人物,特別是在國內也鮮為人知的中共中央領導人的活動場所和一些軍事機密單位的地點,除作者有意掩蓋(例如說玉塔山實有所指,因某種原因而更改名稱)的以外,都是驚人的準確。我懷疑這本書是先用中文寫成,然後譯成英文出版的,而在其背後可能有一夥專門搜集中國大陸情況的人群或者一個專門機構

該書的「緒論」,是由美國頗有名氣的「內幕記者」史丹利·卡諾寫的。這位記者曾替一家美國報紙在台灣擔任特派員十多年,擅長把報道和謠言拼湊到一起,然後與官方消息來源相印證。1971年11月27日,他在《華盛頓郵報》頭版,以《林彪據信已死》的大字標題,第一個在美國披露了「九一三」事件的消息。卡諾在「緒論」中,雖然沒有直接肯定《林彪的陰謀與死亡》一書所編造的謊言,但他故意閃爍其辭地說:「這本書的故事確實和最近幾年有關林彪事件的謠言和報道相當吻合。」

起初,我對這本書並未在意,認為美國和港台的出版商,慣於搞一些聳人聽聞的東西,來誣衊中國共產黨。然而,由於這本書是用英文和中文兩種文字出版,在海外無論華人或者老外都可以閱讀,其影響由北美到歐洲逐漸擴大。

林彪外逃機毀人亡,一直到80年代中期,我國政府對其出逃細節和其座機墜毀原因,沒有對外公布過材料,海外的中國人,特別是一二十萬留學生,在尋求林彪死因時,自然把注意力轉向這本書。結果,使得這本書製造的謊言不脛而走,幾乎污染了半個地球。

這本書的梗概如下:

首先作者冒稱是「看到中共中央有關林彪死亡文件的高幹之一」。不僅如此,他還「看了參與林彪陰謀的人所做的證詞」,看得越多他越懷疑:為什麼林彪毫未抵抗就接受失敗?為什麼連動都沒動就放棄了武裝政變計劃?為了向讀者灌輸並加深這種疑問,作者捏造了一個名叫趙研極的人。1971年9月到1973年,這個人擔任「中央辦公廳特別調查小組」組長,任務是製造林彪事件的掩飾性文件。此人病死前曾留下一份回憶錄,被本書作者「發現」,作為全書第一章發表,並在其他章節中時而引用。

這個趙研極自稱「在軍中的地位很高」,但「已有很久沒有參與重要軍務」;他「從來沒有率兵打過仗」,1955年毛澤東授予他軍銜時說:「你在戰場外有卓越的貢獻。」1971年9月14日,汪東興把他從大連八七療養院接到北京,派給他的「任務是調查、研究並報告某些與黨中央所做有關林彪的中共中央聲明相抵觸的資料」。他在調查中發現,「以林彪的性格和經歷,竟會像只縮頭烏龜般躲在北戴河,任由他的愛人和兒子與毛澤東做生死鬥爭,這似乎是不相稱也不可能的事」。由此他懷疑「除非有另一個林彪」,他於是就偷偷地去「發掘」這另一個林彪。

該書作者利用「趙研極的回憶錄」,把事情搞得撲朔迷離,之後就根據他「所看到的『中共中央一類檔案』」,來編造林彪另有更大陰謀、最後死於毛澤東之暗害的神話。

連環套,是歷來武俠小說和驚險小說慣用的表現手法,該書作者也求助於這種方法,「創作」了陰謀中的陰謀這種離奇故事。書中寫道:

林立果當上空司作戰部副部長之後,就刻意發展「上海小組」等秘密組織。有一天,他對周宇馳說,要準備暗殺並推翻毛澤東,要周起草武裝政變計劃,並強調這是他爸爸的意思。事隔不久,林彪叫吳法憲去,向吳交了底:「現在主席是決心要我在他之前死,他也要你們全部陪我到八寶山去」,因此必須「使用特別手段」,「迅速行動,控制情勢」,「毛澤東的旗子不必摘下,但他的權力要除掉」。之後,吳法憲獲知林彪已經同黃永勝做過類似的談話,很快也要同李作鵬、邱會作談。

林彪自己構想的「特別手段」,是與林立果的陰謀并行的另一套「宮廷政變計劃」,葉群和黃、吳、李、邱「一致讚許計劃精妙」。計劃的核心是製造中蘇衝突,同時藉機殺掉毛澤東。實施辦法一個是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另一個是事先同蘇聯秘密接觸,請蘇聯合作製造戰爭;戰爭爆發,就請毛澤東躲到「玉塔山的工事」自保,然後用毒氣彈把毛殺死,屍體燒成灰燼;
達到目的以後,就同蘇聯「從戰爭轉為休戰,敵對轉為結盟」。計劃既定,林彪一夥就讓總情報部的蘇軍情報處物色了一個兩面間諜吳宗漢,讓吳向蘇聯轉達他們的意圖。但是蘇方不相信,認為純屬開玩笑。



