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億萬富豪九成以上是高幹子女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2-11 15: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官方研究機構的調查報告披露:在金融、外貿、國土開發、大型工程、證券五大領域中,擔任主要職務的基本上都是高幹子弟。中國的億萬富豪九成以上是高幹子女,其中有2900多名高幹子女,共擁有資產二萬多億。


??  國務院研究室、中央黨校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門近日出爐一份關於社會經濟狀況的調查報告,詳細記錄了社會不同階層的經濟收入。其中列出城市高、中級公務員收入已經超過西方歐美髮達國家公務員收入及中產階層。


??  該報告表明:在金融、外貿、國土開發、大型工程、證券五大領域中擔任主要職務的,有百分之八十五至九十是高幹子女,實際上已形成了官僚資產階級。


??  《世界經理人》引述報告披露:至2006年3月底,私人擁有財產(不包括在境外、外國的財產)超過五千萬以上的有27310人,超過一億元以上的有3220人。超過一億元以上者,有2932人是高幹子女,他們擁有資產20450億元。他們較集中在八個省市:廣東省,1566人;浙江省,462人;上海市,225人;北京市,195人;江蘇省,172人;山東省,141人;福建省,92人;遼寧省,79人。


??  億萬富豪的資產來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權力,有合法的,有非法的,有合法下的非法所得,主要有以下多個方面:

(一)以引進外資(包括駐外中資到內地投資)從中獲取回佣。

(二)進口、引進成套設備,一般比國際市場高出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三百。例如,從義大利引進位造皮鞋的自動流水線,國際市場價二百萬美元,廣東、江蘇引進同一型號,報價分別為六百萬美元及七百二十萬美元。一套年產五十萬噸化肥成套設備,國際市場價二點二億美元,山東、遼寧以四億美元報價引進。

(三)操控國內資源、商品,出口獲利。

(四)國土開發、地產倒賣,靠銀行借貸,無本獲暴利。

(五)走私、逃稅,每年走私進入市場的日本、歐洲轎車三萬至四萬輛。

(六)金融機構無抵押信貸,資金外流到個人口袋,這也是金融機構壞帳的主要因素之一。

(七)獨家或霸佔大型工程承包。高速公路百分之八十五由私企承包,承包商是當地高幹親屬。一公里的高速公路,能獲利七百萬至一千一百萬。

(八)抽逃資金到個人帳戶,一般通過金融機構、中資進行。

(九)操控證券市場,製造假信息勾結金融、傳媒造市,從中獲利。


??  中國在改革開放后二十多年內出現嚴重貧富分化,產生新的社會階層。官方新華社日前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社會利益結構發生分化、重組,出現特殊利益集團。集團透過錢權交易等非法活動,催生集體腐敗和組織性腐敗,他們還控制某些地方官員,以謀取集團的利益。


??  文章強調,在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後,當局將採取措施防範特殊利益集團破壞社會和諧,營造促進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制度和機制。


??  粵、滬、蘇等省市高幹子弟致富概況:


??  廣東省十二家大地產商都是高幹子弟,其父親包括前省長等。


??  上海市十家大地產商,有九家是高幹子弟為老闆;十五家工程建築承包商,除兩二家屬於國企外,十三家都是高幹子弟。


??  江蘇省有二十二家大地產商、十五家工程建築承包商,清一色由幹部子女操控,其父親包括現職副省長、省人大副主任、前省委副書記、前省法院院長等。

332

主題

857

帖子

57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1
沙發
zhaoyuzhen1225 發表於 2007-2-11 15:17 | 只看該作者
人人都明白的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主題

669

帖子

2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0
3
equilibrium 發表於 2007-2-11 15:24 | 只看該作者
這有什麼難懂的? GCD是先進階級, 小官是先進階級中的小先進,中官是中先進,大官是大先進,政治局是偉大先進。人家這麼先進,當然賺錢也先進了,成梯次排列。

偉大先進的偉大領導都有大智慧,用那麼一小部分大智慧為子女搞點錢,小意思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fuck.日貨 發表於 2007-2-11 16:15 | 只看該作者
越先進,越有權,越有錢,越有二奶,越能殺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515

