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10年來軍事文學的發展

[複製鏈接]

15

主題

99

帖子

54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晚村 發表於 2004-4-18 06: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庚金


在我國的軍事文學研究上,傳統的分類方法為,前十七年,文革十年和后十七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延,后十七年的界定已經不能滿足目前軍事文學的研究,1994年為後限距今(2004年)已經有將近10年的時間,而寫作方式/軍事文學作家的更迭,導致近10年的作品與后十七年的作品有比較明顯的分界。故作者斗膽將其單獨分類,稱其為「近10年」,並按照筆者的理解加以簡述。
(在本文中,軍事文學作品主要定位在以文字為主要表述方式的文本。)

(一)軍事文學的現狀
近10年軍事文學的走勢,是逐漸走進沒落,而後在沒落中反彈。

一,軍事文學的衰落

從社會層面看,長久的沒有新的戰爭的打響,和國家建設的主要方向的轉移,帶來軍隊的地位的下降,以及隨之帶來的軍人/軍屬的社會地位的下降使廣大受眾對軍事文學的興趣的下降。其次,商業社會的高速發展中,人對媒體的要求的改變造成了文學本身的地位的降低,文學作品本身地位的降低也同樣帶動著其中構成部分的軍事文學的地位的降低。再次,大眾對文學作品購買力的兩極分化導致作品銷售的困難。書籍發行的市場化運作,導致有購買力的較高收入階層對書籍市場的要求成為書籍發行的主導,而作為對軍事文學比較感興趣的較低收入階層在保證其最起碼生活標準后,將價格偏高的文學作品的購買放到了比較靠後的位置,進而選擇電視媒體。

而從軍事文學作者來看,后十七年中兩代作家的凋零,是影響軍事文學發展的主要原因。其中,前十七年中活躍並在後十七年中仍然活躍的老輩作家無可挽回的逝世為「兩代」結構的解體敲響喪鐘。其次,后十七年中的新生代作家的轉向和軍事文學集團方陣的潰散,對其今後的發展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直接導致軍事文學精品出現斷流。雖然我們仍能看見,以朱蘇進/徐貴祥/石鐘山等作家對軍事文學的執著追求,但是,代表軍事文學/文學主體的長篇小說精品的罕見,正說明,我國軍事文學的發展出現了較大問題。

從軍事文學的創作來看,專職軍旅作家長期盤踞在創作室或行政領導崗位,嚴重的影響了作品的內涵,其作品嚴重脫離目前軍隊現狀,無法真實反映目前軍隊的發展變化和戰士的心聲,其後果是災難性的,這種情況使得軍事文學的主要受眾現役軍人/退伍兵/軍屬/軍事愛好者對軍事文學的失望和流散。而軍隊體制改革也從某些方面影響著軍事文學的發展,比如士兵服役期由三年改為兩年,實行士官制等。影響了我軍傳統軍事文學作者――戰士作家的產生。地方作家的流失也是影響軍事文學創作的主要方面,在一定時期內,地方作家創作軍事題材作品是比較廣泛的,也是被大眾認可的,但是由於受眾的流散和大眾注意力的轉移,大量地方作家跟隨潮流改變表述對象,將目光從軍事題材轉向更受大眾關注的題材。地方作家的流失使本來已經陷入困境的軍事文學創作變的更加困難。

以上的種種原因,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軍事文學的發展步伐。導致了近10年前期的軍事文學的衰落。


二,網路軍事文學的興起

說網路軍事文學,就不得不提到網路文學。
1998-2003年,網路的興起帶動了網路文學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網路文學必然會帶來一場嶄新的文學革命,它從出現的第一天起,便和傳統媒體爭奪讀者。當下已經成功的搶奪到相當一部分讀者,或曰相當一部分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時間。相對於傳統紙質媒體上發表的文章而言,網路文學具有更加便捷的閱讀方式和相對低廉的價格。當網路文學在完成了對傳統文學模式的衝擊與侵佔之後,必然在未來的文學模式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甚至獨當一面。

網路文學以互聯網路為媒介,通過漢字這個連接把信息傳送到中華文化圈內每個角落。從理論上說,只要懂漢語認識漢字並且有條件上網的,就能夠看到任意一篇網路文學,同樣的,一篇精品網路文學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引起轟動而被各個網站轉載,或者轉進傳統媒體,集結出書。互動是網路文學的另一個特質,網路文學多採用連載的形式,作者一邊寫,一邊發表。並根據讀者的反饋及時更改作品的方向和內容。這種互動的方式使作品有更高的可讀性。

網路軍事文學繼承了網路文學的兩大特點之外,還有獨特之處。

網路的快捷造就了大批軍事信息的公開。軍事信息的公開,為網路軍事文學奠定了基礎。這種公開使網路寫手對其所要描寫的軍隊/部隊有了較多的了解,使得描述可以正常進行。集團衝鋒的形成,集團衝鋒模式是中國軍事文學的傳統之一,從前後十七年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軍事文學的興盛必然從集團寫作開始。網路軍事文學的網站集中性,使得其集團化寫作成為可能。網路軍事文學的發展,通常集中於某些大型綜合軍事網站。這些網站集中了大量相關的軍事內容,從武器裝備/軍隊編製到各國軍備/政治格局的分析和發展,作者很容易得到寫作的相關資料並可以在論壇/聊天室內互相交流寫作經驗,

同人小說的寫作,更加成為了網路軍事文學集團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同人小說名如其意,即是採用同一人物,同主體框架的小說,新作者與老作者使用同一人物,延續人物的性格與場景,完成一個新的闡述。由於網路文學多為開放文檔,新作者可以在同老作者溝通后採用母作品的骨架,對其進行延展和補充,使母作品更加完善。這種模式使得集團寫作的特徵更加明顯。通過不同作者的不同闡述使同一題材得到更好更完整的闡述。

團隊效應不只體現在寫作的便利方面,而更多的體現在軍事相關題材出現的密集程度上。通過調查獲得的數據顯示,大部分網路作家都是在看到其他的作品之後產生寫作的想法。這種想法雖然使網路軍事文學的雜質增加,但從另一方面講,這種模式使老作者通過「傳幫帶」生產出了大量的新作者,而新作者經過受眾的篩選,得到最後真正能成為其支撐的精英作家群。


網路軍事文學的出現給漸進衰落的軍事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狼群 作者:刺血
http://207.44.155.132/main/showthread.php?s=&threadid=46731




[music]http://www.lonelytebit.org/music/tibetmusic/zouchuximalaya.wma[/music]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 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歡迎到「軍事小說」觀觀遊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5: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