林立果起初並不知道他爸爸自己構想了另外一套計劃。他殫精竭慮地組織了「小艦隊」和「大艦隊」, 以實現武裝政變的「571工程」。林立果「怕自己的名字沒有足夠的分量」,就向他的黨羽說政變「是我爸爸直接下的命令」。就在林立果緊鑼密鼓地在上海附近,指揮他的「小艦隊」準備打毛澤東乘坐的火車時,9月7日林彪把他緊急召去北戴河,表示不同意「用導彈炸火車這樣魯莽的辦法」,要他「趕快告訴上海的人立即停止」,並且向他講解了「玉塔山行動方案」。

9月11日,林彪在北戴河召集有林立果、周宇馳、劉沛豐等人參加的秘密會議,說明他的「玉塔山行動方案」:估計毛澤東將在9月底前結束旅行返回北京,初定於9月25日爆發中蘇武裝衝突,五天內戰線的長度和參戰的人數,將高五至十倍,緊急情況下,勸毛躲進「玉塔山」的指揮中心,林彪等人則在鄰近的「0號工事」里指揮作戰,此時調幾個心腹野戰師包圍「玉塔山」的8341部隊,然後讓「小艦隊」的攻擊小組,從地下通道進入「玉塔山工事」里,把毛澤東和其他領袖殺死。事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發布中央軍委的聲明,指出一個叛亂集團以毛澤東和林彪為攻擊目標,現在已有效地擊潰了這些反革命分子,宣布全國實施軍管,以中共中央的名義推派林彪為最高領袖。

林彪和林立果的暗殺計劃,被周恩來從幾條途徑獲悉,周馬上通報給毛澤東和汪東興,建議即刻結束南方巡視之行,而且在抵達北京之前,要做出如何對付林彪行動的確切的決定。在毛澤東抵達天津的時候,周恩來通知毛,林彪意外地從北戴河回到了北京。

接下去,該書作者編造了一個「精彩」的場面,構成了全書的高潮:

9月12日下午,林彪在獲知毛澤東已出乎意料地提前回到北京之後,就同葉群帶了禮物「去拜訪他以示尊敬」。汪東興告訴他們主席已經入睡,主席定於今晚在「玉塔山」設宴,請林夫婦吃晚飯,主席已計劃要在那裡住到國慶節。林彪雖然覺得可能有危險,但認為可藉機觀察毛澤東的舉動,以便決定是否提前實施「玉塔山行動方案」。林彪赴宴前,到「0號工事」會見「四大金剛」和「小艦隊」的核心成員,商量是否馬上發動對蘇突擊。到會的人都主張不能再遲疑。就在擬定了作戰命令等待他最後簽署時,他突然改變了主意,認為不應該多疑而亂了方寸,決定「再等一陣子,等一切都準備好再行動,在本月的17或18日行動」。

9月12日晚8時10分,林彪、葉群帶了海鮮和人蔘等禮物,抵達毛澤東在「玉塔山」的別墅。席間,毛澤東專門打開一瓶明朝的老陳酒招待林彪夫婦。毛先談到南方巡視的經過,以及旅途的愉快,后又談到關於長壽的研究,並和林彪相互夾菜,氣氛親切而熱烈。宴席也有江青、周恩來、康生、汪東興參加。晚宴結束,這幾個人提前告辭,主席又挽留林彪、葉群談了20分鐘。10時54分,林、葉正式告辭,毛澤東和汪東興目送他們上車。

晚11時整,毛的別墅內外都聽得見接連兩次巨大的爆炸聲。原來是,林彪的座車以時速15公里駛過別墅外曲折的小路,在拐彎處離路障七至八米處滑停下來。這時,埋伏在附近的8341部隊的爆破小組,看到發射火箭的信號發出來了,隨即扣動扳機,瞬間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一枚40厘米火箭彈不偏不倚打到汽車後部,接著第二枚火箭彈射向汽車的中部,汽車有好幾部分在火焰里飛向空中。前座的兩個人被炸得粉碎,後座的婦女,腰以上被炸成一堆破布與骨頭,坐在她身邊的男人炸得只剩下半邊臉,但身體尚有部分完好無損。

後來,那個趙研極檢視檔案中的照片,從死者右眼、眉毛,以及那半開眼睛布滿皺紋的四周,辨認出確實是林彪無誤。該書作者煞有介事地寫道:

這些照片與中央辦公廳公布給高幹看的照片大不相同,後者是駐蒙古的中國大使館在飛機失事現場拍攝的。不用說,林彪躺在飛機殘骸里的照片,和葉群、林立果的照片一樣,都是經過改造的。