帖子

31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0
5
純爽 發表於 2007-2-11 17:53 | 只看該作者
感謝提供,樓主辛苦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582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6
浙江玉環 發表於 2007-2-11 22:33 | 只看該作者
資本的原始積累已完成了
結下了就是玩民主了
老百姓沒錢只有投一張空頭的選票
資本家可以玩民主,用合法的手段把持國家政府機關企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94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7
yzlcss0103 發表於 2007-2-12 10:26 | 只看該作者
地球人都知道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9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9
8
hanrus 發表於 2007-2-12 12:09 | 只看該作者
這些也是人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363

帖子

7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8
9
laocu 發表於 2007-2-12 13:59 | 只看該作者
只可憐那寫早死的先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3

主題

3212

帖子

998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98
10
classical 發表於 2007-2-12 14:01 | 只看該作者
早已不是潛規則了。明規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391

帖子

8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82
11
jennineo 發表於 2007-2-13 00: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12
luckyice2 發表於 2007-2-13 00:5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內地10富豪排行榜,誰是高幹子弟

1、 張茵 玖龍紙業 270億元
2、 黃光裕 鵬潤投資 200億元
3、 朱孟依 合生創展 165億元
4、 許榮茂 世茂集團 160億元
5、 施正榮 無錫尚德 155億元
6、 榮智健 中信泰富 145 億元
7、 陳卓林家族 雅居樂 136億元
8、 鐘聲堅 仁恆集團 110億元
9、 張力 富力集團 108億元
10、 許家印 恆大集團 100億元

[ 本帖最後由 luckyice2 於 2007-2-13 01:0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13
luckyice2 發表於 2007-2-13 01:08 | 只看該作者
大陸富豪只和血統有關係?胡說八道.這種台灣編造的大記元新聞也能被刊登?

[ 本帖最後由 luckyice2 於 2007-2-13 01:1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14
luckyice2 發表於 2007-2-13 01:11 | 只看該作者

富豪的發家史

NO.1 張 茵  
   
【第一桶金】從收廢紙起家的「破爛王」  

  「創業之初確實艱苦。」張茵回顧往事時深有感觸地說。自從張茵在香港入了行,就堅持品質第一,改變往紙漿裡面摻水的做法。結果觸犯了同行的利益,被認為是違反了「行規」,並因此接到黑社會的恐嚇電話。就連合伙人也欺騙她,偷偷往裡面摻水,但她沒有退縮也沒有害怕。

NO.2 黃光裕  
   
【第一桶金】十七歲北上當「倒爺」  

  1985年,當時只有17歲的汕頭少年黃光裕(又名黃俊烈)與他的哥哥一道,身揣4000元錢從家鄉北上,到內蒙古一帶做貿易。一年後,兩兄弟一起來到北京,用3萬元的貸款在珠市口一家面積不足100平方米的電器店開始經銷家用電器,並在1987年1月1日打出「國美電器」的招牌。

NO.3 朱孟依  
   
【第一桶金】在老家獨創商業街  

  80年代中期,在老家廣東豐順縣城,20歲出頭的朱孟依憑著獨到的眼光挖到了第一桶金。那時豐順縣城商業剛剛興起,不少人都去擺攤做生意,朱孟依想:要是能夠將擺攤集中在一個地方,既熱鬧又方便。於是他去找鎮政府,提出由他出資建設商業街,只要求將業主租金提成。他拿到了「訂單」。

NO.4 許榮茂  
   
【第一桶金】靠證券交易完成原始積累  

  許榮茂不否認在證券市場淘得第一桶金的說法,「70年代初,我赤手空拳到了香港,起先是靠證券交易獲得最原始的積累,但這筆錢絕沒有外界傳說的5個億那麼多。事實上,我後來的資金主要還是靠實業積累起來的,這就是深圳和蘭州的制衣廠。」

NO.5 施正榮  
   
【第一桶金】一名成功的幸運「海歸」  

  施正榮1991年獲得新南威爾士大學太陽電池研究領域博士學位。2001年,在澳大利亞師從「太陽能之父」、諾貝爾環境獎獲得者馬丁·格林教授已經10多年,持有10多項國際太陽能技術發明專利的施正榮帶著幾十萬美元回國創業,成立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

