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藝考背後故事耐人尋味 全家漂兩年燒錢30萬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7-3-9 15: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兩天,省外高校美術類、音樂類在江蘇的招生考試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鄭州大學從昨天開始在江蘇省教育學院設立音樂考點,6—8日中國國家美術學院南京點考試也在寧海中學舉行。由於考生眾多,學校開放體育館、藝術樓甚至地下畫室作為考場,而陪考的家長把學校圍得水泄不通。記者採訪了眾多考生及家長,藝考熱背後的一串串故事有笑有淚,有激情有期待,有辛酸也有無奈,耐人尋味。

    艱辛

    單槍匹馬轉戰五省

  在寧海中學考場,中央美術學院的考試和報名工作同步進行。報名點門口排起長隊。幾名學生告訴記者,藝術設計專業已經有五六百人報名,動漫等熱門專業報名人數更多。昨天從湖南長沙趕來的考生小狄已經是第八次步入藝考考場。個性獨立的他孤軍奮戰,從瀋陽到杭州,從濟南到南京,先後跨5省考了八所學校。接下來,在成都、長沙還有四場考試等著他。記者了解到,多考廣撒網現象很常見,不少從河南、浙江甚至是東北趕來的考生已經參加數次考試。

    無奈

    家長兩年「燒」了30萬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像小狄這樣單槍匹馬應戰的考生鳳毛麟角,而一家幾口齊上陣陪考的情況更為普遍。一位從黑龍江趕來的家長劉先生坦言:「孩子考了兩年,一家人也就跟著『漂』了兩年。」去年孩子放棄黑龍江省內一所學校,決定重考,於是一家三口把家搬到北京,送他到北京學繪畫。劉先生說:「在北京,一個月房租要兩千元,孩子的學費一周上千,加上一家人的生活費,一個月消費過萬元。」考慮到黑龍江比較寒冷,煞費苦心的劉先生專門帶著孩子到南京應考。他表示,為了孩子的藝考他已經花費超過30萬元了。不少家長坦言,只要能考上大學,花多少錢都行。



  
  一考場內,6000餘考生同揮畫筆。 新華社發

    焦急

    等考等得好辛苦

  昨天下午三點鐘,當記者來到省教院鄭州大學考點時,這裡早已人滿為患。許多考生拿著准考證在考場外等候。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候考室里坐滿了等待考試的考生,「我已經等了快2個小時了」來自宿遷的一位考生不耐煩地說。正在這時,許多被安排在下午四點鐘考試的考生拿著准考證準備進入考場,但是考場門口的老師阻止這些學生進入考場,讓他們在考場外等候,「沒辦法,考生太多,許多一點鐘來的考生還在等候考試,他們都已經等了2個多小時了。再讓你們進來就亂套了。」門口的老師不厭其煩地跟考生和家長解釋。

    冒險

    才學兩個月就來趕考

  參加考試的不少考生並不是因為對音樂感興趣才來的,記者發現,有好多的考生才學了2個月的聲樂就來參加考試。一位來自東台的考生家長告訴記者,來考音樂是2個月前才決定的,因為孩子成績不太理想,和學校老師商量了之後最後決定還是來考藝術類。當記者告訴她現在這麼多人來參加藝考,未來就業也不容樂觀。但是這位家長自有一套安慰的方法,「現在競爭那麼激烈,不是所有的專業都好找工作,走一步算一步吧」。

    冷靜

    招生專家發出預警

  南京林業大學招生相關負責人分析,藝考熱持續升溫,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這幾年恰好是全國高考生源的高峰期,始終呈增長趨勢,不單藝術類,各類考生都在增長。二是半路出家的藝術類考生越來越多。隨著藝考持續增溫,高校選拔的要求也水漲船高。像去年林大藝術類報了1萬多人,錄取300人,競爭之激烈可以想見。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藝術類專業計劃目前已呈平穩態勢,即使略有增長也遠遠低於生源的增長幅度。實際上,藝術類考生的競爭壓力已經遠遠大於普通類考生升學壓力,去年總體升學率只有50%左右。而且由於前幾年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計劃一直在增長,這意味著4年後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增大。家長和考生在決定報考藝術類之前就應正視這一點

  揚子晚報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