那麼對於墜毀在蒙古境內的中國噴氣飛機怎樣解釋呢?該書作者繼續編造:

……林立果(當時已到西郊機場)突然之間變得不知所措,……周宇馳叫潘景寅率領機員登機,並打電話給機場說,空軍司令吳法憲下令這架三叉戟準備起飛,然後叫劉沛豐陪林立果上飛機,……機上有七名機員,其中一名通訊員是中年婦女,其他都是男性:兩名駕駛員、一名領航員、一名總
機械工程師,以及兩名機械員。……周宇馳在地面看到陸軍開進機場,正接近停機坪,就用無線電通知林立果立即起飛。林立果問周自己怎麼辦,周說他可以乘直升機逃走,將在約定的地點會合。



周恩來找黃永勝談話,說林彪已供認了他的秘密活動,將聽候命令,接受審查。黃永勝感到已無迴避餘地,林彪屈服了,他只能跟著做。周令黃給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打電話,說他已認罪。這幾個人看到已別無選擇,也都俯首認罪。周要吳法憲到空軍指揮所去,向各軍區空軍和指揮中心發布命令,禁止全國各機場起降任何飛機,並問他是否可以迫使逃走的那架噴氣式飛機下來。吳指示北京空軍司令李際泰,派四架殲7飛機,從楊村機場起飛,去內蒙古追那架三叉戟噴氣機。當那架飛機朝中蒙邊境飛去時,周問吳怎麼辦,吳主張將它擊落,周同意,吳就讓李際泰下令靠近邊界地區的三個導彈營發射地空導彈。那架飛機進入蒙古領空后,就從雷達屏幕上消失了。據空軍的攻擊效果分析報告認為,第一批導彈已將這架飛機擊中使其受傷,但駕駛技術高明的潘景寅,立即降低高度躲避雷達追蹤。

三叉戟256號飛機墜毀后,在烏蘭巴托的中國大使館派人到失事地點展開調查。大使館用電報傳回北京外交部呈周總理的秘密報告上,標有「81029號絕密文件」字樣,裡面說墜機的乘客年齡在二十至五十歲之間。大使館努力安排把屍體運回中國,但後來接到一項命令——事實上是毛澤東直接下達的——要屍體就地埋在墜機地點附近。

蘇聯和蒙古均派技術人員對已埋葬的屍體進行檢驗,至少有一些蘇聯的驗屍人員不相信林彪是那次墜機而死的乘客之一。

文章到此完而未完,作者在該書最後一章,引用「趙研極的回憶錄」,說1973年汪東興透露了幹掉林彪的安排,是毛澤東一手策劃的,在返回北京的火車上,就已確定了實施計劃,而且「毛澤東堅持在林彪所選擇的政變地點,來打他和林彪的最後一仗」。

從這本書的以上主要內容,可以看出它的險惡用心所在。它鑽了我國保密制度嚴格,關於林彪外逃細節及其座機墜毀詳情一直沒有發表官方詳細材料的空子,大肆造謠生事,混淆視聽,並且一版再版,擴大發行範圍。它的污染範圍之大,影響之深,使當代許多演義性小說望塵莫及。無論是北美、歐洲、東南亞國家的華人,還是從這些國家回國的留學生,或者常駐國外和臨時出國的公務人員,都傳聞林彪並非摔死在蒙古溫都爾汗附近,而是在北京被毛澤東搞掉的。這些國家的老外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更容易相信這本書的內容。原蒙古外交部專員、曾參加中蒙雙方視察林彪墜機現場的古爾斯德,一直堅信墜毀的飛機上沒有林彪。當我向自己接觸到的海外歸來的年輕人講明事實真相的時候,他們也往往以《林彪的陰謀與死亡》一書的論點,同我爭辯。

我深感有必要也有責任,向公眾說明導致林彪機毀人亡的事實真相,以澄清視聽。於是,在我任職期滿回國以後,1986年冬天,在一個出版社的朋友勸說下,以筆名「伊白」寫了一篇文章《林彪折戟沉沙目擊記》,發表於《萬象》雜誌1987年1月號上。這份雜誌雖然很快被搶購一空,一些小報爭相摘登,好些讀者給我寫信,但它的影響畢竟有限。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1

主題

840

帖子

17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4
沙發
朝暉 發表於 2007-4-24 08: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92

帖子

2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1
3
lisan111 發表於 2007-4-24 12: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040

帖子

41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6
4
搗鼓 發表於 2007-4-24 20:51 | 只看該作者
真能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68

帖子

9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5
5
靛藍金屬蘋果 發表於 2007-5-1 15: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9

主題

3785

帖子

108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085
6
徽塵 發表於 2007-5-2 09:05 | 只看該作者
林要麼殺毛,要麼就是劉少奇第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8: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