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74年毛主席已為香港回歸問題定音

[複製鏈接]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愛華 發表於 2007-2-15 1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香港回歸祖國已10年了,香港主權的回歸是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所進行的民族獨立與民族解放運動的必然結果,即使在香港回歸的議程上,毛主席所起的決定作用也是他人所不可替代的。

前不久,我去看電影《周恩來外交風雲》,當影片再現1974年8l歲高齡的毛主席在長沙會見英國前保守黨政府首相希思的場面時,畫外音是希恩的回憶,他說:「……毛主席又對我說,『我們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1997年我們要收回香港了』」,希思當即代表英國保證說:「1997年香港會有一個平穩的交接」。

毛主席說:「我也是這樣想的,不過到那時,我們(他指了一下周恩來)就不在了」——電影演到這時,整個影院的觀眾幾乎是普遍的「啊!」了一聲,似大夢初醒。我問了一下旁邊坐的包場的人員,他們原來居然不知道這是毛主席在世時就定下了的。其實,國內的材料介紹中還多了一點,就是:「當時毛澤東又接著指了一下70歲的鄧小平說,『具體事情由他們年青人去辦啦』。二天後,根據毛的指示,周、鄧又同希思進行了具體的會談」。「1974年,希思到訪中國,毛澤東說:『97年到香港看回歸啊』,周恩來說:『我們都要來!』事實上,希思成為唯一親眼看到的人」。

在這次會見前後,英國兩黨都對1997年無條件平穩交接香港不持任何疑義。只是在毛主席、周總理去逝后,颳起一股強勁的右風,撒切爾夫人上台後,又欺負我國當時為謀取西方援助在外交上的禮讓而蠻橫挑戰,幾經交鋒,雙方最終也都做了讓步,其中附加了一些具體條款,其中有些東西有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譬如在中英《聯合聲明》中作了「五十年不變」的承諾,而這一承諾也就成為今天英國口口聲聲嚴格關注香港問題的原因,儼然是半個宗主國的身份。「五十年不變」及香港不向大陸交一分錢的規定,也只是保證了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利益。

今天一些人認為,就大陸現在的狀況,當時保留香港一塊資本主義也不是件很壞的事,但問題是,香港今後的道路是要由香港人自己選擇的。此外,當時該不該把「七月一日」作為交接的時間(即我們已宣布為非法條約中規定的時間)?英美以所謂「歷史的連續性」為借口堅持用這個時間,實質上就是盡量維護其殖民者的尊嚴。後來我在各地廣泛的接觸中,發現一些有識之士認為是應該爭一爭的,畢竟,我們的尊嚴也需要維護。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沙發
 樓主| 愛華 發表於 2007-2-15 19:35 | 只看該作者

毛澤東與香港回歸

1974年5月 25日,毛澤東在同來訪的英國前首相、保守黨領袖希思會談時,兩人都同意「香港在1997年應該有一個平穩的交接」。這表明毛澤東生前對香港的回歸已有較具體的考慮。

然而新中國成立之初,人民解放軍為何勒馬深圳河,不開進香港呢?當時廣州解放,英國佔領下的香港門戶洞開,揮師南下的「四野」鄧華部之15兵團於1949年10月17日日到達香港的北部邊界,中國完全可以輕而易舉地收回香港。值得耐人尋味的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節節勝利,從沒有一言一行牽涉到香港,而且大軍壓境后一直按兵不動,毫無繼續南進解放香港之意。當時中國的司令員曾傳話給英國人,說他們的任務是維持和平並準備恢復貿易和重開廣州至九龍的鐵路。對於中國發出的這種信號,英國人敏感地注意到此乃是「維持香港現狀」的暗示,欣喜地感到不能錯過這一契機,因此,當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成立,英國就決定「率先承認」,並在《華僑日報》上以大標題刊登:「毛澤東已保證香港地位安全,英國年內承認中共」。

毛澤東向英國彈性做出「暫時不動香港」的意向,鑒於不宜公開宣布,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密切關注。斯大林派米高揚來華了解新中國內外政策,毛澤東向他耐心說明中共的立場:「大陸上的事情比較好辦,把軍隊開過去就行。海島上的事情就比較複雜,需要採取另一種靈活的方式去解決,或者採用和平過渡的方式,這就要花較多的時間了。在這種情況下,急於解決香港、澳門的問題,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相反,若利用這兩地的原來地位,特別是香港,對我們發展海外關係、進出口貿易更為有利一些。總之,要看形勢的發展再作最後決定。」毛澤東「暫時不動香港」的特殊外交政策,其實在1949年1月至7月間便大致形成了。據報載周恩來曾指:「我們在全國解放之前已決定不去解放香港」。毛澤東也曾用生動語言把暫不收回香港的基本思想,概括為「另起爐灶」和「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即後來所歸納的「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八字方針。這是一項原則的堅定性和鬥爭的靈活性高度結合的戰略決策,是一項兼顧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的現實主義大手筆。毛澤東曾在各種場合,多次闡述這一特殊方針的重大意義:

首先可使新中國的外交關係「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以鞏固年輕的共和國政權,保衛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營造和平建設的安全環境,故把香港問題放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加以考慮。

其次為了打破美帝國主義對新中國的全面封鎖,爭取對外開放。毛澤東認為有必要保留香港這一「傳統」的「國際通道」,作為新中國與國際社會聯繫和溝通中外民間來往的「橋樑」。

再次考慮到香港是中國通往東南亞、,亞非拉和西方世界的窗口,是我們的瞭望台、氣象台和橋頭堡,必須審時度勢,避免在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憑單純的革命熱情而犯冒險主義錯誤,所以毛澤東斷然決定,待國內外形勢對我們有利之時,「一攬子」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這就充分說明,開國之初暫不收回香港的思路,主要是出於政治、經濟而非軍事上的戰略考慮。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3
 樓主| 愛華 發表於 2007-2-16 11:05 | 只看該作者
現在中央政府在香港有派兵,香港處於危機時中央政府有義務要動用資源幫忙。這些都是要錢的。

不正常的是香港人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居然沒有向中央政府交稅的義務。這在法理上說不過去的,對於大陸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也許從歷史的特殊性考慮,中央現在不適合在香港大規模徵稅。但完全可以讓香港人知道他們有有交稅的義務,但中央用特別條款在一定時間內減免。但現在是一筆勾銷。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401

帖子

8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2

積分
89
4
哭兒 發表於 2007-2-16 14:31 | 只看該作者
現在中央政府在香港有派兵,香港處於危機時中央政府有義務要動用資源幫忙。這些都是要錢的。

不正常的是香港人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居然沒有向中央政府交稅的義務。這在法理上說不過去的,對於大陸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也許,中央現在不適合在香港大規模徵稅。但完全可以讓香港人知道他們有有交稅的義務,但中央用特別條款在一定時間內減免。但現在是。

從歷史的特殊性考慮可以特殊處理,但不能"一筆勾銷"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