NO.6 榮智健  
   
【第一桶金】繼承父親幾十萬元資本  

  1978年榮智健南下香港時,先憑藉父親榮毅仁在港積下的幾十萬資本,與兩個堂弟開辦電子廠,生產電容器、電子錶等,後轉產集成電路和電腦隨機存儲器,由於他曾長期在大陸工作,熟悉國內電子產品市場,因而自己廠的出品總是適銷對路,獲利豐厚。後來,該廠被美國一家電子公司高價收購。

NO.7 陳卓林家族  
   
【第一桶金】造家私奠定資本積累  

  他們一家1985年在中山操刀家私製造,奠定了資本積累后,1992年開始涉足地產業,在中山相繼開發的雅居樂花園、中山雍景園、雍逸廷、凱茵豪園、凱茵新城、傲雲峰半山別墅不僅托起了中山房地產在香港的知名度,而且成為中山擁有絕對壟斷勢力的房產商。據說,最厲害的時候,雅居樂佔據了中山房地產市場70%的份額。  

NO.8 鐘聲堅  
   
【第一桶金】新加坡市值最大的私企老闆  

  48歲的鐘聲堅此前從未出現在任何一個財富榜單上,這名新加坡籍華人剛剛為自己家鄉的學校捐獻了1億元,被當地樹為愛國華僑的典型。仁恆集團是新加坡市值最大的國內私人企業,主要業務是上海和南京的房地產。

NO.9 張 力  
   
【第一桶金】工人下海當上包工頭  

  張力1973年開始參加工作,起初只是一個工人,經過十幾年的打拚之後,1988年他辭去公務員工作,下海從商,進入建築業。最初,張力只是一個小包工頭,拿錢替人家做工程。做了大概五年時間,積累了兩三百萬的資金。1993年,正是中國房地產開始迅速發展的時期,張力與香港夥伴李思廉合作創辦富力地產。

NO.10 許家印  
   
【第一桶金】曾是國企高級經濟師  

  1982年他在國營大型企業河南舞陽鋼鐵公司工作期間,成為了一名高級經濟師;1997年創辦了以房地產開發為基礎,以能源、交通為兩翼,以民族基礎工業為龍頭綜合發展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廣州恆大實業集團,並出任董事局主席、兼黨委書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0

主題

1521

帖子

60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07
15
碧山客 發表於 2007-2-13 03:10 | 只看該作者
社會財富分配不公是事實。但是也用不著這麼口氣絕對化。有人就有階級,有階級就有社會,本來就是公理。就算美國,這個宣稱是民主、平等的國家,上流社會的構成還不是有很多裙帶關係,家族關係?又不是只有中國才這樣,什麼新鮮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525

帖子

1254

積分

禁止發言

初過語言關(三級)

積分
1254
16
kuer 發表於 2007-2-13 11:01 | 只看該作者
樓上的幾位為高幹子弟說情,但不要忽略一個事實,沒有了這個事實,無法談論太子黨們的財富問題。

高幹子弟也許在富豪榜上無名,高幹子弟們的「創業」方式根本就不同於大眾化的創業方式。高幹子弟們極少有獨資企業的,至少我沒有看到過,但他們擁有財富的方式就是持股或者介入企業資本市場,持有中國「國營」新資本新經濟的股份,並佔據眾多行業企業里的重要董事職位。

他們表面上的財富不能和終極富豪相比,實質上對財富控制的「權力」是單打獨鬥的企業家無法相比的。他們是中國富豪的絕對中堅力量,具有官方性質又有私人性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525

帖子

1254

積分

禁止發言

初過語言關(三級)

積分
1254
17
kuer 發表於 2007-2-13 11:0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uckyice2 於 2007-2-13 01:08 發表
大陸富豪只和血統有關係?胡說八道.這種台灣編造的大記元新聞也能被刊登?



你如果沒有事,好好思考一下,看問題再遠一點,不要把什麼事情都往什麼什麼元上聯繫。這樣顯得你特別弱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525

帖子

1254

積分

禁止發言

初過語言關(三級)

積分
1254
18
kuer 發表於 2007-2-13 11:14 | 只看該作者
我們來看一下朱雲來的發跡史,這大概是幾年前的報道:其發跡的過程和他父親的發跡過程幾乎是同時發生的。他對財富的控制能力,多少個劉永好能比?


