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詩經。鄘。柏舟》

[複製鏈接]

238

主題

3050

帖子

1821

積分

禁止發言

大一新生(四級)

積分
18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笨蛋阿Q 發表於 2007-4-6 15: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髡彼兩髦,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詩意簡釋:
〈柏舟〉鄘風第一首詩。分兩章,章七句。
       
舊說以為是衛太子共伯早死,其妻共姜守節甘做寡婦,她的父母想逼她改嫁,她誓死不從,就賦詩明志,斷絕父母的念頭。

照舊說解,那個「泛乘柏舟飄盪河中,前額頭髮垂眉,兩鬢紮成辮子垂下的少年人」是共伯,可依句子敘述的口氣看,像是眼中所見的「現在進行式」,共伯既然已死,共姜怎會說出這種話呢?有點問題。

一首詩若有本事,據本事說詩當然很好,但若是硬拗,就不太好了。倘拋開穿鑿附會,就詩論詩,這首詩或許是寫一個年輕少女愛上泛舟的小夥子,她的母親不知情,硬要將她嫁給別人,於是她呼天搶地,誓死不從。

兩章的訴求相同,意思是說那個泛乘柏舟於河中,前額髮垂眉,兩鬢紮成辮子垂下的少年人,是她唯一心儀和匹配的對象,其他男人她至死是再也看不入眼了。她想到母親要逼她嫁給別的男人,父母之命大如天,誰敢違背抗拒呢?她心裡很是痛苦,彷彿天地雖大,再也無處容身了,再也沒有可訴苦和同情她心事的對象了,於是她絕望地吶喊:「母親呀!老天爺呀!太不體諒我呀!」

少女性格貞一剛烈,「之死矢靡它」的誓詞有如屈原《離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或如韓偓《別緒》「此生終獨宿,到死誓相尋」。而「母也天只,不諒人只」的絕望悲號,更告訴我們生活在舊社會、舊禮教下的男女婚姻不能自由選擇,因而產生許多的悲劇故事,都是肇因於父母不能體諒兒女並過度強橫干涉所致。「母也天只,不諒人只」的絕望悲號,真是血淚斑斑的控訴,讀之不免惻然。(阿Q)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