1957年,朱鎔基和勞安的兒子朱雲來在湖南長沙出生。

1994年,朱雲來獲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學位後轉向商業,在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的芝加哥分店任會計師。1996年到1998年,他在紐約的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公司擔任一名投資銀行僱員,開始了投資銀行家的生涯。

2004年5月19日,北京國際金融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為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主席朱雲來出席論壇。


朱雲來是前總理朱鎔基之子,1994年畢業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修讀大氣科學?現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去年7月,美國《財富》雜誌評選出「亞洲最具影響力25位商界領袖」,他榜上有名,排名第15位。 拒絕接受採訪行為相當低調

幾年前,中國石化開了一個酒會,慶祝上市一事,酒會上最矚目的卻是一個衣著普通、中等身材的男士――朱雲來,面對著記者不斷的提問,朱雲來全部報以沉默,連他自己是否姓朱也不講,對記者提問全部封口,後來在中銀國際行政總裁方風雷解圍下,他才得以脫身。

朱鎔基於1998年出任總理后,曾經特意把兒女召集起來作出訓示,大意是說:「父親如今當了總理,對你們來說不知是福是禍,你們要好自為之。」加上朱總理不鐘意子女從商或出國工作,朱雲來對傳媒「沉默」應情有可原。

1998年,朱雲來在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簡稱「中金」)香港辦公室工作。不久他的同事們就見識到小朱的個人風格,比如,他喜歡連篇累牘地研究報告。有一年,中金向一家擁有70家子公司的中國國有企業提供諮詢,朱雲來提交了500頁的報告。

朱雲來英文名為Levin,今年48歲,44歲時還尚未結婚,煙不離手,喜歡穿白襯衣和藍西裝,非常樸素。朱雲來的低調工作習慣也反映在他的外表上,他的同事們一個個西裝革履,小朱則叼著雪茄,穿著便服,像一位退休人員。

朱雲來非常厭惡利用父親的影響做生意。他一直很刻意避免外界的注意,例如當下屬有事約見,他一般會約在下班后,或者是在辦公室以外見面。他的辦公室也很簡單,沒有和他父親的照片。在中金推出的5周年紀念刊物中,朱雲來也是唯一沒有刊出照片的高層。

入選亞洲最具影響力商界領袖

去年7月,美國《財富》雜誌選出「亞洲最具影響力商界領袖」,共有6名中國內地企業家入選,人數超過了韓國、日本、印度和中國香港。名列第15位是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總裁朱雲來,他是中國唯一的國際投資銀行總裁。

《財富》雜誌是這樣介紹朱雲來的:沒有人能像朱雲來那樣,橫跨環球金融界和中國的go-vern-ment主導的經濟體。朱雲來是中國唯一的國際級投資銀行中金公司的主管,他有芝加哥DePaul大學的會計學學位,曾在紐約的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任職,被認為是一位能幹而勤奮的交易人。

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中國建設銀行的合資企業)在他的領導下,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向海外發行股票的核心經紀人。2003年,中金公司依靠兩筆大單——中國人壽和人保財險的IPO——在全球IPO承銷商中位居1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19
luckyice2 發表於 2007-2-13 12:2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kuer 於 2007-2-13 11:04 發表



你如果沒有事,好好思考一下,看問題再遠一點,不要把什麼事情都往什麼什麼元上聯繫。這樣顯得你特別弱智。

痛打落水狗,你跳起來咬人也改變不了滅亡的下場.http://secretchina.com/news/gb/kanguanchang/2006/1019/170583.html


發布時間:2006-10-19 ,別告訴我大記元抄襲你大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20
luckyice2 發表於 2007-2-13 12:42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是國有公司,一僱員是富豪,不知道豪在哪?除非等他把這企業變為私有,才能談富豪.

如果工資拿得比一般職工高,那也是高級打工仔.但談不上富豪.找450個私有財產是億元以上的企業主是高幹子女.不然的話你就是扯謊.中國500家豪富都超過億,.既然你講九成以上是高幹子女,那麼找450個不應困難.

[ 本帖最後由 luckyice2 於 2007-2-13 13:0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